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对过去十年公益路的小总结
就从一张朋友圈合照讲起吧。
最近假期带着娃到处玩,也有各种小朋友家庭的聚会。有一次,我挑了一张我女儿的表情比较好的合照(三个爸爸三个女娃)发朋友。发完之后再去看,突然有那么一下触动了——别人家女儿的脸都被挡着的,别人家女儿的表情并不好看呀。我这是在发合照,而不是发自己女儿的个人照,为什么发朋友圈的时候没有去关注“整体”呢?。
当你见过国家领导人、当你经历过万众瞩目、当你拥有你爱和爱你的人、做得想得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人才能明了的、可以和高僧坐而论道,你以为你已经得道了。但才发现,那只是“聪明”而不是“智慧”,那只是“行为”而是“正果”。
原来,修行和完满,没有终点。时刻去内观和觉知,那种“不停止”才是真正的“正果”。
2018年,是我接触和参与公益的第十个年头,我想有一些阶段性总结和展望,也是挺合适的。
知行合一和重建自己,将是一辈子的修行。
我本来不是一个特别喜欢小孩的人,包括我老婆知道怀孕后告诉我的时候,我也是一脸茫然。小孩的出生,意味着多承担了一个责任,以及更少的私人时间,我首先考虑的是我的事业和孩子,能平衡好吗?但很感恩小孩的出生,让我开始重新认识生命,重新认识自己。小孩就像一张白纸,你给予什么她就会反馈什么。你给予足够的爱和陪伴,她也更温和和温暖。而在给予小孩无条件的关爱的过程中,的确会发生很多婆媳之间,隔代教养等等冲突的矛盾。只是,有人把矛盾看成是矛盾,而我则看成是一种“不协调而产生的觉知”。在奶奶对待孙女的方式中观察到自己过去的童年(控制性的、条件交换的、打和恐吓的),在我对待女儿的方式之中感受到我的行为举止(沟通的、眼神交流的、关怀但又不是原则)。而更重要的是,我学着承担责任。如果说兴趣爱好和工作,可以随便停止和不干,父母这个职责则是一辈子永远推脱不了的。从一个只追求自己内心冲劲和关注自己内在的年轻人,到一个无条件付出而承担的爸爸。这种无条件付出和承担,就等于健身房锻炼身体一样锻炼自己的意志。在小孩的教养方面,都是细节,你懒惰其实也不会让小孩怎么样,而你付出和尽力,也不见得就能让小孩如何。因此,所有这些付出,都是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当我们能够做到自己对自己承诺的时候,我们就在修行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了。
同理,在十年来的公益创业之中,我在和同事的互动之间,在和合作伙伴的沟通之中,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基本上每年机构的年会,都会被同事“骂“哭,然后新的一年又继续往前上路。在困难和挑战的狭缝之中,我们不断试错我们不断发现自己过去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呢?放弃吗?还是接纳然和承担,后活出更不一样的状态。
有人说,人这一辈子就是为了找到自己。我想修改一下,人的这一辈子就是为了建构自己。这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尝试-反思-实践-犯错-新的尝试”之中螺旋上升。我们知道道理是很容易的,但实践道理,缺是非常不容易的。人的这一生,就是让那个想象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尽量重合。同时,你又不断在优化迭代那个想象中的自己,更好更美更强。所以,知行合一是一条不归路,只要开始了,就没有终点。
