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小島創作能量體驗--一串青春烈火歌單
這歌單是一個不小心這麼開始的,邊聽邊聽就把事情整理了......
80年代結束的時候已經要國民中學畢業了,其實是忍受了兩個學期的每周三要加第八堂課,看著天黑了還不能脫離學校教室,忍受肚子餓了還要寫筆記。準備學業、壓力升級--要考高中。那時候雖然很會應付考試,卻沒有培養讀書的方法和習慣,總是下課以後的漫畫、電視、廣播才讓人心振奮;總是明天要考試了,今晚最想好好聽新買來的音樂專輯和閱讀歌詞文案。發現原來才先聽一下新專輯,就已經到了該睡覺的時候,書根本來不及翻,時間是這麼快又這麼少。
是人還在這種狀態的歲月裡,80年代結束,也幾乎已經決定了日後聽或不聽哪些音樂了。不只是青春的記憶,還有心性發展、情感價值一點一滴的累積往某個方向,而不往另個方向。
寫自己80年代有些甚麼,是為了要推介下一個我先且稱之為"甚麼歌都有人寫/都有人作/都有人唱的90年代"。那是小島上第一個熱血青春期,據某大DJ的觀點,溫故知新,挖掘時代裡的舊歌,更能知道或預測新歌的發展,聽到新歌裡的心意與新意,也更能明白和坦然自己要或適合(作)甚麼樣的音樂。
找聽舊歌快二十年,就像一路上也有很多人總是在作、在帶給我們更多感受那樣,回顧時代裡的舊歌總會喚醒又更新我們,常常可以為了有過那個百花齊放的年代感動,感覺那正是小島上的一個養分充足可以蓬勃發展音樂創作的一段時光,而在多樣性和原創性上來講,那甚至可以說是目前為止唯一的一段。
所以這篇主要就是跟大家分享這一串熱血歌的時代感覺。
可能的第零章
-丘丘合唱團-02/33
首先,丘丘合唱團,<就在今夜><河堤上的傻瓜>等等,1982-1984在新格唱片一共發了三張,只是很快也解散,當時的團長說「沒有辦法接受賣電鍋賣家電的人進錄音室來對樂手和歌者指導怎麼彈怎麼唱。」(讓人突然好懷念那個年代啊!!)
懵懂的國小時光,知道有些"要偶像不偶像"的歌者/藝人,比如李亞明當時的時髦:影響了髮廊的設計師要給客人作的髮型:浪子頭。若不是對岸也有人知道他,現在在本島要找他年輕時的任何圖文照,大概都不好找了。
小時候對他的音樂印象不過幾首歌而已,這邊寫的都是最近才去找才知道的事,原來!!!他出過9張(或11張)唱片,那些歌不少可以說是後來歌壇的詞曲編曲的幕後創作者們的少年時期作品。
-李亞明-03-05/33
聽得出來作這張唱片的人是要人們聽李亞明這個人唱歌的,因為保留了很多東西是後來的人作專輯不考慮的。我很容易覺得現在的歌聽起來規格都很像,所以突然聽到這首有好感,也因為錄音室專輯都作太好,聽到現場演出的時候會很有落差。所以回過頭來,會覺得這樣子比較直接爽快。嗓子就嗓子,沒甚麼好修的了。
還有這首把歌編得這麼戲劇張力,然後讓他唱著自己寫的文謅謅的詞。
他後來都有在經營藝人(魔鏡歌詞網說有范曉萱王力宏蘇永康等等等一長串),並且現在還是唱片公司的總經理。另有人介紹他早年的(年代裡的)幾張黑膠。
另一首舊歌新聽還不錯叫作<成長>,寫的是小島上年輕人有著理想卻必須撞擊在現實的牆上的心情。那些歲月裡不少歌都唱著這樣的故事。
不錯聽歸不錯聽,還是要說終極地來說是不能同意,只能把歌裡後來的唱的當作反諷。沒有這麼多人為了音樂理想送死,我們哪有那個年代?和後來的這些?總是精神得以被延續下去才滋養了更多青春能懷抱理想。所以再拿出來聽,也是向那些作詞寫歌的人,曾經的青春理想致敬。
