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預習:與洋洋對話 之 《一個人的一一》的五十個問題
每次去看劇團的戲,都非常「燒腦」,看一場以後,腦子像是進水了,大量的訊息量,文本與文本、時代與社會之間不斷交錯對話,相互發展,片片碎碎的塞滿腦海,一時三刻整理不來,還是要再進場多趕一兩場,才能稍稍消化。
看這個劇團的戲,很特別,看的人要不就是討厭,要不一看就愛上,像相逢恨晚,從此墮進深坑,變成「死忠粉絲」,到處跟人介紹推介。我自然就屬於後者(笑)~為什麼會這樣?我想它與主流藝術劇團最大的分別是,他要求觀眾。要求觀眾之前,是來自對自我、對藝術、對創作,很高的自我要求。你不會看到他把任何一部經典改編的作品,換湯不換藥,舊酒新瓶,換個形式放上舞台,為之改編。反而他的創作,總是帶著自己獨有的評論觀點,在與文本、時代、社會、人之間,進行積極深層的對話、連接,試圖解構現代社會的種種現狀,探問根由,可是別誤會,那不是為了尋找到終極的解答,反而是藉穿透了很多現實的表象後,直達直實,讓人從中生起疑問,找到屬於自己的問題,而非答案。像導演總是在鼓勵觀眾看的時候,可以「出戲」,更應該「出戲」,找到自己的觀看,戲與自己扣連的部分。像「一百種人,應該要有一百種觀看」,因為那是我們看到自身,用著自己的情感經歷來與台上所見相連接,而那一些片刻,更重要的已經不是台上所發生的任何事,而是找到與自己相連結的瞬間,那些自我被觸動的部分。好像是心裡一些久無人見、被掩蓋遺忘的缺口,一翻才發現,原來它在,隱隱揉著痛,又隱隱有溫柔,隱隱有包容,隱隱有撫慰。大概它就是讓人看到有一種觀看的方式,原來叫「自己」,不是只有外在抽離客觀的存在,而是用自己去串連成理解感受的線索,所看的最終不是劇,而是自己。它讓人感受到有一種存在,原來叫自己。
這樣的戲,給人空間,而為什麼又說,它要求人、要求觀眾?大概是它需要人願意有一定感受、思考的能力,願意去打開自己的心,與之對上話,讓它可能挑動到自己內裡不安全、脆弱的所在,然後反過來才會感受到,打開自己的過程中,原來被給予了很多空間盛載,讓傷害脆弱,不是只有傷害脆弱,而是得到機會,藉檢視轉化為其他的所在。像不像戀愛的過程?你永遠不會只是抽身安全的在看別人的故事,而是過程中有所思、有所感的,都是自己的經歷。
劇團的戲,永遠不會只是原著的經典或劇本,照本宣科的在台上搬演,卻是帶著自己的評論觀點。像如果你想要在台上看到原著劇情熟悉的模樣,抱歉,這個劇可能不適合你,這也是大部分人看完會討厭的原因。往往它是把原著內容拆解消化,再重新組裝、對照,提出自己的觀點、疑問,析射出超出原著的更多。多少像是組裝Lego 的過程吧,一樣的材料,但自己用不同的組裝,最終能變化成超出盒子封面圖所示,更多的可能。形式可以不一樣,但內容卻大大深化了,處處與當代人的處境緊扣相連,總會找到你與我的影子在當中。就像導演曾經分享他對所欣賞的電影、劇場導演的想法(包括楊德昌):一個好的導演,他必須要是關心世界、關心人的。或許因而,觀眾才會從中看得見時代的脈絡、人的處境和自己的影子。
劇團的前作,往往都在與傳統經典作時代的對話,包括曾經改編四大名著:《西遊記》、《水滸傳》、《三國》、《紅樓夢》,加上近作《聊齋》,每一部作品的副題,就已然是帶著觀點的示現,像What is Fantasy、What is Success、What is Man、What is Sex、Why we Chat,折射著現代社會種種表象下的核心,這些不是就是我們今日的處境嗎?追求外在的身份地位、成功、想像、欲望投射,卻都只是一種男性化的呈現叫「唔輸得」,愛之少有當然不在話下,就是性,恐怕亦都只是被異化為權力的操控。實際上卻是人內心空虛,無根可扎的虛浮。還問Why we Chat,可能都要轉作Yes / No question 的 Do we still chat?