我想,家庭生活、事业工作、个人的心智,都一样。关于孩子,没有一天你是可以松懈和可以停下来的;关于创业和带领团队,没有一天你是可以做一些偷鸡摸狗或者懒惰的事情。因为,你不仅仅是奔着那个结果(孩子的成长和企业的成长),你还奔着的是自己对自己的承诺。
从公益行动者到融入在社会的一颗影响因子
过去,我会以公益行动者自居。不管是推动PM2.5的信息公开,还是关注南岭保护区核心区的毁林事件。但你会发现,你做这么多,真的能换来一丝改变吗?我到底要改变的是公共政策吗?我要改变政治制度吗?还是人心以及那些产生恶的机制?而这些人心和机制性的恶,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是用信任和互助的方式对待他人,还是用猜忌和占对方便宜的零和思维?这些思维和生活习惯,又植根于这片土壤和我们每个人的集体无意识之中。最近一个持续了十年的水源地保护和乡村发展的项目,就因为所谓的精准扶贫而被迫停止——环保机构希望村民可以留在当地发展出可持续的生计,而当地政府为了实现2020年脱贫目标要求春节前撤村,把村民都拉到县城里(贫穷的村民加上县城的市民收入一平均下来,就达标了)。当这么多年来,你去呼吁政策,你去推动制度性的改变,最后发现真正能带来改变的是你所用的手法和传递的价值观(而不是所谓的项目逻辑、项目产出)——那些和你一起鼓与呼的志愿者们,那些了解和支持相关事业的关注者们,那些带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旁观者们。这些一点一滴,又会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
公益对我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份工作,更不是一种身份认同。她更像一种信仰——追求公平正义的信仰。而我选择实现公平正义的路径,也许不是那种项目设计的思维——投入A资源做B的事情得出C的产出,世上哪有这么简单直接的事情。我想,我会选择化作春泥,作为父亲我教育小孩学会分享和集体合作,作为丈夫和儿子我让家人感到有社会支持系统,感到被关爱和尊重;作为工作岗位的一员,和同事们的沟通和激励,实现绩效和团队的成长;作为社会的一员,科学地传播和温和地表达,成为参与公共舆论和议事的一员。
我们要一个怎么样的社会
看过台湾的《一个都不能少》和《乐生劫运》,看过韩国的《熔炉》和《辩护人》,也看过欧美《聚焦》和《我是布莱克》,更看过《三傻》及《神秘巨星》,让我热泪盈眶的一边是世间的苦难和不平等,一边是那些杰出的具有领导力的人和团队,他们面对制度性的恶和困难,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不管是小人物还是大人物,都可以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不管我过去做自行车友好城市的推动,到最近在做社区营造和社区商业,我关注“人”和“社区”,人是在群体之中的,而群体又在帮助/加害人。拨开那些具体形式和社会制度的画面(人性化的设置、民主投票的制度、公众参与的机制、人人乐享工作机会等等),背后是一个操作系统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而引用德鲁克关于“功能社会”的论述,则是:除非一个社会可以给予其个体成员以社会地位和功能,而且这个社会的决定性权力是合法的权力。这个社会才能被称为功能性的社会。社会中的个体成员各有其身份,是建立社会生活框架的基础;而决定性权力的合法性则塑造了这个框架内的格局:它使社会具体化。并创立各种社会制度。如果社会没有赋予个体以身份和功能,那么,社会就不是社会,而是一群社会原子在这个空间里漫无目的地飞舞。只有当权力合法时,才会有社会结构的存在;否则,就只是一个仅仅依靠奴隶制度和惯性维系的社会真空。
那是一个,个体具有自由,被赋能,而又能自由结合、充分协作的去中心化的机制。
等等,好像太逻辑和太机械了!
