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圈的挪威城市與教堂

Angela Chen
·
(修改过)
·
IPFS
·

離開斯瓦巴群島,告別世界最北的城市隆雅市(Longyearbyen),郵輪往南朝挪威本土前進。之後的四天,依序停靠Honningsvag、Alta及Hammerfest,最後在Tromsø下船。

大家會問,為何停靠順序不是由北到南(詳見地圖),我也很納悶,也許因為航線,也許因為水流方向,也許因為碼頭裝載量。不過,接下來的幾天,郵輪將穿梭在峽灣之間,時而與陸地接近,時而遙遠。

這四座城市都位於北極圈之內,雖然城市規模大小不一,但各具具特色。

冰島、斯瓦巴與挪威北部三者之地理位置。
郵輪停靠挪威北部四個城市,依序是Honningsvåg、Alta、Hammerfest及Tromsø,航行時會經過許多的小島及峽灣。

Honningsvag

Honningsvag位於挪威北部Magerøya島的東南方,是挪威最北的城市,人口僅兩千多人。同樣位於Magerøya島,但在北方的北角(Nordkapp)則是世界最北汽車可抵達的陸地,號稱歐洲大陸的最北端。觀光客常在永晝之時,至此觀看半夜的陽光。

Honningsvag有往返Nordkapp的觀光巴士,單程約40分鐘。沿途有起伏的山巒,美麗的峽灣及深邃的湖泊,非常幽靜。偶與單車騎士錯身而過,長坡騎乘,非常令人佩服。司機女士沿途講解地理生態,抵達後並留下充裕的時間讓大家拍照及參觀展示館。

北角溫度低,風強勁,我們隨處走走,排隊與北角地標地球儀合影後,進入溫暖的室內,參觀展示館並觀看影片。

返程路上,司機女士數度禮讓馴鹿過馬路,並於抵達Honningsvag之前,在北歐原住民薩米人(Sámi)的展示館暫停。薩米人為歐洲最北端的原住民族,分布在挪威、瑞典及芬蘭的部分地區,在北歐已居住超過5千年。

Honningsvag是個美麗的港口,也是進入北角的門戶。
回收物做成的創意壁畫。
Honningsvag教堂。
此去北角,歐陸的最北端。
北角的地標。
薩米人與馴鹿。

Alta

Alta是個濱臨峽灣的美麗城市,人口有兩萬多人。其緯度雖高,但因洋流及季風調節,較北極圈其他城市溫暖。

Alta有座非典型教堂,北極光教堂(Nordlyskatedralen Alta kirke)。其基地為圓形,造型模仿北極光呈螺旋狀向上,以展現47公尺高的鐘樓。雖為混凝土結構,但外牆以鈦金屬包覆,寫意地呈現極光的輕盈。

教堂內部簡約,垂直的條窗與頂部的天窗,加上牆壁的厚度,幻化出奇特的光影效果。鐘塔位置所在的圓柱型空間,內有蠟燭環繞,並有樓梯通往天聽的意象,稍坐片刻,即可澄淨心靈。

Alta最負盛名的是史前岩雕,刻繪著西元前4,200年至前500年之間,當地獵人及漁民的生活型態。該史前岩雕於1972年被發現,198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經整理及架設棧道後,Alta博物館(Alta Museum官網)於1991年中開幕。

由於時間寬裕,我們由北極光教堂安步當車走到博物館,穿過小公園及住宅區,並在途中吃自備的三明治當午餐。博物館的戶外展區就在峽灣旁,綠意盎然,風光如畫,與之前停留的三個挪威城市大不相同。岩上的雕畫看似簡單,但饒富趣味,可見當時的生活型態及圈養的牲畜。

回程與一大群郵輪遊客搭霸王車到公車總站,看看時間還算寬裕,又去逛賣場。逛到晚上六點多,驚覺回碼頭的公車班次變得很少,非常擔心趕不上郵輪七點的關門時限。幸好遇到Norwegian郵輪剛下班的巴士司機,二話不說,直接送我們到碼頭。

離開台灣後,好久沒見到大樹,到了Alta總算有了挪威森林的感覺。離開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後,好久沒見到露臉的驕陽,到了Alta總算看到大片的藍天。

下船後在岸邊看到水母。
北極光大教堂外觀。
北極光大教堂祭壇。
北極光大教堂內部。
北極光大教堂側面。
簡約的Alta博物館大門。
岩壁上有史前農漁生態。
前方岩壁上亦有雕畫,風景美不勝收。

