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英國變天

Wu Ming
·
·
IPFS
·

所有報章都在說工黨獲得壓倒性勝利,英國由藍變紅,政黨交替,政治變天。假若再細嚼是次選舉結果,保守黨的支持度當然全面下降,不過工黨的支持度比上屆更小。 2019年工黨得到10,295,912選票,而2024年工黨的「壓倒性」 勝利只有9,699,879 選票,今日的勝利比昨天的失利支持度下降5.7%。


工黨能夠勝出,因為保守黨令英國人太失望,而且跟保守黨同屬右翼主義的Reform UK 把保守黨的票源分散。假設Reform UK 跟保守黨合併的話,工黨並不會勝出。


有時世事就是如此奧妙,歷史不斷重複。 2024年,通脹及英鎊轉趨穩定時,保守黨提前在7月頭進行大選。1945年,當時的英國首相保守黨的Winston Churchill 也決定提前在7月頭進行大選,事源3 個月前,德國已提出無條件投降,但Churchill 希望戰事能夠維持多一點點,直至日本也投降。可是工黨議員就提出休戰,認為國家應有戰爭以外的選擇。Churchill唯有提早在7月頭大選,戰爭英雄的Churchill 對自己信心滿滿,可惜人民都感到戰爭疲倦。


那次選舉,工黨獲勝,由Clement Attlee 成為工黨首相,接任時英國政府的外債比例大約是GDP 的270%,  在國債高企下,工黨仍然推出令英國引以為傲的NHS, 時至今日,雖然NHS 沒有從前的好,但給予基層的醫療保障不容質疑,世代受惠。同時國有化很多公營設施,當時的經濟學家William Henry Beveridge 提出的社會保障計劃 (Berveridge Report),包括全民就業,老有pension, 病有NHS , 在學者有良好教育,任何人也有屋住等,From cradle to grave (由搖籃至墳墓)的社會保障計劃就是由工黨奠下。


1945年, 工黨把英國改變了,不過5年後1950年的選舉,工黨縱使令社會有所提升,但營運上出現疲態。因為理想歸理想,建造房屋,提供醫療,一切也要錢的。 錢從何來成為英國一直而來的問題。由於社會保障的龐大開支已定,無論工黨及保守黨都離不開加稅或擴大稅基的方案,只是保守黨會削一下公營支出,盡量減低增加徵稅,並以稅務優惠剌激商業投資。 而工黨就擴大社會福利覆蓋範圍,當然擴大支出就需要擴大稅基。


各黨還在拉票期間Sky News 就增稅的問題向工黨的Sir Kier Starmer (現時英國首相)發問,Sir Kier Starmer 說不會增加入息稅,國民保險金, 但私校的VAT增加20%,針對能源公司的Windfall tax 也會增加,至於CGT (資產增值稅), 或其他Property Tax要待上任後,知多些國家財務狀況才能決定。 此篇新聞的下方,一名讀者留言 「增加私校學費的稅收,好呀,我沒有子女讀私校,增加CGT 也沒有所謂,因為我沒有物業,股票,其他資產,也構不成增值稅,好呀! 」  福利增加但又不用自己負錢,當然好,換轉是我,全家投工黨。


目前英國的外債比例大約是GDP 的97.9% ,2019年是85.4%, 債務攀升了源於08年金融風暴後的經濟疲弱,Covid 時的開支,脫歐等因素。 而降低外債比例,一是節流,二是開源。節流不到就需要開源。 英國的經濟樽頸位就是無論海外及國內的投資不足,國民的工種及工作機會狹窄,人工收入不高,GDP下降,納稅人口少了,自然要拉高稅率來扺銷,漸漸地比較高收入的人口養低收入人口,而低收入人口又長期貧窮,怨恨為何社會如比不公。高收入者又發現自己口袋越來越小積蓄,一半去了稅收,但稅務收益又去了不工作的人手中,甚至連在獄中有瓦遮頭,有飯吃的精神病人,每月也有社會救濟金。既要拼命工作又要交租,應付生活開支,交稅的人又感到不公。


為政者很難,All politicians are liars 是真的。因為把社會利益矛盾糾正過來,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未當選前,又要承諾。一坐上辦公室,看看賬目時,怎也

順得哥情失嫂意,於是成了人民的唾罵對象及出氣袋。保守黨就是如此,Reform UK 避過一劫,因為Nigel Farage 未當過首相,未有資格履行承諾,只要支票尚未被兌現,都未算空頭支票。


說回英國的海外及國內投資不足,其實保守黨的Liz Truss拿到重點,英國要加大投資。引君入局在英國經商,就必須減稅,不過她在任時用藥過猛,一下動搖英鎊,令英國人身家一睡醒都蒸發了幾個百分點。Rishi Sunak 上埸後,財相Jeremy Hunt 其實也能對症下藥,今次用藥輕微得多,但同出一轍,他的full expensing policy 給予在英設廠的公司第一年免稅,第二年50% 免稅,其後的機器投資更可獲得每年100萬鎊的投資津貼。2023年英國在脫歐後,經濟停滯下來,不過Deutsche Bank 近日的數據表示,在商務減稅刺激下,在英投資已增加5.5% 。


