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中途不要盲目跟從

簡.不簡單
·
·
IPFS
·
「別人看你的成功,看到的或許是天份,是努力,甚至是運氣。但往往他們沒看到的,是你的堅持。」~刺激1995

北極星引導我們朝向目標朝著心中的夢想往前走

  • 認同你在做的事

少一分慌張,多一分堅持

「為了讓自己能夠「一帆風順」,贏在18歲彷彿知道了很多

會看書去圖書館,養成的定性,那種強大的力量

喝茶不喝飲料的自律

你只是犧牲了很多,感覺不是同齡人在做的

但你為了讓自己之後一帆風順,不花大錢補習,做了很多努力

你應該要對自己有信心

你不想為考試而考試,不想變成考試機器人

而做的努力,入虎口看看,你很厲害。」


你需要常常問自己:你為什麼要做這一件事?

只有自己清楚自己的信念,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在為什麼而努力著。當你對自己做的是有認同感時,就不會輕易的影響,或者也可以說你會有更強大的信念支撐著自己做這件事。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放棄自己的努力。


別讓他人的意見影響你

每個人的想法與價值觀都不同,有人不認同是非常正常的事。

不要讓別人否定的聲音,影響你內心的平靜。很多人連自己的問題都處理不好,你卻把他的話當一回事,還用來打擊自己,這不是荒謬嗎?

別讓其他人的評論,影響了你的抉擇。它不是你,為何要讓他替你的人生下評語?在意他人的評價,到最後你就是過別人的人生。


  • 判斷真實性,而非臆測

培養自己分辨事實的能力益發顯得重要,避免誇大事實、恫嚇讀者

老闆不喜歡我?

是他的原因還是你的原因

凡事還是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你不夠好還是你的錯覺?

如果你工作做得不夠好,那就應該好好反省一下了。拿出實際行動,讓老闆看到變化,並對你有所改觀。別狡辯,別塘塞。

你的焦慮,就是輕易被別人帶走節奏,認知上被別人左右。

會議上被責罵,就覺得自己要被開除了;老闆一個偶然的眼神掃過來,就覺得自己可能哪個地方出錯了...不必拿著放大鏡工作,過於敏感以致誤讀常規行為只會暴露心理脆弱的一面。每天胡思亂想,總是情緒化,這樣只會放大自己的負面情緒,沒有什麼積極作用。

一個人開始失去自我,很多時候都是從放棄自己的認知、喪失自己的節奏、或在別人的期待中開始的。一旦你開始活在別人的期待裡,你就會期待更多,最終引導你前行的,不再是自己內心深處的那個聲音,而是外界的期望。

職場從來都是靠實力和工作成果說話,而非主觀臆斷。想要不被情緒左右,在日常工作中就只關注老闆「對事」的意見,忽略對方「對人」的評判。你跟老闆只是一種建立在「做事」基礎上的合作關係,核心事解決「事」的問題。在「人」的方面,他對你的態度和評價,你無須照單全收。

-

適時換個地方見面,踏入與日常稍有距離的空間,或許可以為兩人的關係創造新的可能。

人際關係身處的「場所」,也是一項重要的因素。關係的狀態,會隨著場所而異。工作時會以嚴厲的口氣指責他人,一起打球時才發現對方與上班時判若兩人。打網球出錯時反而會出言鼓勵隊友。這時你才第一次注意到:「原來這個人也有這樣的一面阿!」

有時我們也難免與朋友或戀人交惡,關係越深厚,就越容易展現出真實的自我。

放棄去慣的咖啡廳,換個沒去過的地方應該不錯,讓彼此冷靜下來,還有機會客觀地自我反省。


  • 個人無法堅持的原因隱藏著不同的性格

就結果看來,人人都是一樣的。可是,為什麼放棄的理由卻各有不同呢?

那是因為他們的性格截然不同,即使大家都有「不如算了吧!」或「撐不下去了!」的想法,原因也不盡相同。

「性格」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特性,就像人們內心的習慣。

自己可能察覺不到「性格」,反而從他人眼中容易發現。

1.謹慎型

溫柔小子做任何事都相當小心警慎,即使決定了仍然會思前想後,想出無數個「還是OO比較好」,這可見他處事優柔寡斷。

在開始行動前,就反覆思量著惠部會有其他可能,最終令自己陷入迷茫,甚或決定放棄。這種想法屬於「謹慎的性格」

2.完美主義型

總是追求完美!一但決定的事情未能完美地進行,他很快便會失去動力。

如果事情發展未如理想,就會開始感到厭煩,甚至選擇放棄。

3.好奇心旺盛型

很容易對新事物感興趣,但往往只是3分鐘熱度,很快又會被其他新事物吸引過去。

只要有新鮮或有趣的事物出現,就忍不住不斷關注。

(學習溝通的風格目的,不在改變你的個性,而在改善你的彈性)

  • 設定目標

為了克服自己不擅長的跳繩,明確地決定好「做什麼」、「做多久」、「做多少」

目標

1.做到二重跳

2.這這一年內達成

3.能夠跳10下

每天要做的事

1.練習二重跳

2.在吃晚飯前練習

3.每次練習5分鐘

(目的是跳繩,賺錢的目的是自由

「目標」是為了達到最終目的而逐一實現的過程。反過來說,「目的」就是逐一達成目標後,自己最終想做的事。)

立即開始實行,也較容易判斷自己「做得到」還是「做不到」。

通往大目標的道路或許仍然可以很漫長,可是當中有任何小改變的話,你一定能確切地感受到的!