不知道李亞明曾經、到底怎麼個紅法,就是紅歸紅,唱片賣得好不好?不知,但後來的KTV或卡拉OK的歌本上很少他的這些歌,很意外最近YOUTUBE上放了好幾首,也許是以前的老人們開始懷舊和不甘寂寞了吧!?還好,這樣很好,我們有老歌可以觀摩年代裡的做法和變化。
跟他同期的是另一個早逝的音樂人薛岳,小時候對他的認識幾乎就只有兩首歌而已。<機場>因為有在電視綜藝節目出現過,所以大部份的人都有印象,那陣子「耳邊又傳來陣陣催促的聲音,我只聽見彼此無言的嘆息...」是1985年薛岳的第二張專輯《天梯》。<如果還有明天>是連我媽都會唱,因為那時候他確定肝癌末期,上了新聞焦點,他要開最後一場演唱會,說寧願唱死在舞台上,不願意躺在病床上等死,參考了中文維基,發現他是一路在肝病下來在出專輯的。難怪二十幾年前的電視廣告會說「肝如果好,人生是彩色的;肝如果不好,人生是黑白的」。
時代中普遍的慢性病很多都是生活習性病,飲食型態絕對有影響但不容易被發現,更大一點的原因是食品糧食政策和醫療體系與科學研究的發展,這個就更難究責了,所以了高血壓、糖尿病。(<--離題一下,因為最近在關注飲食的事/issue)
-黃韻玲-06/33
1986年,黃韻玲發了第一張《憂傷男孩》、1987年《藍色啤酒海》。開始成為國語唱片市場在音樂風格上很領新潮、很凸出的一股創作實力。
李亞明和薛岳的歌很多詞是李恪第(同李格弟)寫的,李格弟就是詩人夏宇,後來出了好多好多詩集,每集都在作"印刷品還能玩出甚麼新招"的實驗。薛岳的歌後來的人常唱的有信樂團,<如果還有明天> ;有陳珊妮,多年來現場的最後演出,<你在煩惱些什麼呢?親愛的>-07/33 。這十多年裡人們應該比較有聽過的是<搖滾舞台>,猜的,因為五月天拿出來唱過,但居然是李宗盛寫的歌。
-薛岳-08/33
自己最有感的是<補習街>,因為年代久遠,聽過有印象而已,找了很久,好不容易在馬特市遇到有人願意分我聽。那是1987年,和<你在煩惱些什麼?親愛的>一起收在第四張專輯《情不自禁》。
<補習街>
作詞:李恪第
作曲:薛岳/林瓊龍
為什麼我們會在這裡遇見,在補習街
從小到大,身經百戰,卻在這裡敗北
短短的一條街,淘盡多少浪子和英雄
長長的一輩子,且先在此短暫停留
為什麼我們會在這裡遇見,在補習街
八方風雨,因緣際會,多少藏龍臥虎
短短的一條街,三百六十五個誇日暮
長長的一輩子,且掉幾滴英雄淚
留得青山在,大河依然洶湧 幾度夕陽紅,讀白了多少少年的頭
回首憑欄處,是長而曲折的路 千古風流人物,是那一種字號的人物
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情圓缺 此事自古難全,何不看開瀟灑一點
埋首苦讀,一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且咬緊牙關,輸得起才贏得回來
那時根本不知道有這些人和歌,我還在國民小學,才出了任天堂,在風靡瑪莉兄弟第一代,被選入學校手球校隊,想更多時間去流汗去練射門,開始不想去兒童美語的高級班,那一共12級,要考過才能升級的。總之,國民小學都還是晨昏歡笑,日子照過,一點都不知道小島其實是一個甚麼樣的世界。
自己的青春期哪有甚麼所謂風暴,也不過為了幾個決定在和大人鬧不愉快而已。但天天走一趟唱片行,的確會發現蠻多新專輯的。比如這個當時滾石唱片出的電影原聲帶,也是合輯,一共十曲:
