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nc432288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這種臀型顯老10歲!達人教「練臀回春術」靠1個保特瓶、加強燃脂穩血壓

nc432288
·
·
你也有屁股下垂的困擾嗎?隨著年齡增長,臀部容易因為缺乏運動或經常久坐,導致肌肉力量下降而變形。

不過我們多半不容易發覺自己的屁股有「老化」的現象,日本知名內衣褲大廠華歌爾的人體科學研究所,曾蒐集了約4萬人資料、追蹤超過30年,發現臀部在老化過程中會從一開始的渾圓慢慢變成類似「正方形」的形狀,並總結出四個變化順序階段:

臀部老化4階段

  • 第0期:老化開始前,臀部基本上會呈現半圓形的緊緻翹臀。

  • 第1期:臀部下方會變得有點鬆馳,是30多歲常見的臀型。

  • 第2期:整個臀部向下垂,逐漸變得正方形,常見於40~50歲。

  • 第3期:臀部從渾圓的形狀完全變成正方形。

臀部「逆齡」可以讓體態變好,想要練出翹臀,也不一定要上健身房才可以!被封為「日本美尻王子」的地板芭蕾舞講師竹田純,特別教學在家用一個寶特瓶就可以的鍛鍊法,看電視、滑手機的空檔都可以輕鬆鍛鍊臀部!一位50歲女性學員在鍛鍊臀部後也分享,針對臀部的運動讓她的臀部線條整個往上拉提,就連肚子感覺也變得更緊實了!


打造能用上百年的膝蓋!從膝痛到恢復強健先從3伸展開始

如果透過消除、重建塑造了好的身體,那麼就應該努力打造更好的、不易受損的強健身體。同樣地,運動也要根據自身的狀態來調整,有可能是消除對象,也有可能是強化對象。如果不去分辨,一味地專注在「什麼運動對身體好」 ,就會覺得「明明做了對身體好的運動,為什麼身體卻更差了呢?」 。在強化階段,核心重點是「在良好的身體狀況下,用運動來打造出能用上百年的膝蓋」。

膝蓋不是需要做伸展運動的關節,但膝蓋發炎後,膝蓋周圍的組織可能會硬化,如果以這種狀態運動,那麼受傷的可能性會增大,因此如果有疼痛後僵硬的部位時,最好選擇性地進行伸展運動。

尤其是在以輕微的運動為主的情況下,如果身體還沒變熱的狀態下就直接當作預備運動,反而容易受傷。熱身運動可以簡單地做些有氧,於正式運動結束後在身體溫暖的狀態下做些伸展運動,其效果會更好。


筋膜沾黏毛病連連!院長教你躺著鬆筋膜治腰痛、膝痛

老是膝蓋痛,卻不管貼膏藥、熱敷都沒效嗎?其實膝痛不一定出在關節問題,根本原因可能是臀部筋膜僵硬!成日伏案工作,連起身倒杯水的時間都沒有,便會因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導致筋膜僵硬,而造成骨盆歪斜,長年的膝痛與腰痛問題可能都根源於此!

日本筋膜治療院院長宇田川賢一提到,筋膜是包覆在肌肉外層薄薄的膜,富有水分與彈性,可使周邊肌肉收縮時不會互相摩擦,而筋膜最重要的任務在於支撐、形塑身體與協助運動收縮,如果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且持續缺乏運動,筋膜便容易失去水分而僵硬或產生沾黏。

而走路、站著坐下或上下樓梯等日常動作,都需要臀部肌肉的參與,當臀部肌肉太過僵硬無法支撐動作的進行時,也容易造成姿勢不良,加重膝蓋負擔而產生膝痛,宇田川院長更提到,一旦臀部筋膜僵硬,會先影響到大腿筋膜,再傳達到膝蓋關節周邊的筋膜,而引起膝痛問題。

此外,宇田川院長還提到,當關節緊繃僵硬時,更容易產生膝關節扭曲的症狀,且骨盆歪斜造成的長短腳症狀,則會加重單腳的膝蓋負擔。


牽一「腳」動全身!3招鬆足底筋膜,脹氣便秘也改善

前足肌腱炎常發生在 2 ∼ 4趾之間。常見於高衝擊性的運動,如跑步,因為原來需承受最大力量的大拇趾位置不良(因扁平足、高足弓等問題),導致需由 2 ∼ 4趾沒那麼強壯的肌腱承擔受力。

足部生物力學不良,也會使得橫弓構造之一的深橫蹠骨韌帶反覆撕裂傷拉傷。每次步行都對前足肌腱造成反覆傷害,因此無論做什麼治療都一再復發、效果不佳,殊不知要先由調整足部的生物力學著手,肌腱炎才會漸漸恢復。

足部筋膜更進一步往上繞行至肩頸、頭部。這點堡醫師自己有深切的體驗。當初練習第一次超級鐵人 226K時,最擔心的就是跑步項目,因此跑步的練習過量了。

在胡亂的過度訓練下肩頸嚴重疼痛,其實就是足部過度緊繃造成的。下次足部按摩前,可以先感受一下自己是否有肩頸僵硬的問題,若是按摩後肩頸因此鬆開了,就表示你的肩頸痛其實有一大部分是足部筋膜緊繃的關係。

每次當我的足部徹底放鬆後,肩頸疼痛就會改善八成以上,脖子也可以自在的轉動而不感到痠痛僵硬。或許就是因為這個親身經驗,讓我了解足部大大的影響我們全身,對運動型態 ─足部問題與全身筋膜的關聯有如此切身且深刻的了解,也間接促使本書的誕生。


小腹凸不代表真的胖!每天3次「骨盆歸位操」小腹乖乖縮回去

骨盆,位於身體的中段,是上半身與下半身兩者之間的樞紐,必須得承受上半身跟脊椎的重量,更要傳遞這些力量到雙腿,同樣的也必須傳遞地面的反作用力從雙腿再到脊椎。也因為這樣,骨盆的穩定對於身心平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位於骨盆中央的薦骨也是脊椎骨的一部分,由五個薦椎體組成,這五個椎體在出生時是呈現分開的狀態,一直到成長後才慢慢豪神的密合成為一塊倒三角形的形狀,下面連接著尾骨,左右兩側與髖骨結合。髖骨是骨盆結構中最大的骨骼,我們出生時,髖骨是三塊骨骼組合而成,髂骨、恥骨跟坐骨,隨著年紀的增長,這三塊骨頭會開始密合,最後成為一大塊的髖骨。

髖骨跟薦骨的連結處是「薦髂關節」,雖然名稱為關節,但是跟其他關節的活動度是截然不同的,薦髂關節是由非常堅韌的韌帶所連結在一起,所以可動範圍非常小,但是在懷孕的期間,身體會自然的分泌賀爾蒙增加韌帶的柔軟度,骨盆會慢慢地打開來幫助之後的生產。

骨盆與脊椎本就相連在一起,腰薦關節是脊椎中承受最多重量的部位,也是身體最弱的連結,因為關節面小,承受重力大,因此在腰薦關節處周圍有很多條肌肉、韌帶交叉支撐。

骨盆對下透過髖關節與大腿骨作為聯結,髖關節是髖骨跟股骨之間的球狀關節,也是全身最大的關節,更是我們可以站立、行走、讓我們日常生活中行動自如最重要的關節,也因為髖關節的關節窩特別深,周圍有層層的關節囊、韌帶與肌肉包覆與支撐,是全身受力最重的關節。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