影评《第三次世界大战》:苦难从四面八方扑来
注:有部分剧透
1、
伊朗电影近几年突然异军突起,不断涌现了好几部优秀作品,简直可以和韩国电影平分秋色了。除了堪称封神之作的《金币灰黄》(又名《蕾拉的兄弟们》),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部《第三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三战》)。
这个电影的风评其实挺两极分化的,喜欢的是真喜欢,不喜欢的也是真的讨厌。
其实讨厌它的人很好理解,就是他们无法和沙基卜(男主)共情。
因为沙基卜明明获得了一个逆天改命的机会,却看似是被他自己给毁了。而且这个悲催的结果既然是他自己造成的,那么他又选择去屠杀剧组成员来报复社会,这不就是恩将仇报的小人吗?
然而,我却认为,正是最后设计的剧情让沙基卜走上无差别报复社会的路,反而将电影整体拔高了一个水准,将沙基卜这个人物塑造得更加立体和复杂。
如果做个比喻,沙基卜最后的无差别杀人,就像是姜文的《鬼子来了》里,前面全篇所有画面都是黑白的,直到最后男主被砍了之后的那一抹血红。包了一盘饺子就是为了最后那碟醋,惊艳。
2、
如果没有最后的爆发,《三战》只不过是一部讲述苦难的“伤痕文学”罢了,免不了落入“妇人之仁”的俗套。
因为像这种一直都是苦难堆积,然后突然遇到一个看似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然后又从高峰跌落,这种类似主题的文艺作品太多了,比如老舍的《骆驼祥子》,还有中国前两年上映的《隐入尘烟》,以及印度电影《白虎》、韩国电影《寄生虫》、美国电影《小丑》等等。
这些作品都非常优秀,但不够优秀。因为这些作品只是停留在了对社会的某一个部分、某一个系统、某一群人甚至某一个人的批判,而且往往只停留在道德批判。展现出主角的苦难只需要平稳地叙事,而更深刻、更入木三分的分析,甚至对解决出路的责问,需要的则不仅仅是精湛的文学技巧,更需要深邃的观察和思考。
《白虎》给出的解决出路是杀死恶龙成为恶龙,《骆驼祥子》和《隐入尘烟》是毁灭自己,而《三战》和《小丑》的解决方案是毁灭世界。
但《小丑》作为一部架空作品,剧组对剧情的推进还是太一厢情愿了,他们给亚瑟(男主)身上叠了太多的buff, 反而证明了他们没能力靠精妙的剧情设计来达到“毁灭世界”的结局,他们还是无法感同身受底层人的苦难,他们无法理解一个人如果没有这些buff是怎么沦落到社会边缘的,所以只能靠这种叠buff来吸引眼球,这事实上是很多欧美的现实主义批判电影的通病。
而《三战》没有这些花里胡哨的操作。在电影前半部分,其叙事方式和《隐入尘烟》其实挺像的,男主都是被苦难打击到近乎麻木,只能被动地接受生活扔给他的一切,然后出现了女主,一个精神寄托,然后女主死了精神寄托被毁灭了。
但与《隐入尘烟》中女主是意外死亡的不同,《三战》中的女主死了可以说完全是沙基卜自己造成的,沙基卜违反了片场规定才造成的。
然后沙基卜把剧组的人杀了。那很多观众肯定就不理解了,又不是剧组的人故意把拉丹(女主)杀了,你报复剧组干什么。
但这就体现出《三战》并不是一部好人被坏人不断逼迫,最后“匹夫一怒,血溅五步”的复仇爽文:沙基卜最后的爆发根本不是因为拉丹的死,他的爆发本质上是从小到大积累、压抑了几十年的愤怒在此刻像核裂变一样不受控制的发泄,拉丹的死只是导火索罢了。
沙基卜并不是一个光辉伟正的人。他嫖娼、向剧组撒谎骗钱、占剧组小便宜,以及最后非常恶劣地滥杀无辜。
而女主拉丹本质上也不是好人。拉丹并不爱沙基卜,她甚至不愿意理解沙基卜,她撒谎说妓院老板给她下药,她只是把沙基卜当成了一个可以把她从苦难中拉出来的工具人。
剧组制片人呢?制片人给了沙基卜一个演主角的大好机会,但是又拒绝寻找拉丹的尸体,甚至欺骗沙基卜以让他演完戏。
看起来所有人好像都是无辜的,但所有人又都是有罪的。
那么苦难,或者说沙基卜所遭遇的苦难,到底是谁造成的?