電影據說是當時比較新的電影工作者的出品,講的是一批叛逆的年輕人的故事。為甚麼是《我有話要說》呢?就是以往老子說了算,你們不聽話,一定會出事,出事就會被責備,但《我有話要說》是表示作孩子的也是有苦衷的,希望父親長輩們願意聽和能溝通。
這整張的音樂製作是概念非常完整的,也有很經典的歌,但一定要聽的是這個很早就在玩團和唱重金屬,但跟後來受到很多人歡迎的歌路完全不同,這首就彷彿給遺忘在時代海底一般的<最後一次沉默>,這首在我年幼的當時是有點難承受的,三十多年後的現在來看,雖然不會是屬於我的表達方式,但,的確是要這首的能量才夠生猛有力。
-趙傳-09/33
作詞:阿茂
作曲:李士先
任年少漂著漫長的路
我已經學會自己獨處
在風中唱著散漫的歌
趁著這闌珊的時候
追逐在夜統治的世界 尋找最初的我
雖說 夜色之後 黎明趕到之前也會有隱憂
只為 談笑自若 畢竟黑夜才是無聲組合
所有的規則急速流過
時間的一切鎖不住我
狂漫的聲音也在嘶吼
企圖做最後的掌握
再一次向著黑夜伸手 最後一次沉默
雖說 任何時刻人們都在追求生存的理由
雖說 不置可否畢竟年少不是無知選擇
夜放縱我的聲音 唱著初次那首輕快的歌
夜放縱我的聲音 唱著初次那首輕快的歌
1987年下半是很重要的一個時間點,7月15日凌晨零時起,解嚴--解除在台灣(省)全境實施的戒嚴令,讓小島人民回到受憲法保障人身自由與生命權利的狀態。但呢?解嚴三十多年的現在,2020,小島上的土地徵收辦法還沒解,這個徵收條例讓政府財團還是可以像戒嚴的時候一樣,看上哪裡就作計畫掠奪誰的土地,把地上的居民趕走,要拆你家不必你同意,並且拆你家的錢你要自己付,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凍結你的帳戶、讓你找不到工作、流離失所(大觀事件)。(八年抗爭反南鐵東移)(南鐵東移的南市府手段)(觀塘藻礁、社子島開發案等)
曾經小島雖然被威權壟罩,民風還是純樸,人與人之間並非充滿精心算計,那是一個家家戶戶都有著一台電視機相守的時代,只有三個電視台,八點檔連續劇演不到九點就會放片尾曲預告下一集,九點開始是宣導短片,可以說有甚麼重要的訊息,都會在那個時候以三分鐘來宣導,舉凡新交通規則、燙傷的五步處理流程到最近不時就會看到在各個管道播出的衛生防疫觀念等等都有。但要等到解嚴後的許多年之中,人民才開始要求政府的黨政軍退出三台。到立法完成是2003年,前後大概八年(是不是,談戀愛都沒有那麼長,要到八年?)
依據《戒嚴法》規定:「在宣布戒嚴期間,由戒嚴地域的最高司令官掌管行政事務及司法事務」,政府為便利戰時管理而在國共內戰期間執行,人民自由與基本人權,包括集會、結社、言論、出版、旅遊等權利被限縮,即所謂黨禁、報禁、海禁、出國旅遊禁等,在此段時期言論自由受到普遍限制。政府用相關法令條文對中國共產黨人、政治上持異議人士(多為黨外人士)進行逮捕、軍法審判、關押或處決。
--中文維基"臺灣省戒嚴令"
共同屬於上個世紀的,各個戰亂中、戰亂後、物質匱乏的年代,帝國肆虐擴建民主國家--以推行各種制度(貨幣系統、教育體制)、政策(農耕水利、能源、派銷農化產業與產品)等等的,那都是甚麼樣的一個世界呢?
小島1987下半年解除戒嚴,隨後,隔年,3月29日青年節,功學社與救國團在台灣所舉辦的第一屆熱門音樂大賽,讓得獎樂團錄製、發行紀念專輯《烈火青春》。(太強了,youtube上整張都聽得到。只能感恩!!)