仔細覺察細微的變化,就能成為支持你繼續努力下去的力量。

  • 設定目標不盲目的理財觀

培養好的習慣需要時間,先從第一步開始,再逐漸提高。

百萬富翁不喜歡失敗,但還是有很多人失敗了。這只是過程,他們更懂得,如果發生一樣的情況,他們會從中記起教訓,並再次嘗試。

不要害怕失敗,在錯誤和掙扎中堅持不懈。

麥可喬丹曾說:「我可以接受失敗,因為每個人都曾失敗過,但我不能接受不去嘗試。」

設定計畫就像是為了前進「財務自由島」,事先規畫的一條路線,只要一步步循線前進,就可以到達終點,再往前冒險。

如果盲目使且自由的使用金錢,可能永遠無法擁有足夠的錢,甚至不小心面臨破產。特別是在最需要用錢的時候,大量的金錢壓力,很有可能措手不及。

寫下目標!

把你想要的目標準切地寫下來,放在顯眼處就更有機會實現目標。

還有目標會隨著時間改變,所以千萬不要害怕修改目標。


  • 努力成了一種原罪?不活在別人的評價是一種修行

每當努力和天賦、選擇、運氣這樣的詞相遇,努力就只有被壓著打的份。

對努力的厭惡感源於從小到大我們被灌輸的「努力論調」實在太多了。當我們發現不事所有事情都能透過努力解決後,我們開始懷疑努力,甚至開始叛逆與厭惡。

為什麼要把努力藏起來呢?不過事提前為自己的失敗留好了退路。

如果真的失敗,我們希望這個理由是「缺乏努力」,而不是「我努力了也做不到」。同樣地,當看到別人取得優異成績時,我們不會第一時間歸功於「他很努力」,而找到「天賦、幸運、選擇」這些點,說服自己與對方之間的差距不可縮小。放大自己與別人的差距,然後告訴自己努力也沒用。

有時候,你的優秀在別人眼裡是一種罪過,為什麼要往身後看呢?不用管其他人說什麼,勇往直前就好了,人生終究是自己的。

一個人勇敢做自己,不被規則條框束縛,堅持一份處變不驚的心態,遇到的困難遠比想像中多得多。這也是為什麼不要小瞧在喧囂聲裡知道自己要什麼、怎麼走的人。那怕他們走得踉踉蹌蹌,姿態不夠好看,也不得不承認,勇氣才是無價之寶。


  • 學會建立自己的座標,把期待從主管身上轉移到自己身上,為自己工作。

人是社會動物,我們透過周圍的人的回饋,來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和座標。像主管、老闆這樣的權威人物的評價對我們的影響太大了。

但你必須知道,老闆說的話並非完全合理,也未必每次都是正確的,你要學會聽懂弦外之音,分辨出他提出的建議是否真的合理。人和人之間高品質的交流,是聽者給予說話者自由包容的氛圍,說者像聽者分享經過審視或驗證的感悟。

主管有時候扮演的是統籌的角色。他的關鍵技能展現在領導力上,他做不到樣樣精通。你不一樣,你是實際操作者,對某一個領域十分拿手。你要展現出專業的一面,要有自己的判斷,也要堅持自己認為對的標準。

你一直想著怎樣符合別人的要求,卻從不想怎麼做才會讓自己更好。人最可怕的就是停止成長,你創造的價值也許是公司的,但工作經驗和能力確是你自己的。

(之前遇到一個同學,在發表時,聽了老師的建議選了XXX,跟老師說可是你上次說XXX你這次又說AAA)

不要總是以別人的評價和看法為原點,你要學會建立自己的座標,要奪回工作的主動權,學會把期待從主管身上轉移到自己身上,為自己工作。把你靈魂的氣息貫注於你製造的一切。你裝潢房子,就彷彿你愛的人要來和你住一樣;你做飯,就彷彿要好好犒賞自己一樣。

人生沒有什麼事情是給別人做的,工作不是為了老闆,是為了自己長本事;變美不是為了另一半,是為了自己燦爛奪目。你所有的努力都是自己的選擇,所有的榮耀和恥辱、成長和眼淚都是自己來承擔。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簡.不簡單職場新人 致課業壓力摧殘下沒什麼想法的人 擺脫迷惘 掌握自己的人生 社會創新|永續發展|翻轉教育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0388927196&mibextid=LQQJ4d 合作/讀者通信請洽:1in10learnsth@gmail.com
  • Author
  • More

5-[COP綠區]借鏡-人人可參與的校外教學場域

2024秋-北海道9日自由行~札幌、星野TOMAMU、美瑛、旭川

了解經濟、金錢教育
17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