3、
我们换个角度,从女主拉丹的视角来看看。
拉丹是全片中最惨的角色。沙基卜好歹还是个健全的人,而拉丹是个聋哑人。而且在封建残余十分严重的伊朗,拉丹的女性身份无疑又给了她另一层压迫。
所以拉丹能做什么?她给老鸨当妓女也是迫不得已,她当然想从老鸨手下逃走,但她完完全全没有能力。
但也没有人会来帮助她。
所以好心的老嫖客沙基卜是她唯一可以依赖的救命稻草。
这就是为什么我敢肯定地说拉丹本质上根本不爱沙基卜。
因为所谓的爱情本质上是吸引,是平等的。
而拉丹不过是从依附老鸨变成了依附沙基卜,她没得选。
拉丹在篝火旁给沙基卜说的那些“情话”,与其说是真情流露,不如说是对沙基卜的讨好。
所以拉丹的苦难到底是谁造成的?
是拉丹自己吗?难道拉丹是自愿残疾、自愿卖身的吗?
那是妓院老板吗?但如果拉丹不去卖身,她又能做什么?
那是制片人吗?制片人根本不知道拉丹的存在,又怎么去加害她?
那是沙基卜吗?可如果沙基卜不把拉丹藏在地板下面,拉丹的情况只会更糟。
所以到底是谁?到底是谁?
4、
电影一开头讲了一个故事,一条狗死于车祸,她的孩子们就在她的尸体上喝着她的奶,小狗们很饿,边喝边哭,没有人救助它们。
看起来好像是在说,苦难的根源是人们没有互相帮助。
但事实上电影里的人互相帮助了。制片人给了沙基卜演主角的机会,并且帮助他学演戏;沙基卜帮助妓女拉丹,还为此被妓院老板毒打。
但这并未改变任何事,也没能阻止苦难的来临。
所以我认为,开头那个小狗的故事并不是为了呼吁人们互帮互助,而是在批判一种社会体制。
这个社会体制把所有人分隔成了一个个单独的孤岛,所有人都只能优先考虑自己。
从理论上来讲,沙基卜只是拉丹的嫖客,拉丹的苦难与他无关;而沙基卜也只是剧场的员工,他的苦难也与制片人无关;制片人也只是沙基卜的雇主,制片人卖房拍戏的烦恼也与沙基卜无关。
然而拉丹为了自己而给沙基卜制造麻烦,制片人为了自己而拒绝耽误拍戏,沙基卜为了自己的事而违反剧组规定。
没有人真的关心沙基卜,他们都只是在利用他;当他的行为不再能为己所利,他们就不再对沙基卜好了。就像制片人在沙基卜自杀未遂后,并没关心沙基卜,反而责备沙基卜耽误剧组工作。
但他们也是真的身不由己,他们所能作出的决定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想这么做,而是因为他们害怕不这么做的后果。
拉丹害怕妓院老板的欺凌,制片人害怕导演的责罚,而沙基卜害怕自己的生活再次失去精神支柱。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所恐惧的,或者说制造他们所恐惧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5、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主持秦国变法。而商鞅变法后,韩非、刘彻、朱元璋等人在他的基础上缝缝补补,最后搞出来了一套能够最大限度汲取社会资源,而又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底层人民的制度,这被称为秦制。
而秦制有一条重要内容,就是对社会基层形成的自组织要进行严酷打击、拆分。
这个基层自组织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比如诸侯国、豪门宗族、门阀世家、大家族、大聚落等。
也可以是合作社、互助社、社区委员会、公社,以及工会、基层政党、反政府武装。
秦制毫无疑问有其先进的一面,它打破了政府和人民之间的限制,降低了社会成本,所以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但秦制对于人民的控制也让老百姓在面对政府的暴政时毫无反抗之力,只能默默地被政府官僚抽血。
比如商鞅有这样一条规定: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即家中有两个成年男性却不分家者,双倍征收赋税。
这是为了将有力量的大家族打散为无力量的小家庭。由此,小家庭的老百姓再也没法与政府官员抗衡。而且,由于政府的吸血,小家庭为其成员提供的社会保障能力也大幅降低。
但是,秦国政府却又拒绝用国家力量为百姓提供社会保障。比如,秦国将孩子从父母的家庭中拆分,让父母和孩子的家庭都陷入贫穷,但是却立法强迫孩子赡养父母:
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记载:“免老告人以为不孝,谒杀,当三环之不?不当环,亟执勿失。”
问:60岁以上的老人(免老)告发儿子不孝,请求判处其死刑,应该执行“三环”(一种具体含义尚存争议的法律复核、宽宥程序)的程序吗?答:不应该执行,要赶快将他抓起来,别让他跑了。
由此,秦国政府将本该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了孩子,将矛盾转移到人民之间。
而这就导致每个社会公民几乎只能依靠自己的伴侣,或者只能依靠自己。
而一盘散沙的个体如何能够抵御组织严密的政府呢?又如何承担生活中的风险呢?