-《烈火青春》-10-19/33
第一章 80中後的火光
那場樂團大賽完,很快飛碟唱片簽了聲音高亢的張雨生,並趕在他當兵前發行個人專輯。市場的行銷策略固然是主打歌者的形象,賣一些口味的芭樂(ballad),但在只有錄音帶(AB兩面)的歲月裡,專輯裡很多歌很可能都準備好不會被聽到的。在第一張《天天想你》(1988年 )B面的第一首,仍然也是選用當時主要的寫詞作曲人的作品,這首<和天一樣高>和<天天想你>可差遠了,可以說小島的社會檯面上在經營的是<天天想你 >,<和天一樣高>才是地下底裡的能量,一個社會沒有言論自由,有黨禁、報禁,學校還有髮禁,不合服裝儀容規定,可以鬧到記過退學,能說底裡不夠火大嗎?但是那時候是有歌曲審查制度的,專輯能不能發行,還有在三台能播放的內容,都要經過新聞局電檢處。所以<和天一樣高>才會表現得那麼積極進取。
-<和天一樣高>-20/33
我有一顆比任何人 都還要狂熱的心
願意接受任何一種最不平凡的邀請
同專輯還有另一首也如此,正面、陽光、積極應當就是那時候的時代氛圍。
-<沒有不可能的事>-21/33
作詞:陳家麗
作曲:翁孝良
我擁有一座年輕的城市
城市的每個人都堅持
要為它取一個響亮的名字
一個令人難忘的名字
我屬於一座年輕的城市
城市的每顆心在嘗試
要為它創造不同的故事
絕對無法想像的故事
在這裡不管跌倒多少次
總會繼續向前奔馳
在這裡不管心碎多少次
陽光永遠不會消失
把熱情緊密的交織
攀向最高點為止
在我們年輕的城市
沒有不可能的事
沒有不可能的事
(但我們可以先把"和天一樣"和"沒有不可能"視為"城裡中堅"的精神量場)
1989.5-6/4 五月中國學生在北京街頭遊行以紀念五四運動,遽聞官方反應令普遍學生滿意,但另一群學生組織準備不散場的絕食抗議演變到六四清場。但在小島這邊整個都是對中國極權壓制變成流血事件的認知,這股自己也很受壓迫又看到中國學生流血的代價,更強化這個認知、情緒和能量,這到三十年後的最近香港的事件中,都還在,只是,小島上的音樂生態早就從原創質變了,主流是全球化市場,原本在檯面上並列的各式流行歌詞曲創作,開始競爭淘汰,有的就給排擠成地下音樂去了。
檯面上的腳步也進展得很快(兩張專輯之間間隔都可以不到一年),張雨生入伍前第二張《想念我》(1989.7/17),是不是?不管壓制流血,不管中國或本島的甚麼人在抗爭,島民的日子照過,情歌照唱?不,不完全是,固然唱片公司總有市場考量,製作人詞曲創作者都還是有理想的,這張的B面第一首就是<沒有菸抽的日子>,說起來應該也是皆大歡喜啦。
1989.11/7 黑名單工作室發了第一張《抓狂歌》,開啟了本土「台語搖滾音樂的新紀元,然而其中早已蘊含非洲、黑人Hip Hop、峇里島、泰國等元素」。在當時另不少人驚豔,而後大家頻頻懷念、叫好,前不久(2019)這張專輯還獲頒金曲獎特別貢獻獎(CNA新聞)。@馬世芳 也作了三十週年的大回顧,重點是他還附了好多當年卡帶的圖片,還有節目可以聽。(為此我這邊可以就這樣略提一下《抓狂歌》,感謝!!)