新作《一個人的一一》,建基於台灣楊德昌導演於二千年最後一部的電影作品《一一》,藉解構一個台北中產家庭的故事,折射現代人個體各自的情感失落、疏離。改編的劇作並因應疫情隔離時代,變奏為《一個人的一一》,針對探討現代人際關係疏離、人工智能時代抬頭,人的異化,反射出現代人的心靈失落,而自我、未來是離我們前所未有的近、還是遠?導演自言劇中六歲小朋友洋洋的角色,象徵著未來的希望。長大後的洋洋又會給我們什麼啟發?
今次的劇作,只演兩場,外加舞台映畫版本,為兩種全然不同的舞台呈現。不同於以往的舞台映畫系列,純劇場記錄的形式,卻是因應疫情期間演出情況受限未明,而作出的「變陣」安排。以排練期間錄像的再創作、剪輯、處理,以另一種形式,影像說故事,回應疫情時代,線上、線下兩種觀看形式的差異,讓觀眾在一部作品、兩種體驗的對照之中,生起自覺,關於那個觀看的主體──我們,其實是如何觀看的。
電影《一一》中,六歲的小朋友洋洋的「名言」是:「如果我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後面,那我不是就有一半的事情看不見嗎?」
過往看劇的時候,豈止覺得自己有一半的事情看不到(汗顏)......慎防自己到時過份燒腦,先做功課,預習一番~五十個問題,問戲中人、問時代、問社會、又問自己,就是沒有答案~(笑)去題~
1. 洋洋想要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另一面,把別人所不知道的事情告訴他們,這樣會寂寞、會孤獨、會害怕嗎?因為自己所看的東西,與別人都不同,像人人都在看 Mirror,你不看,看《一一》,這樣好嗎?會懷疑自己、懷疑他人、懷疑世界嗎?
2. 想要給別人看,別人就一定願意看、想要看?就不怕「痴心錯付」?
3. 你覺得自己與別人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別人會滿足於所看到的事情,而你不滿足,想要去看事情的另一面?你是不是那些太多事(厚多士)、找麻煩的人?
4. 想要去看另一面,比較重要的是什麼?是內容、還是形式?是內容的話,會不會來來去去,發現所謂的另一面,其實都是差不多?像每個人的後腦勺,其實都是大同小異的樣子?是方式的話,那是在於為自己多找角度,超出自己的主觀?這為什麼重要?
5. 你覺得現在大部分人的觀看,其實是主觀多,還是客觀多?
6. 你會不會覺得世界很多問題,都是因為人有一種「我比你對」的想法?比如說政治、世代之爭?
7. 為什麼我們只能夠採取一種站在自己位置、角度去觀看事情的方法?幾乎像是自己就是絕對的。別人的看法又重不重要?還是只有一種「非我族類」的角度,同或異這樣?
8. 現代人的溝通、觀看,是否只是一種「迴音廊」、圍爐取暖?
9. 我們難以、鮮少採取自我以外的角度觀看,那和能力有沒有關係?那會是在於什麼?開放性?你和選擇和自己相似的人做朋友,還是相異的人?
10. 那與個人心理脆弱性又有沒有關係?像是我們難以接受、調和他人意見與我們相異、相衝突的地方?我們不想放棄自我,以配合他人?自我的部分又是什麼?熟悉、安全、穩定、權力、位置、利益?我們害怕的是,沒有這些,不知道如何處理剩下來的自己?陌生的自我?
11. 那與現代人存在感低,又渴望追求個體/自我存在有沒有關係?每個人都可以經營自己的「自媒體」、追求自己的聲音、「成名十五分鐘」、停留在自己給自己建設的 comfort zone?