事实上,秦制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甚至不是秦朝独有的。在当代中国以及世界上很多的地方,秦制都在以各种方式、各种强度存在着。
比如伊朗就是秦制的重量级玩家之一。
伊朗和东亚有着非常类似的社会模式,都是强大的资产阶级专政政府,将社会的基层自组织全部打散,将政府的触手伸入每个人民之间。
比起非洲等前工业化社会,它们比较先进;而比起北欧等高度发达的国家,它们又比较落后。所以,它们的国民既没有封建社会那样的地方家族宗族的社会保障,也没有建成北欧那样国家担理的社会整体的保障体制。
所以伊朗的底层人并不是不愿帮助别人,而是他们没能力帮助别人,他们自身难保。
不是“麻绳专挑细处断”,而是细处才无法承担压力,才容易断。
6、
毁灭自己和毁灭世界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情绪在过度压抑下的反弹式爆发。
《隐入尘烟》的男主最后选择了自杀,这就是把爆发指向了自己,自我毁灭也可以终结痛苦。
而《第三次世界大战》则把爆发指向了外界。
因为沙基卜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苦难到底是怎么来的。
我相信他在进行屠杀的前一晚一定在苦思冥想:
我做错了吗?
我一直在诚恳地劳动,制片人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虽然我违反了片场规定,但这是为了保护弱者,这难道不是正确的正义之举吗?
我想不通,以我的能力也没有办法对社会结构进行宏观分析,因为我没读过书。
这是对底层人的十面埋伏,每个方向都是苦难的爪牙,到底是谁造成了这一切?我不想知道,也无法知道,我只想让这一切结束,不管是毁灭自己还是毁灭世界。
这事实上反映的就是很多底层人的真实困境,这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价值所在。
它严肃地指出了当代民权运动的核心问题:
不知道谁是敌人,不知道反抗谁。
那么就只能将无处压制的怒火发泄向自己,如《隐入尘烟》的男主;
或者发泄给更弱者,如制片人对沙基卜的责备,另一个演员哈桑对沙基卜的嘲讽;
或者狗急跳墙了报复社会,如沙基卜对剧组的屠杀,还有秋叶原无差别杀人案,以及最近的深圳地铁无差别砍人事件。
抑或者被居心叵测之人利用,把怒火转移给了同阶层的受害者,如东亚女拳。
总而言之,民众的激进运动仅仅有怒火是远不够的,他们还需要一批先进分子的领导,手把手地教他们分析谁才是敌人,谁才是朋友。
因为这个世界过于纷繁复杂,远不是英雄大战坏蛋的童话故事那样黑白分明。
7、
在沙基卜进行屠杀报复的前一天,他与制片人大打出手,然后愤怒地大喊:“你从来都不尊重我,我们的死活对你来说没什么分别,没人在乎我们是死是活。 ”
但事实上剧组成员关心他了。
但关心远远不够,远远不足以对抗秦制残暴的爪牙。
所以沙基卜愤怒。
但他的愤怒完全没用。
他的愤怒此刻更像是一种绝望,一种无能狂怒,对别人的一种迁怒。
其本质是为了逃避责任。
但我们前面说了,这一切的苦难本身并不是沙基卜本身造成的,那么沙基卜在逃避的责任是什么呢?
他的责任就是与这个窒息的社会进行斗争。
他敢于向制片人挥拳,却不敢对抗妓院老板;他把这些话向剧组喊出,却不敢向政府官员喊出。
正是因为制片人是个好人,正是因为制片人帮助了他。
这就是人性中的趋利避害,好人就该被用枪指着。
他想把这种社会责任扔给制片人,像一个巨婴一样撒泼打滚,恳求制片人承担起让自己生活变好的责任。
他的愤怒就好像是,屋子里灰尘很多,然后他愤怒地抱怨为什么灰尘不会自己消失。
然而,屋子不打扫不会自己干净。
就如同不与腐朽的社会制度斗争,它们就不会自己倒下。
正如电影名称所指代的那样:
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果不是一场推翻腐朽制度的革命战争,
那么就只会是底层人的无意义的互相仇杀,
而赢得这场仇杀的,不过是又一个希特勒。
参考资料:
《秦制两千年:封建帝王的权力规则》谌旭彬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