-<抓狂歌>-22/33
日頭赤焰焰 隨人顧性命
為了度生活 隔卡艱苦也著拚
好壞都是天註定 好裕與散赤
日頭赤焰焰 大家隨人顧性命
(正要再浮現的是--小島上從戰後艱苦的年代走來,通俗民間有的人生觀/感-- "日頭赤焰焰 隨人顧性命"比較是大家各自自求多福的感覺。跟"和天一樣"或"沒有不可能"是很不一樣的人生觀)
--(前往參考更多台灣俗諺語)
(上圖中和下文的Joe就是王明輝)
「在80年代,只要街頭上有遊戲我們就去了,是這樣玩的,玩到最後才有東西跑出來,創作靈感是來自實際的街頭經驗,並不是一個想像。」對Joe而言,這些詞曲都是不假思索、源源不絕地跑出來。
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之前,台灣已經累積了十年左右的動盪不安,一方面因為蔣經國年紀大了,一方面黨外菁英回國任教,一時之間人民的力量迅速集中,然而背後卻也參雜了美國、日本等帝國勢力。1996年之後,Joe開始對所謂的台灣人、民進黨、本土化打上問號,似乎對他來說,若不能在現代化的進程上持續深化藝術和音樂的思考,終究是太快地向權力中心靠攏而形成另一種新形式的法西斯。Joe說了個有趣的比喻:好像解嚴之前,台灣本土是被埋在一個地底的甕裡,解嚴之後,甕出土了,也被打破了,大家很高興地拍手,以為裡面都是些寶物,結果出來的盡是牛鬼蛇神。
談及現在的音樂,Joe不諱言,已經走到了一個新的世紀。「街頭抗爭不僅是台灣,整個世界都已經越來越無力,像華爾街,幾下子就不見了。我也在想到底是為了什麼?那時候80年年代末期,抗爭運動不斷,那時候的能量到底到哪去了?」網路社會、科技資本主義的傷害彷彿是僅有的答案,在我懵懂的想像裡,過去苦悶到極點時,上街吶喊、壯烈自焚、請願被驅離被逮捕,現在看來已經是難以企及的龐大能量,似乎我們僅能做的,是轉貼與按讚媒體報導、是在電腦前憤怒或焦慮,而難以真正轉為改變的力量。「現在門戶開放以後,年輕人是忙不過來的,議題有多少啊!很多力量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見了。整個環境被拆解得太零碎了,一般人沒辦法、也不願意再花力氣拼湊那些東西了,很多東西都變得可有可無。」--文/曾芷筠(2012.10/3,原刊於《破周報》封面故事)
沒多久柏林圍牆拆倒(1989.11/9),讓人懷疑難道這股地下底裡的力量,也是全球各地在連線的嗎?
-<將你的靈魂接在我的線路上>-23/33
我們的心不會再無助和悲傷 我們的愛有未來
將你的靈魂接在我的線路上 讓我們的歌聲傳送到天堂
將你的靈魂接在我的線路上 讓海水都發燙
讓浩瀚的天空全部都打開
那個年代歌曲如果可以搭電視廣告,也是比較能觸及廣大聽眾的方式。東方快車就這麼和寶島的碳酸飲料公司合出了幾首歌。「在初期,姚可傑與郭名虎的形象,是一頭過肩及腰的長髮。或許是礙於當時行政院新聞局法令與民情的影響,東方快車很少在綜藝節目這一類的公開場合演出;直到姚可傑將一頭長髮剪短之後,東方快車才漸漸在各大綜藝節目中亮相。」--中文維基"搖滾東方"
剛說以前在發專輯間隔很短,不到一年,作東方快車的才狠,不久前才發第一張的主打(也是廣告曲),
-<就讓世界多一顆心>-24/33
作詞:楊立德
作曲:翁孝良
寂寞的鴕鳥總是一個人奔跑
孤獨的飛鷹總是愈冷愈高
年輕的心中什麼事都難不倒
拿出豪情努力做到好
你在人群之中尋找
你在黑夜來臨禱告
就像孤兒找不到依靠
就讓世界多一顆心
就讓人間有一座橋
就讓地球是一個家
讓我們在困難中長大
就讓世界多一顆心
讓熄滅的火山再燃燒
溶化所有冷漠和驕傲
安定所有搖擺的靈魂
激盪你我心中的熱情
跳動不停
那個時候年輕世代表現出來的能量應該是如此,完全不是跟聽者在那樣種情情愛愛的。--才怪,看一下台灣流行音樂維基館整理的1989年,真的還是甚麼類型的都有,大家都知道要作專輯上線、要攻市場,一定都要有琅琅上口的(情)歌。很精彩的一年,你可能還沒想到的小虎隊、趙傳和崔健都登場了。沒看也忘了王傑,出的可是第三張了!!王傑強烈又濃濃的情歌是很大一股在影響市場生態的組成份,看一大票的滾石和飛碟唱片出品的人和專輯,在想他們應該很早就在想市場區隔並且在開發不同聽眾的市場了--避免有天市場上全自己家發的唱片打起來。
