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中产阶级”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内容
这个问题源于《智族GQ》总主笔何瑫在知乎上发的一篇专栏文章,其中关键几段摘录如下——
【几年前在GQ的一次选题会上,大家讨论起关于纪录片的话题。很大程度上,纪录片和特稿是基于相似创作理念生发出的不同果实,有着大量可以相互借鉴的操作技法。讨论期间,有同事提到了一个现象:视野范围内的纪录片,大多都将镜头对准了平民生活,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王兵的《铁西区》、周浩的《棉花》、范立欣的《归途列车》、贾樟柯的《无用》等等,所关注的对象都是在时代浪潮中沉默失语遭遇边缘化的人群。而反映都市中产乃至精英阶层生存境况的纪录片,却几乎空白。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反差,一方面是由于创作者的人文情怀,关怀平民,为“无力者”发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平民的生活更容易碰触和进入。多年采访经历中,我每每为他们的坦诚直率而惊讶,继而有些感动。相比之下,中产精英阶层在面对来访时则表现出更多的顾虑迟疑。他们处在更复杂更多羁绊的生存环境中,既充满寻觅机遇实现阶层跃升的欲望,又心怀在时代浪潮中徘徊掉队的恐惧。对他们而言,将真实状态包裹在面具之下是日常所需,向他人袒露心扉展现真我是件需要勇气的事。在此背景下,以他们为叙事主体的作品往往陷入千篇一律的乏味局面,都在讲如何奋斗如何成功如何卓尔不群。读者们看到的是一堆光鲜亮丽的大词,却看不到真实的人性。
基于上述原因,公共舆论空间中的社会图景时常呈现出割裂状态,媒体的风格气质也形成了边界清晰的不同阵营。一边铁肩担道义为民疾呼、聚焦普通人的命运,关注重大社会议题,总摆着一幅严肃面孔,另一边又热烈拥抱消费主义,莺歌燕舞纸醉金迷,看上去有点没心没肺。精神性与物质性,双方各站一边,互无交集。】
作为一家商业媒体的记者,这样的割裂感经常出现在我与同事日常操作各类选题的过程中。前几日,一位同事发了条朋友圈说,大致是说“消费主义是被大公司建构出来的标准骗局,应该警惕,更亲近土地”。我对这种偏激的论断非常错愕,一时间却又不知道该怎么有理有据地扭转他的这一想法。在一个理应具有价值观共识的公司集体内部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在媒体界、以及整个社会中,思想上的差异会有多大了。
关于“普通人”的报道太少了么?然也,也非也。这些年在国内商业媒体爆发、以及“非虚构”下沉的浪潮中,我在大事小事上看到太多平淡无味的人物报道、以及光怪陆离却缺乏坚实内核的个人故事。刻意忽视商业社会基础的柴米油盐,看似要从平淡之处见真章,实际却像无根之木。即将到来的例子必定是512汶川地震十周年,有心人大致可以做个调查,目前国内相对还有影响力的媒体和各类实验室项目,会出多少这样偷懒的内容。
关于“消费主义”的报道太多了么?然也,也非也。在许多媒体与大公司开始达成“共识”甚至“共谋”的前提下,扎实的公司报道与行业报道(这里并非专指财新式的揭露报道,我认为优秀的产品分析、公司创始团队报道、产业链分析、项目特写、品牌历史回顾……等等,绝对都可以列位其中),以及真正能引发思考的“公司人”报道实在太少太少了。即使抛开公司运作层面,仅从设计、创意这些更普适的话题延展出去,都有太多值得被好好书写的部分。
(私心说,当年@Yuhan 在《商业周刊/中文版》做的很多特写,我都非常喜欢,但现在这类作品在大陆的主流媒体中几乎消失了。)
那么,关于“中产阶级”,到底什么样的报道才有价值?
作为抛砖引玉的部分,我提一个最近自己观察到的话题,也即社会对“富二代创业者”的认识相当浅薄。提到“富二代创业”,一个刻板印象式的人物即是王思聪——所有人关注他的父亲、以及父子之间的反差,都要远多于对他自己在电竞、内容领域高投资回报率的认识。有投资人跟我提到,富二代由于从小对资本有接触、有认识,在后期利用资源和规划资金使用方式上大多非常厉害。而我最近认识的两位创业者,一位出身家族企业,在中国商业地产行业自己打拼十年,随口叙述的内容几乎可以串联起中国几大城市消费发展的脉络;另一位来自白手起家的草莽浙商家族,留美在Google工作后回国,创业时在员工福利上毫不手软,但日常与用户交流紧密,平易近人到经常自黑的程度,将一个小社群产品做得风生水起。
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很有意思、在公共视野中却太容易被误读的故事。不知道Matters的各位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你们身边又有什么觉得可以被放到这个“话题筐”中的故事,可以讲一讲么?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