12. 科技的發展、互聯網的盛行,有讓觀看更多角度,還是更一面倒、千人一面?
13. 每個人都講求、著重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所出,但到底那是不是真的具有個人獨特性?還只是同質性極高的東西?像人人「打卡」,但其實相中的差異,就只是你個頭同我個頭,遠看都差不多?
14. 現代社會,大部分人所追求的個體存在,是不是都只是這樣?安全地「異化」、從俗地「個人」?因為真正的個體獨特性/獨立性是困難的、需要具備勇氣的,而我們其實不想付出這個時間、代價?Somehow being different 其實又意味著孤獨?我們想要群體,多於個人?
15. 對你來說,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事情,是不是就是你尋找/感受個人存在的方式?但同時,在主流社會中,那又是一種不被認同的方式、存在,你覺得怎樣?你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還是他人的問題?
16. 你覺得所謂「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大部分人是真的看不到,還只是不想看?
17. 現代社會,網絡流行,形形色色的內容應有盡有,甚至是太多,睇到睇唔晒,還存不存在所謂「別人看不到的事情」?
18. 所以問題其實是,如何令人想看、去看?但每個人多少都有自己的觀看,自己所看到的,有什麼被看到的必要性?或是 back to basic 的問,為什麼我們要看?Why this, not that? 每個人的觀看,是想得到什麼?
19. 其實什麼叫作「別人看不到的事情」?其性質有什麼特別?內裡是不是存在著一種應不應該、有意義沒有意義、正確不正確?
20. 所謂給自己多找角度,十萬樣野,就有十萬種角度,如果我真的要 being conscious of 自己的選擇,我應該用什麼原則、什麼方法,為自己挑選,才有可能是不一樣的觀看,而不是重覆自己、重覆已知?相同或類似的東西,不停看,睇盡佢、睇到自己都唔想再睇,是不是都可以是一種觀看的方式,讓人生起自覺,跳出來問:自己到底在看什麼、如何看?好像不停睇AV?
21. 看 Mirror 和看《一個人的一一》有什麼分別?娛樂相對藝術?欲望投射相對知性交流?看Mirror就一定看不出東西來?如果說要為自己找不同的角度,是不是大家應該要交換觀眾入場,看自己不熟悉的東西?
22. 你會不會說,有一種觀看的方式叫迴避不看、有一種思考的方式叫不想去想、有一種存在的方式,叫不如暫時忘記下自己的存在?(但你確定這個暫時不是永久?)
23. 你說長大後,要天天去跟別人說他們不知道的事情,這樣一定天天都很好玩。你依然覺得這是一件好玩的事,還是 serious 正經的事?會不會玩到沒趣冇癮,因為沒人在聽,還是依然自得其樂?
24. 你會覺得無力嗎?自找樂趣是不是一種必須的能力,或態度?like making fun of yourself, making fun of the audiences?
25. 你覺得自己/別人是愈看愈多,還是愈看愈少?多到一種程度是少、少到一種程度是多?我們是需要看更多的東西,還是更少的東西?
26. 如果能夠給你自由選擇,你會想看什麼東西?
27. 如果有兩個拍照主題,「快樂」和「真實」,你會選哪個?為什麼?
28. 快樂能不能夠通往真實?還是快樂只是真實的一部分?那其他的呢?選擇快樂有沒有錯?是不是就是軟弱?
29. 小時候就很有自己想法,逃學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30. 為什麼相信自己?因為相信自己心的感覺?那些讓自己感覺好、快樂的事?
31. 堅持用自己來導航,那是一種苦多於樂,還是樂多於苦的過程?值得不值得?
32. 那愛呢?你會怎形容追求女班長的過程、感覺?為別人嘗自己從來沒有嘗試過的事情,超越自己、突破自己?有人說,愛的本質就是最大的快樂跟最大的痛苦的混合,所以重要的非關孰多孰少,而是看到苦與樂兩者的同時並存?
33. 你會選擇排除萬難的愛,還是「一帆風順」的愛情,為什麼?
