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殺: 世界變了樣

Wu Ming
·
·
IPFS
·
目前的世界又會否背中歷史回力標,愛國主義,保護主義,軍國主義在世界的東南西北蠢蠢欲動?

 回憶殺好比一把回力鏢,一早已拋出去突然又重新回來偷襲你。前陣子google彈出二零一三年的一副相,那是從前車輛的標板,唱機螢幕顯示正在播放的歌單 - 由Supper Moment主唱的「世界變了樣」

歌詞的第一句 ,「世界變了樣,你我變了樣。」

在二零二五年三月某時某光,看回二零一三年三月的某刻,像電影中回到過去的舊橋段。古董鏡下,我看到從前的我,感覺不可思,不可議。二零一三年,我在香港,駕駛技術一般,不過很喜歡深夜在屯門公路駕快車。我喜歡一種小空間的獨處感,就算不駕車,在車內滑手機也可以的。 Supper Moment 的 「世界變了樣」及「無盡」是駕快車時必聽的歌。那時我喜愛Supper Moment,然後有年我沒有再聽他們的歌,甚至從歌單剔除他們的歌,突然的不喜歡來自他們的立場鬼轉,有點像台灣張懸變身成為中國安溥般。

在英國兩年,我認識了好些本地朋友,他們大都不明白為何立埸鬼轉會令人感到嘔心,本地朋友認為每人都有權改變立場,而且政冶正確的國家大事,個人管不了那麼多。那種不痛不癢源於恨不深,愛過,錯愛過,就是恨,然後成了排斥。 正如我小時候喜歡劉德華,有日朋友提起,我命令她不得重提,喜歡過他簡直是青春污點。

情感是件很複雜的東西,只能領會,難以用言語表達。特朗普2.0 上埸,英國朋友終於略略明白那種令人咬牙切齒的感覺。不過特朗普2.0沒有鬼轉,他只是做回他自己,最大驚嚇是他在駕駛美國此輛世界第一巨車時,在西方世界的高速公路突然來一個handbrake turn, 往俄羅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甚至中國方向行駛。殺大家一個措手不及。加拿大人覺得被出賣了,格陵蘭人覺得是無妄之災,巴拿馬人左右做人難,歐洲人覺得美國不再可靠,但又不敢直指其非,唯有各自盤算。 我有個居住在芝加哥的大學同學,韓裔的她說出國旅行時,她打算用回韓國戶照。

大約一年前,我加入了屋苑內一個每月一聚的book club, 會員輪流挑選一本英文書,大家一起讀然後再在屋苑的pub見面,一邊吃一邊說說感想。今個月我就挑選了英國歷史學家Naill Ferguson的二零零四年著作Colossu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American Empire, 此本書跟書友門平時愛看的novel 類別南轅北轍,不過此類書籍正是我杯茶,而且貼近當今世界發展,值得一讀。

Naill Ferguson 認為美國由二戰後一直都是一個帝國,統領全球的地位就像當年的大英帝國, 不過英國承認自己的帝國歴史,也承認帝國沒落,反而美國從來不承認自己是一個帝國,所以其外交政策也搖擺不定。作為一個帝國,就等於世界大佬,自然有大食大,什麼也是大佬照顧,人家才肯俯首稱臣,所以做皇阿哥不易,需負責很多皇弟皇妹的洗費,維持家族內的權力均𧗾,久而久之就成為皇阿哥的恆常負擔。負擔的背後, nothing comes from nothing , 皇阿哥為的也是自身利益,皇阿哥有超然地位,只要他說去打誰,所有弟妹定必追隨。更甚的是皇阿哥發行的貨幣也是神聖的。

十九世紀的大英帝國,殖民年代帶來英國非凡的貿易,那是英國真正的國庫充裕,誰與爭峰的年代,金玉滿堂的英國可以養活仰賴英國周邊的附屬領土,然而世界經濟轉型後,英國的經濟實力減退,不得不放下霸者地位。 Naill Ferguson 在書中指出二零零四年的美國,沒有當年大英帝國的昌盛,也不及美國從前的繁榮,過度舉債,及國防開支龐大令美國忽略内在問題,外強中乾逐漸成型。

二十年前的著作解釋了二十年後今天美國的變臉, 書中更引用一七六七年蘇格蘭的哲學家Adam Ferguson 提出的Ferguson Law作解說,”It is perilous for a great power to spend more on its debt than it does on defence. “  (當一個國家的債務比國防開支還要大時,那就是最危險的時候) 此個Ferguson Law 一直是歷史學家分析國家強弱的分水嶺,十六世紀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Habsburg Spain)及十八世紀的法國波旁王朝(Bourbon France) 也由此沒落。

二零二四年美國的債務達一點二四萬億美元, 而國防開支達一點一萬億美元, 剛剛過了Ferguson Law 的分界線。由此可見,就算不是特朗普2.0上場,美國也會從國際社會的衝突抽離,只是未必是特朗普2.0那種旋風式急速。若以Ferguson Law 作法則,目前所有世界大國包括中國,伊朗,及俄羅斯,沒有誰是真正強大。

特朗普2.0才上埸五十天,世界變了様。

我覺得特朗普2.0好煩,那個Elon Musk 我怕了他,我不知其他人怎樣想,我特別對Elon Musk 支持的任何政黨存戒心。今天在倫敦東的Brick Lane 有此塗鴉,右四應該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Netanyahu) , 值得注意一點是創作者忽略了亞洲人物,原因有很多,可能創作者對亞洲了解不深,又有可能畜意不作影射,亦有可能此幕美國世紀變臉,簡接令原來的敵人變白了,西方會否因此更傾向東方,更容易被滲透呢?

世界變得太快,青紅皂白很難分,目前的世界又會否背中歷史回力標,愛國主義,保護主義,軍國主義在世界的東南西北蠢蠢欲動?英國人對自己國家也沒辦法,莫說自由世界,在歐洲經濟內縮的情況,英國人在下屆大選時,又會否中了糖衣陷阱,推倒本來的價值觀呢? 想著,想著,要珍惜倫敦Brick Lane 今日的百花齊放。

倫敦,我希望你永遠是倫敦,一個屬於你自己的臉朧。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Wu Ming You don’t know until you try (I write when I have occasion, and sometimes I have no occasion. ) Wuming@liker.social
  • Author
  • More

移英後感:在崩裂中,尋找自己的地方

Lady Gaga 的 《Abracadabra》

誰鍊誰的喉嚨?從太陽能板看2025關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