保守黨當然失敗,帶領英國脫歐,好像行了很多寃枉路,不過在英生活2年的我,感覺英國已經逐漸走出脫歐的震痛期。Rishi Sunak 有很多不濟,包括白白浪費稅收給盧旺達去收留非法入境者,而最後一個非法入境者也沒有送去,整個Rwanda policy 保守黨就浪費了£ 370 million (大約USD$ 473,433,130) 。然而,Rwanda policy 是保守黨Boris Johnson 政府的政策,Rishi Sunak當時任財相,當然也責無旁貸。


保守黨帶領下,英國外債比例97.9% ,高就是比較高,不過全球拉curve 下,又不算太高。Bloomberg 從中國央行的數據推算出中國的外債比例在2024年達286.1 %, 日本254.56%, 星加坡164.49% , 美國124.3%。而債務也有份good debts 還是bad debts,可把資產增值的債務為good debts, 反之令資產縮水的債務為bad debts,例如物業貸款 是good debts , 信用卡過度簽賬是bad debts, 英國在戴卓爾夫人年代銳意打造的倫敦新金融城,最後成了今日的Canary Wharf 是good debts, 而英國因為息口上漲令貸款增加是bad debts。


2023年,保守黨由Rishi Sunak 帶領下把HS2 - 高速列車項目的2A 及2B 路段取消,那是連接倫敦及曼城的重要路段。 保守黨的決定當然短視,項目不會在短期內帶來經濟增長,但20年後,英國的下一代必會受惠。 熟悉經濟的Rishi Sunak 又怎會不明此道理,只是英國在2010年由保守黨David Cameron 及 Liberal Democratic (自由民主黨) 組成的聯合政府信奉緊縮政策(Austerity), 希望通過削減支出,增加稅收或兩者結合來減少政府預算赤字,及應對2008年金融風暴帶來的問題。


當時政府認為此下短痛可以令經濟壞賬撥回正軌,可惜14年前大副削減公共開支及國內投資起,就令英國步入落後及衰退,2010年至2023年間,英國生產總值(GDP) 平均每年增長1.6%,遠低於1979年至2010年間2.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今年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將僅增長0.5%,而美國和歐元區的增長率分別爲2.7%和0.8%。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研究也表明,英國工人沒有獲得足夠的資本投資,如技術、培訓和機器。換句話說,投資不足正在拖累英國經濟。


保守黨內有2 派經濟信奉者,一方堅持緊縮政策,一方相信要增加投資。信奉增加投資的Liz Truss 極速落台後,往後上台的Rishi Sunak 及財長Jeremy Hunt 都不敢太大改變,緊縮政策的思維已經根深蒂固,可能如此Rishi Sunak 為自保地位,也不得不終斷HS2 的曼城路段來減輕財政負擔。


如今工黨上埸,他們一直主張成為一個sensible manager, 希望他的sensibility  能夠針對多年的緊縮政策帶來的經濟疲弱。明白缺乏海外及國內投資下,一環扣一環型成多地方貧窮。保守黨在Rishi Sunak 帶領下有功有過,但吸引海外投資的大方向是正確的,只是上場太短,藥力未夠就倒台了。


Rishi Sunak 的辭任演詞說 I have given this job my all. But you have sent a clear message, and yours is the only judgement that matters.  他的確在綁手綁腳的情況下,付出100% 不過人民有票就是老闆,保守黨14年的過, 不幸地由Rishi Sunak 承擔, 因為他是音樂椅遊戲,最後坐不回椅子的人。


他失敗了,但他尊重人民,yours is the only judgement that matters, 民主精神表露無遺,希望工黨也能明白民意的重要性,Reform UK 及保守黨的支持者都屬右派思維,主流民意屬右,而工黨屬左。此5年是minority rule majority, 不要被報章所說的Landslide Victory 冲昏頭腦。


工黨要繼續保持執政的話,不可一味向左,要平衡左右派利益。 要目光遠大,不要為了增加福利,殺掉可生金蛋的雞,即是商業投資。 同時增加國內投資從而提高整體人口生產力,經濟增長,GDP 提升,負債自然壓低,人民才有望走出貧窮。 跨代的投資項目要得到兩黨的認可,確保持續發展,不要一時又起高速列車,一時又殺停,一時又催胎藥,一時又墜胎藥的話,生殖系統也被搗亂了。


目前保守黨陷入內憂外患,內部群起爭奪主席之位,對外支持度又全面下挫。Liberal Democrats選舉表現亮麗,Reform UK 的Nigel Farage 滿腦子謀略,並劍指2029年首相之位。


愚民如我很無知,誰做執政黨,倒沒有所謂,我只着眼經濟,可剩多少錢,要交多少稅,又獲得什麼,假若人民都能無災無難, 保本保命,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簡單生活。民主社會下,一票賦予政黨權力,我若賺到錢,也不介意交重稅,希望此稅能用得其所,令此地方創造出她的盛世時代。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Wu Ming You don’t know until you try (I write when I have occasion, and sometimes I have no occasion. ) Wuming@liker.social
  • Author
  • More

Lady Gaga 的 《Abracadabra》

誰鍊誰的喉嚨?從太陽能板看2025關稅戰

「你見到嗎?」啟德低飛與我們的舊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