Hammerfest

Hammerfest人口有一萬多人,自稱為世界最北的城市。其市民認為Honningsvag不夠格,因依挪威規定,城市的人口得超過一萬人。Hammerfest歷經英法戰爭及二次世界大戰的轟炸摧毀,幾乎被夷為平地,現在則是一座嶄新且摩登的城市。

市區街上的重建博物館(Museum of Reconstruction官網)規模雖然不大,但足以展示這城市受到戰爭凌虐的慘狀,爬上頂樓,可對照早年的老照片與窗外的實景。

郵輪於下午離岸,駛向此行最後一個城市Tromsø,即結束12天11夜的郵輪之旅。

Hammerfest也是座美麗的港口城市。
歷經英法戰爭及二戰,幾乎被夷為平地,重建後的建築頗為摩登。
Hammerfest教堂,屬路德教派。
北極熊協會裡的北極熊標本。

Tromsø

郵輪於前晚已停靠Tromsø碼頭,半夜之後,就有少數趕飛機的旅客離船。多數人則好整以暇地吃完早餐,整理好行李後,陸續拉著行李下船。腳踏實地的感覺很開心,但對連住11晚的艙房還是有些不捨。

比起12天前在雷克雅維克的分時分批報到上船,一兩千人下船後擠在狹小的Tromsø碼頭,真是熱鬧萬分。有些人訂好巴士或計程車接駁到機場或旅館,往市區的公車則大排長龍,見尾不見首。我們決定邊走邊看,走到半路,妹妹攔到一輛計程車,因此不必拖著行李走遠路到旅館。

Tromsø是挪威北部最大的城市,人口六萬多人,也是一座大學城,有特羅姆瑟大學(UiT)及北挪威大學醫院。它的工商發達,生活機能健全,很難想像是位於荒涼的北極圈之內。每年九月底至次年三月底,Tromsø簇擁者追極光的觀光客,因此又被戲稱為挪威極光首都。

Tromsø最熱鬧的莫過於Storgata大街,街道兩旁有許多兩層樓的木造街屋,還有政府部門、銀行、旅館及禮品店等,特羅姆瑟大教堂(Tromsø Cathedral)也在這條路上。此外,絕不能錯過由電影院改裝的圖書館。

走上長一公里,最高38公尺,可鑽過郵輪的特羅姆瑟大橋(Tromsø Bridge)到對岸,三角造型的北極大教堂(Arctic Cathedral/Ishavskatedralen)逐漸進入眼簾。

北極大教堂採冰山造型,結合Tromsø的冬季與極光的意象,是世界最北的清教徒天主教堂,更是Tromsø的地標。

屋頂兩側各用 11塊鍍鋁混凝土板建構教堂外形,三角形的正面入口為落地玻璃帷幕牆,有十字架在其中,祭壇後方的彩繪玻璃則描繪上帝手中發出的三道光:耶穌、女人及男人。

參觀完北極大教堂後,沿著馬路往上走,搭乘纜車(Fjellheisen官網)到Sherpatrappa安,飽覽全市風光。纜車終點有間視野極佳的餐廳,可享受美好的午茶時光。山上沒有大樹,大多是苔蘚及少量的矮灌木,有些人自在地躺在地上,享受難得的北歐陽光。當天有跑馬活動,好多選手從更遠的山上跑下來,也有些青少年揹著重裝去登山。

至於極地博物館(The Polar Museum)及北極水族館(Polaria)雖被列為Tromsø的重要景點,但因為沒時間也沒興趣,並未前往。

Tromsø的Storgata大街。
Tromsø大教堂。
北極大教堂正面外觀。
北極大教堂造型是以冰山做為發想。
北極大教堂祭壇後的彩繪意指上帝手上的三道光。
北極教堂入口上方的管風琴。
搭纜車至Sherpatrappa,可遠眺市區全境。

離開郵輪,也失去吃喝玩樂及住宿交通的所有依靠,一切全得靠自己。

在Tromsø小住一夜後,我們從Tromsø搭機飛往Leknes,前往有世界最美小島之稱,且在北極圈範圍內的羅弗敦群島(Lofoten)。之所以想去羅弗敦,源自臨摹照片而成的一幅水彩,那幅水彩在快樂的事ㆍ困難的事文章的最後。


最後,祝大家聖誕快樂,佳節平安!本應昨日發文,但一直修改至今。

聖誕老公公是水彩手繪,外框是手機特效。

如對本文照片有興趣,可至方格子觀看更多的照片,文章內容完全相同。

方格子:北極圈的挪威城市與教堂

本文照片除另有說明,均為作者本人拍攝。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Angela ChenAn old fashioned lady with no brai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與父親的最後一頓飯

入厝派對

這一定是真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