再來聽一下那樣的1989年,在小島上,東方快車出的第一張專輯 《 就讓世界多一顆心 》 A面第二首,說的是"某個當下,人自己是甚麼?要往哪裡去"的活在感。
-<午夜電影街>-25/33
作詞:陳黎鐘
作曲:陳慶仁
我要轉動我的肩膀
把寂寞丟在路旁
故事的題材 永遠在改變
我要填滿我的每一天
走過回憶不看一眼
愛情的路上 難免會孤單
我站在這條彩色的電影街
失落的感覺
找不到證明自己的文件
我站在這條午夜的電影街
繽紛的霓虹
冷冷的佔據我的心田
到這裡大概我的童年就接近尾聲了。生存的競爭與重負也越來越佔據心神。再想起這首歌的時候,已經十多年後。
很難明白為何年少時候的一首歌可以在記憶中,在當代噁爛的生存裡翻山嶺越風浪之後,才開始在對岸的網站上被找到、被想起,最後在心裡常常唱著,不是詞讓自己宣洩了甚麼,只是站在那條街的場景,讓自己的青春偶而有去路,可以休息,也發現:可以收納好多好多人的生命和相遇的故事。有時候會懷疑是不是這些讓我們對R&B和嘻哈無感,甚至忘記資本主義全球自由市場的本事,還一直覺得怎麼嘻哈在台灣也還真的養了兩三代的人起來,如此難以理解的這樣一種狀況。
不論如何,這個熱血的歌單還是要帶大家走向下一個高潮的。
第二章 基底精神的質變釋放能量-90之始
1990年,當新的詞語和自我表述的旋律被創作出來了以後,時代就是往新的一章一頁發展下去,再也不可能回到從前了。
不管是前一年黑名單工作室的《抓狂歌》或是這一年如春雷轟响的林強《向前走》都是詞曲創作者生命裡蘊釀許久的島嶼血液--要用自己的語言唱自己的歌。
-<向前行>-26/33
車站一站一站過去啦 風景一幕一幕親像電影
把自己當作是男主角來扮 雲遊四海可比是小飛俠
不管是幼稚也是樂觀 後果若按怎自己就來擔
原諒不孝的子兒吧 趁我還少年趕緊來打拼
高中一年級有一段最開心的時光。後來張雨生也退伍,出了他的第一張創作專輯,學校裡可是很多學姐都在聽和唱<帶我去月球>的。那《帶我去月球》的序曲之後的第一首又是怎樣的一首歌呢?
-<我想把整片天空打開>-27/33
作詞:小瀾
作曲:張雨生
我想把整片天空打開
讓垂簷的樹蔭不再遮蔽我仰視的心靈
我想把眼睛徹底擦亮
讓塵世的埃粒不再沮喪我透視的方向
是不是讓委屈在城市一角的破屋
從鏡頭裡站出來
就是對文明最好的批判
是不是讓落單於古廟一旁的老人
從鏡頭裡望出來
就是對人類最深的悲憐
我不這樣做 誰來這樣做
天空之下一片混濁
我不這樣做 誰會知道該怎麼做
這之後就許久再也沒有看過誰有唱過這樣的擔當情懷。這張專輯作了也收了這首歌的兩個版本,有興趣可以再去找另一版來聽。
這熱鬧的一年,原本香港的地下樂團Beyond也被成功翻上檯面、並進錄音室把原來的歌換上國語歌詞錄音,進軍台灣。年少無知的我,對Beyond的印象大概就是這兩首,但我有同學很熱愛Beyond的粵語歌,甚至會抄寫粵語的歌詞給我。但我開始像大家一樣愛聽Beyond,有一個十年的時差,還好二十年前找到的mp3音軌是粵語的居多,個人認為粵語是非常適合用來歌唱的語言,甚麼都好聽。
這裡選他們當初打入國語唱片市場的版本,是想給大家一點新鮮感,也是感覺一下這首這樣子和一堆國語歌在一起的那個時候。
-<大地>-28/33
眼前不是我熟悉的雙眼
陌生的感覺一點點
但是他的故事我懷念
回頭有一群樸素的少年
輕輕鬆鬆地走遠
不知道哪一天再相見
下面這首也是很不可思議的正向積極到,好像沒有人再用過這些這種字詞組成的歌名,完全不用打樂團名,歌自己就會出來:
-<太陽依然出現在東方>-29/33
作詞:何厚華
作曲:楊掁華
合唱:姚可傑/楊振華
雖然經過多少風雨的創傷
你卻總是表現的比我更堅強
謝謝在我一生之中最黯淡的時光
陪在我身旁
不管明天世界變成什麼樣
就算坎坷的路它總是在前方
你說現實生活之中容易叫人失望
如今都不要去想也不要再徬徨
說好未來我們一起開創
從來不會遺忘
我不怕黑夜多漫長
會有多少憂傷在心底躲藏
明天太陽依然出現在東方
心中的愛有個名字叫做希望
心中的愛有個名字.........