我想
当我放下逻辑和理性,闭上眼睛去幻想,那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社会?可能是像《寻梦环游记》那样的一个“爱与自由”的画面。是的——是“爱”和“自由”,会让我们感到温暖和舒服,这是真正的正能量。
用“真善美”为世界创造希望
我们在谈解决社会问题、回应社会需求,到底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真、善、美,我认为是希望所在。
真,是真相,是真实。独立的媒体、专业的学术、透明的监督等等,才会让我们更接近真相和真实;人类因为真实,所以才能见到自己,正视自身,而看见是改变的第一步;
善,是信任,是内在的能量。你的一言一行,其实都在温暖别人;人类因为善,所以能够集体协作,能够接受次优的选择。善,是关于爱,是一种连接,和他人和社会和世界的连接。
美,是一种向往,是非逻辑非理性。世上有很多伟大的人和卓有成效的事情,背后都是一群有“艺术感”有生活气息的人去缔造的。对于大部分美术老师和音乐老师来说,她们基本是在传授知识,也不是在教授技巧,而是在传递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关于美的向往。而认为正因为有美,才与人工智能和猿人有所不同——有人说,理工科让我们存在着,而文化艺术则让我们活着。
人类也正因为有“真善美”,才能在每一次跌倒和犯错之后,继续进化和前进。人类也正因为有“真善美”,才会做出一些所谓性价比很低的事情,例如做临终关怀,哪怕这个老人家明天就离开人世。又例如做环境的保护,那些无声的野生动物与我何干,它们的痛无关痛痒?我们所有的社会工作,所有的解决的问题,原则价值观和核心,也就是这三个字。不管我们做什么议题,如果我们做的过程中违背这三个字,我认为哪怕结果看上去是好的,也是失败的。
成就不需要由我,但创业必须让“理想与情怀、组织发展、财务报表”合一
如果30岁之前把自己划分成“年轻人”的话,那具体表现就肯定是好大喜功,喜欢台上灯光的感觉,喜欢众人瞩目的感觉,自以为自己就是对的,自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一切。有过好几次的创业,一开始就总想着把项目做成平台和建构生态系统,反而失去了最核心的竞争力和资源的聚焦。过去总是强调自己做了什么,但现在反思,“自己”真的这么重要吗?如果在“这个事情成”和“我负责做这个事情”之间一定要选择的话,我现在可能会选择前者。让自己服务于事情,而不是事情服务于自己。
过去十年的经历,发现一直没有让自己在“理想”、“正在做的事情”、“能有持续现金流”这三者合一。自行车友好城市,是因为不小心送了自行车给市长后一直在做的事情,但也许和实现社会理想的路径,还有差距。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没有太多行业资源的情况下,把自己关于”人“、“城市/社区”的情怀,放在交通领域去开展工作,结果一边是找不到资源、一边是项目设计太间接兼顾了太多更深层次的价值观,最终组织发展并不是特别好。
所以,所有的创业,其实和创业者的内在状态和心智有关。看不清,或者太过于沉迷光环,就容易停滞不前。而实现三表合一,也不必须要在一个机构上实现。因此,过去一年拜客已经在着手转型,精简人手把人力资源聚焦到社区项目并使用社会倡导、公众动员相关的手法,下沉到社区和项目点,与当地的利益相关方建立更强的连接。它就是应该继续小而美,继续在一个小点上面扎根,它会开出自己的花朵。
我希望我下一次创业,能够更好地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是做一个三表合一的事情。一方面能够实施抱负,让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一展所长,报效社会;一方面能够带领一个组织发展,组织又带领一群人一个社群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够让这个组织自我造血,让组织里的每个人和利益相关方可持续。
重拾“社会创新”,推动“商业向善”,打造新商业文明
正当我下笔写下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在微信上看到经纬中国的创始人在美国建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会,我想先引用一下他的观点:
“随着人类步入物质充裕的时代,解除内心的苦痛,满足深层次的需要将成为新的核心问题。有胆识和远见的创业者会提前意识到这一点,并且为此做准备。 我很荣幸能够与这样的创业者并肩前进,为他们的事业助力、加速,向人类的苦难宣战。”
