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的是幾手信息?談互聯網信息的可靠性
這是我好幾年前寫過的一篇文章。在假新聞的時代,仿佛又有了價值,發上來供大家探討:)
——————
這還得從我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的那年開始說起。
我在 LSE 念的是國際歷史下的帝國殖民和全球化歷史方向(好複雜)。這一年於我而言,是血雨腥風的一年。雖然在 P 大四年也算是混了兩個學位、搞了一個屠龍專業,但說實話,真才實學有限,誇誇其談不少。
結果交上去的第一篇 Essay,就被 nice 而嚴格的教授委婉地批成了一堆垃圾。「你的這些說法有一定邏輯,但定義不明,引述太少,可靠性(Authenticity)太低。」
「還有,基本沒有第一手(First Hand)的資料。」
我才恍然大悟我之前學的和那時候學的內容的根本區別。歷史研究裡,第一手資料的真實性和豐富性,以及資訊來源的多樣性,基本決定了該研究和研究者的學術的節操度。
第一手資料就是所謂的史料,一切原始記錄和官方檔、民間記敘算是品質比較好的,而報紙媒體、回憶錄和採訪,也算是可以接受的。對二手資料也有嚴格要求,必須是已出版的嚴肅書籍,或者是經過同行評議的論文。
寫一篇歷史類的 Essay,可能原始的資料缺失有限。但四處剪貼,往往會落下抄襲之名;而胡編亂造、自說自話糊弄導師的 Essay,非常有原創性沒錯,但基本都會死得很難看。——「你憑什麼說A就是B?證據呢?有人說過麼,他說過的大家同意麼?拿不出原始材料,就得說話有分量才行。」
其實這一點,也可以引申到我們平日裡的寫作和閱讀。你讀到的到底是第幾手的東西?它有多可信?
首先是第一手的東西。在有聲有影像的資料出現之前,史料史書和檔案記載是最優的,是能夠盡可能擺脫人的主觀性(儘管不能完全擺脫)忠實記錄的東西。觀察筆記、訪談、自傳、回憶錄和日記,雖然有參與者的痕跡,但也能夠作為重要的參考。
當然,舊報紙、舊刊物,放在當時的背景情景下解讀,也可以作為第一手資料出現。
第一手資料無疑是可靠性最高的——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能夠做到詳盡描述、客觀還原,從而展現事物更為完整的風貌。但想知道第一手的內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往往需要史學、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志等研究者的頻繁接觸,在浩繁的資訊海洋裡尋找有價值的東西,就像打獵一樣。
從某種程度上說,一手資訊的獲取者,也可以包括調查記者和社會工作者。不過,他們的採集和觀察往往帶有目的性。不過撇開這些目的性和觀點,能夠切實接觸到「第一手」的東西,其價值是需要肯定的。
然後是二手。在我的定義中,二手是對一手資訊的系統性、邏輯性的加工。不是說我轉述了你的話就算正兒八經的二手了,這只是對一手資訊的切割和展示。就仿佛一手資訊是活豬,二手資訊是屠夫殺了的豬處理完好變成了生肉。
(而你站在豬旁邊說我看到了一隻豬,這不算。)
也就是說,這種系統性、邏輯性的加工,是為了更好地剖析並展現一手資訊,尋得其本質和根源,並為同領域的人所用。大部分的學術論文實際上可以算作二手資訊,使用理論方法對一手資訊進行剖析、分析、解釋和梳理。而且,一定要經過同行評議,要讓別人認同你的系統和邏輯。
當然,並不是每個專業都以分析一手資訊為主。比如一些分析理論的專業,使用的很多是二手資訊。——當然,在這個情景下,「別人的腦洞」也可以當做一手資訊理解了(吧?)。
三手信息呢?
三手資訊其實是對於二手資訊的加工處理。論文一般都比較難讀,需要冗長的背景交代和鋪墊一二三,嚴謹的起承轉合四五六,資料證據七七八八,才能九不離十。因此,大眾面對的所謂「乾貨」,都是對二手資訊的加工。
這類資訊就非常豐富了。科普文章,書評(Book Review),內容有明確來源、知識類的專欄文章等等,都算。
嚴肅媒體的深度報導,也應該歸為此類——裡面融合了對於一手資訊的採集,二手資訊提供的資料輔助,寫作者(或者媒體)的個人意見,總結糅合而成的三手資訊。
三手資訊比二手資訊更易讀,在保留邏輯框架和基本事實的同時,簡略了許多論述的過程;或者是把一個完整的研究或者事實予以拆解,從某一個角度、某一個切入口著手進行論述。
剛剛那兒不是殺了一頭叫二手資訊的豬麼,三手資訊就是把這豬給做成吃的。至於是烤全豬、鹵豬頭還是燉蹄花,這個就全憑廚師來了。所以說,三手資訊的可靠與否,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廚……哦不作者的水準,也靠二手資訊的品質——你總不能讓人家拿著肉雞給你做出鮑魚味兒吧。
由於廚子水準和狀態的不同,三手資訊也難免有各種局限性,比如曲解、不夠全面、邏輯掉鏈等等,這個都只能盡力克服,而不能完全根除。
至於那些感言、雞湯、總結、以成功學為代表的胡b扯等等,則統統都算四手以及以下資訊了。(誒,或許本文也算?)
這些文章在寫作時,多半是沒有接觸過嚴肅的二手資訊,遑論浩繁的一手。很多時候,四手資訊是出於對三手資訊的啟發、思考,或者是對三手資訊的再消解,有的時候也有一定價值;但大部分四手資訊,資訊創建者的個人色彩、喜好和風味遠遠大過原有知識和材料的面貌,從中已難以窺得資訊的本源。
換句話說,資訊創建者將三手資訊(也有可能是二手)消化掉,內化為自己的理解和認同,再添點自己的私貨,把它生產出來。你也可以想想,從一手到二手到三手,那點鮮肉早就不知道去哪兒了。那些仁波切們燉的雞湯,搞不好最開始是豆腐,只是泛著雞湯味罷了。
用一個比喻做總結吧。
一手資訊就好比活物。史學者們就好比獵人,在茫茫的大草原裡花去大量的時間捕獵。想整活的?這投入產出比,一般人消受不起——讀萬卷書可以,行萬里路難,旅行並不能使人淵博到哪兒去,徒添談資而已。
二手資訊就好比生肉。將活物弄回,搞成生鮮,庖丁解牛、切塊剁碎。二手資訊大部分還是做給廚子的,生食有困難,做菜需手藝。
三手資訊就好比菜肴。作者當然可以添油加醋,但保留原本的味道也是必要的。有的食客看多了,或許自己也會做,但是……還是經過一下訓練比較好。但這不影響別人給你做的菜的時候,追究一下究竟是雞還是豬,油是不是地溝的。
四手資訊就好比加工食品,吃著方便快捷,隨處可得。但多吃無益,況且你還真不知道它原來是啥樣。至於那雞湯燉了又燉,香腸釀了又釀,裡面又多了多少亞硝酸鹽……客官,你可醒醒吧。(沒有鄙視真·雞湯和真·香腸的意思!)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