希望
一個樂團帶給聽眾最盛大的激昂是歌傳遞的非常純樸的價值,是堅實的友情,是生活的動力。那時候我已經在明星學校的高中二年級,是田徑校隊的主力,每天早到學校訓練,準備比賽,但課業更繁重,很需要鼓勵和滿點的希望,所以把當年這張專輯的文案("日出在東方,希望在心上"的小短文)抄寫在單小薄本的年曆上鼓勵自己。考試讓課業成為追趕不完的事,我們必須聽歌看詞看文案,才能充實精神慰藉心靈。
高二那兩個學期,我是很慶幸沒有三科以上不及格,不用留級的,但以我耽誤沒寫的考卷來說,在學校抽屜裡給擠壞的就不曉得有幾張,升旗以前就要寫好,上課就要對答案,兩邊交換改,是該校日常。
-<牽引著你的心>-30/33
現在回想在學校體制裡,最底最深最強的慾能,應該是要逃離,是不想符合體制的要求、不願意成為體制要塑造的那種人,然後也許才是人們在說的青春年華該如何怎樣的那些追求。在明星中學裏頭,校隊之間才有的那種同甘共苦的情誼,變成在學校待得住的避風港,或者說是真誠情誼為彼此撐了一把大傘,把壓力、茫然和苦澀給暫時隔開了。
-<你知道我的迷惘>-31/33
作詞:劉卓輝
作曲:黃家駒
一個人在孤獨的時候 走到人群擁擠的街頭
是在抗議過份自由 還是荒謬的地球
一個人在創痛的時候 按著難以痊癒的傷口
究竟應該拚命奮鬥 還是默默的溜走
只有你會理解我的憂 讓我緊緊握住你的手
我們曾經一樣的流浪
一樣幻想美好時光 一樣的感到流水年長
我們雖不在同一個地方
沒有相同的主張 可是你知道我的迷惘
-<已經到了時候>-32/33
這些歌就更像通往另外時空旅行的車,總是可以載你一程,逃離許多應該必須要做的功課。但是重新去把這些歌拾撿回來,是有不同的意義。是很難喜歡後來的歌,反而是聽到以前時代中遺漏的歌,還比較有好感。我想聽以前的歌的時候之所以還能感到蓬勃生生,是因為歌曲喚起的是青春,是身體已經不在體制裡的能量。
現在,終於來到本歌單最後一首歌。這首呢,在記憶裡是和小虎隊的詞曲作者李子恆收那在一起的,就是那時候有一股童話般的歌謠,以當時打歌推歌的管道(廣播電視)來說,很難不會聽到,很難不會記得,很難不會唱。雖然一直沒有特別喜歡,但日後的最近還是因為這首歌有著行軍般,卻,但,又活潑的氣勢,才決定要整理然後跟大家介紹年代裡的熱血的,所以啊!!!常聽老歌,會有很不預期的美好收穫。
-<紅紅青春敲啊敲>-33/33
其實本來只有11首歌,是寫的時候又邊找也發現同質的歌,算一算,現在約有23首另加一張《烈火青春》專輯的10首,總共是兩個小時又十五分左右。(若有算術錯誤,請自動略過)還好,可以就充作一個熱血時段。前面說有些歌可能早準備不會被聽到,但其實上面提到的很多張專輯都很值得聽完整張,歌單是可以再去找出來擴充的,希望聽完大家都精神滿滿,也能讚嘆曾有的那個年代。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