“提及基金的创办目的,邵亦波称,当前人类苦难(饥荒、疾病)并未消除,需从心出发,重新审视当前的经济体系和商业模式,新的解决方案就会出现。”
“关于人类深层次的需求:
人们想要吃糖,其实需要的是营养;想要性刺激,其实需要的是亲密无间的关系;忍不住埋首手机里,其实是渴望每分钟都能过的有意义;想要名利,其实需要的是爱;想要财务自由,其实需要的是心灵的自由和开放。
就像多吃糖不健康,只关注“想要”什么,不去了解自己和正视心底真正的“需要”,是人们焦虑、空虚、孤独和迷茫的根本。
创业满足人们的“想要”比较容易,但大多时候无法减少苦难,甚至恰好相反。很多科学研究指出,Facebook的使用和美国青少年忧郁症上升直接挂钩。一个赫赫有名的硅谷VC和我坦承,人类的七宗罪——虚荣、嫉妒、愤怒、怠惰、贪婪、过度及色欲,他投资的很多成功公司都依靠和助长其中至少一两条:Facebook是虚荣,Zygna是怠惰。
世界上的苦难和不幸,无法靠满足人们的“想要”解决。
洞察和满足人们真正的“需要”,需要超人的智慧和毅力,需要创业者的特种兵。他们首先需要修心,像王阳明说的格物致知,了解自己最深层次的需要。自己有所领悟,才能去体会和帮助他人。
对投资者来说,投资那些满足人类的“想要”,如占有,刺激或攀比等欲望的企业可能更容易赚钱,但我选择支持有理想的创业者做更加有挑战和更有意义的事。”
关于社会企业的概念,我是不感冒的。我认为,做什么事情,是什么项目,比是什么身份更重要。又或者,什么身份往往是你做了什么而判断的。与其花时间评价机构,不如花时间看看其社会价值。而我相信,未来(包括现在)不管是政府施政、企业开展业务,其实都需要考虑社会影响(正负面)和社会价值。所以,我更关注的是“社会创新”。我们如何去创造出新的价值,从而能更好地造福人类的。“社会创新”,不一定是科技的突破或者某种资源、能力的创新,它更多是在描述“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创新,就是科技(生产力)被应用的方式,资源(生产要素)被发挥作用的方式,以及人与生产力、生产要素的关系、互动方式、合作机制等等。更具体来说,它们更多应该发生在C端(消费方式)和B端内部(生产方式),它可能是一个让盲人更好地看世界的软件、它可能是让自闭症群体能够平常就业的课程、它可能是一个提高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认证方式等等。所以,关于“社会创新”,不仅仅是做点有意思的事情,更不仅仅是用商业的手段去做公益,而是——一种创造性地运用资源促使社会问题被回应(或解决)的实践方案。它必须是实践方案,而不是想法;它必须是一种提高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运作的方式。某种意义上,它也是泛化的设计思维的落地过程。它应该是双赢而不是零和的(解决一个问题而同时又创造新的问题)、它应该是跟可持续发展和更底层需求相关的(正如上文邵先生所说的,“需要”而不是”想要“)。我想举的例子则是“小心地滑”的牌子,是用来避免责任的(几乎没有证据证明这种牌子能够减少事故,但出了事故则能够减轻责任);而那些吹风机或者防滑瓷砖,则是解决底层需求的。
“商业向善”,我想也是回应到邵先生所说的七宗罪的相反面。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的新的商业文明,不是来自于贪念而是来自于信任、不是来自于虚荣而是来自于使命感、不是来自于愤怒而是来自于勇气、不是来自于色欲而是来自于爱。商业向善,不是说商业做慈善,而是商业手段、建立企业的内核,是实现社会的真善美。这或许是错的——如果人性本恶,那向善的商业终究敌不过“七宗罪”的商业。但至少我乐观地认为,人性既不恶也不善(既恶也善),如果社会上多一点具有竞争力的向善商业来服务于人性的善,那人性的善也将会闪亮发光。所以,这个阶段的社会影响力投资和社会价值投资、社会创新等等,从整个行业来看,就是一个人类社会的公共事件和公益事件。这个话题越热闹、这个行业越多人参与,相信世界就会变得更好一些。
*2月21日更新
在边下笔边想的时候,感觉不能绝对化把过去的商业就是调动人性的恶。修正一下邵先生的观点,我认为是人类追求“想要而得不到需要”而造成的脱轨。因为需要爱,所以滥交,但滥交并不一定能带来丰富的爱,结果现在的商业逻辑是让你更加滥交(更多的消费,更加VIP的服务)而不是减少滥交。这个,我称之为“脱轨”。现在的商业逻辑,是自反馈,但可能在没有价值观和更底层内核的情况下,往往是负反馈——身体差的人明明应该多喝水多运动,但保健品公司会告诉你吃我的药可以更少喝水更少运动。如果现代社会只提供想要而无法提供需要的供应的时候,火车就会侧翻脱轨。比较现实的情况下,是一边提供想要的供应,同时当触发反馈机制的时候,提供需要的服务又能及时跟上。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