34. 喜歡成熟獨立的女生,可以一起成長(像女班長),還是小鳥依人依賴你的?為什麼?
35. 用照相機去拍蚊子難嗎(拍照的拍)?因為我光用手拍就很難⋯⋯最困難的,還是找吧?像一種等待的過程?知道其存在而去找,跟全然不知道會得來什麼的找,有沒有差別?
36. 為什麼我們時常需要證明,才能讓別人相信自己?像拍下蚊子的照片才能讓人相信蚊子的存在?因為每個人所見的都只是自己的,而非他人的,唯帶變成別人都可見的存在,那才是「真實」?
37. 執著於證明、讓別人相信自己,是否一種浪費時間、多餘的行為?還是證明的對象其實是自己?
38. 讓別人相信困難,還是讓自己相信困難?
39. 如果不再執著於證明,我們會做什麼?證明的相反,是不是實驗?
40. 隔離期為十四日,每天給自己找一種新的方式、新的角度、新的觀看,困難嗎?這其實是關乎自我要求、自我嘗試、自我實踐?有沒有想要看到什麼?為什麼一定要「新」?看到一種「常」、「平凡」又有沒有意義?「觀看」,和「觀察」,有沒有分別?那種發現的過程,像事物的規律?
41. 疫情時代,另一種觀看的角度,是不是可以是,從往外看,到內觀?
42. 一個人的時候,不知道做什麼,除了找東西充塞時間、「殺時間」,一個人可以怎樣和自己相處?內觀是要觀什麼?和自己聊天要聊什麼好?
43. 現代人是不是沒有,或是已經失去了能力,和自己相處,經營自己的快樂,只能依賴外在?
44. 花時間去認真聊天、相處,講內心真正的感受、想法,是不是都可以是對現實的一種切實的應對?為什麼沒有人願意說真話聊天?是別人不能接受我,還是我不能夠接受人?
45. 我們缺少的是時間、空間、意願、方法、還是其他?現代社會逐漸邁向機械時代、人工智能的時代,是不是亦都是人的「異化」,我們正逐漸失去「人」、「我」的身份?我們又察不察覺到?
46. 面對時代的轉變,其實我們覺得這些東西和自己有關嗎?我們和時代的關係是怎樣的?只能被動反應嗎?我們其實相不不相信、覺不覺得,個人都有其存在的位置和作用?主動思考,是不是一種拿回個人自主的開始?
47. 很想找到出口,現實卻苦無出路,只能向虛幻逃遁?離開是一種出路嗎?反覆離開上路,卻發現都是卡在相同或類似的處境,怎麼辦?自身會不會才是唯一出路?會不會是因爲我們每每只能看到現在,而無法see beyond,不管那是過去或未來,的重覆?
48. 現代人追求的自由,是不是只是一種想像?沒有責任、沒有代價?真正的自由,會不會是自主的選擇、承擔、實踐?一種對自己負責,積極的參與方式,多於消極的逃遁、放縱?覺得人生沒有選擇時,可以怎樣做?
49. 六歲、廿六歲與六十歲,有什麼差別?什麼是成長、成熟、老化?是不是只是青春凍齡不變、懷舊、good old days 才是價值?變,是不是一種價值?每個年齡都有自己該有的模樣?長大又是否意味著走進社會化的過程,而拋棄自我?我們還有「我」嗎?什麼時候,會感覺到自己?
50. 我們是不是每個人都曾經是洋洋,只是把他忘卻了?有沒有可能將他再度尋回?你其實是不是,亦都已經超出我的認識、想像?現在的你又是怎麼?你想要和我聊天嗎?
BGM:若有我帶隊 要參觀「細路」嗎?XDDDD
🎈演出資訊/撲飛傳送門~
《一個人的一一》(舞台) On Stage
5.28(五) 8pm| 5.29(六)3pm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門票 $360 260 120
立即購票: https://bit.ly/3hafcK6
《一個人的一一》(映画) On Screen
5.30 (日)730pm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門票 $100
更多節目詳情及資訊:https://bit.ly/3xQTMrp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