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修改手冊】當「想」修改文章,我怎麼想?會怎麼做?
前幾天看到 @空心二胡 發表的文章《【Matters】教練,我想修改文章……》勾起了自己對於 Matters 修改文章的思考,其實思考這個問題在一開始來這邊的時候就有想過了,不如一次來梳理。
在去年 Matters 全面開放註冊,然後我加入 Matters 之前,我對於 IPFS 是完全沒有概念的,不是沒有聽過區塊鏈,而是不知道原來連文章存儲,都已經有了區塊鏈的應用。直到我看到 Matters 說明,所有發表過的文章都不可以更改,才認真去看了分佈式存儲技術。
但畢竟我不是技術出身背景的人,所以要能夠研究得很透徹很難,只能夠透過自己對於區塊鏈的認知跟自己過去寫程式的經驗,去大概知道了,為什麼 Matters 在系統面設計上,讓文章發佈後是不可逆的,不能再修改的情況。
很多前輩們(@林宏信、@Astrian 等)都提供了方法,去說明即使我們使用 IPFS,還是能夠透過後端的系統技術,讓文章進入可以修改的狀態。但這些後端的技術,跟原本 Matters 創立的時候希望達到的「去中心化」仍有權衡空間,致使截至到我寫文章的這一刻,還沒有聽到官方對於「修改」功能的態度。
排除掉站方所想要達到的「去中心化」原則,我特別想了一下,為什麼我想要修改文章。
修改過去不小心留下的不完美
多數時候,修改文章都會做一件事情—改錯字—去讓原本文章的錯誤變少。因為人不是聖人,所以在每一刻做的事情,都有可能帶有犯錯的空間。
一直以來,我常常帶有一種「完美主義的幻想」,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夠照規劃且不要犯錯。讓大家都覺得我好棒棒。所以當我寫文章的時候,很喜歡一氣呵成,然後去感受那一個按下送出的的時候的暢快感,享受那一份成就。
但這樣的完美主義,常常在重新看一次的時候,就會被完全擊潰。除了可能發現亂寫的地方外,還有就是會很緊張的想要抓錯字。
因為心想著,畢竟都花了時間再看一遍了,所以這次的東西一定要跟上次不同的,才會覺得花這個時間是有價值的。如果看完了一篇文章,沒有改太多的地方,還會覺得的這是不夠完美的作品。
如果沒記錯,我是在去年七月開放註冊的時候,就已經先註冊了帳號,當知道 Matters 並不支援已發佈的文章修改,我其實也猶豫了好久,因為這不僅僅只是編輯的問題,更是一個心理門檻的,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被發布到網路上,想到就有點緊張。
以後再看一遍加入更好的想法
延續上面說的,因為再看一遍需要花時間,但是又想要享受發佈的感覺,甚至之前在許多平台都有鼓勵「日更」的風潮,發布文章成為了一種流行,或者為自已創造了,自我實現的力量,所以當作品完成的時候,其實那種想要按下「發佈」衝動,很是令人興奮。
加上現在就真的沒有這麼多時間,或者沒有耐心看兩次一樣的文章,所以不如先發表,創造交流的機會,當以後有時間的的時候,再回頭看。人性就是很奇妙,當我們再回頭看的時候,總是會有感覺可以更好的地方,這是人性的優點,隨時都在進化,隨時都有更好的想法產生。
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要利用這的優點,把文章放在以後重新看一次,跳脫寫作當時的情境,換了一個情境後,自然會有不同的想法,可以讓寫出來的的作品,有更完整的陳述等等。
利用時間帶動的成長,去幫助自己的作品更好。修改,就成為了為未來保留餘裕的重要功能。沒有修改的功能,那以後再看一遍沒有辦法變的更好,這樣心裡總是會有個疙瘩。
匡補資訊避免文章疏漏及過時
不知道是不是這裡的創作氛圍,或者是封閉測試的時候所形塑的作者氣息,我自己在 Matters 會習慣發比較長、結構較為完整的文章,這一點也相對設立了門檻,如果是寫比較深入的分析文章,那就會需要更多查核以及搜尋資料的時間。
然而,查到的資料是否完整,我覺得是很判定的,有時候我們查到了手邊相關的資料,可是當過幾天閱讀到更多的資料時,發現上次的觀點,其實有錯誤或者應該要有更多的補充,這時候修改的必要性就會被拉高。
想著,如果能夠修改的話,就可以在這一段上面多補充一些觀點,讓整體文章的論述更為完整,也更能達到文章不過時,隨著新知識的出現,文章的過程將會不斷的推進。
即使我們看似已經無法改變的歷史學,也都隨著不斷出現的文物、文獻都會有修改的可能,如果文章不能修改,那看起來就真的會有過時的一天。
綜合以上,我有一個很直接的感覺,修改這個功能其實是在讓我們創造時間的可逆性。最基本如改錯字,或者把錯誤的論述刪掉。另外一方面,還可以有機會讓文章永遠都不會只烙印在歷史之中,可以不斷的與時俱進。
修改就像是跟時間在賽跑,當社會因為時間的流動不斷推進,過去所寫出來的內容要達到「雋永」且源遠流長的機會會變低,但只要我重複啟動修改模式,文章可以經過不斷的修正,變的更好,也更容易打破時間的洪流。
不過,即使修改會帶給創作者,這麼大的好處,但 Matter 現在並沒有放出官方消息,說一定會放上這個功能。
就如同上面所說的,我在加入之後其實並沒有常常使用,因為我也擔心這文章不能修改,困在完美主義的幻想之中,想著既然不能修改,那每一篇文章,就真的是要句句斟酌、字字珠璣才行。但後來一個轉念的想法,讓我重新思考「沒辦法修改」這件事情。
像寫一本書,用文章創造足跡
這個想法簡單來說,就是創造數位足跡。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以寫作驅動的人生》,在裡面我重新思考著寫作這件事事情,到底寫作是為了一份完美的作品,還是在過程之中,我們不斷的去趨近於那個比上一刻更好的自己。
如果我不是為了要實現所謂的「完美主義」,那我就能夠從那樣的幻想中跳脫,代表著文章不必然需要沒有任何的錯誤,因為任何的錯誤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人很難過一個完全沒有錯誤的人生,時間也會一直推進。
Matter 的不可修改,創造了一種社會的現實感,就像跟你說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這一分鐘在下一秒就成為了過去,而現在的科技尚未發現改變過去的方法。
但,我們可以透過一次次的創作,為自己的人生留下「足跡」。
這其實在我們生活周遭不斷地被實現,因為天天我們都會看到不同的「印刷品」。每一天都會有紙本報紙被印出來,在逛書店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一本本已經印好的書,這一些都不具備了修改的功能。
用評論放上「勘誤表」
如果要修改,就要利用隔天的報紙版位,去登載前一天的「勘誤表」,如果是一本書可以直接出修訂版。我記得我在念大學的時候,政治學課本已經是第六版,經濟學也已經是在第四版了。
也因為這樣的生活經驗,讓我知道即使沒有修改這個功能,我還是可以新增勘誤表,以 Matters 來說,除了發表文章外還有一個「社區精選」的功能,把回應文章置頂,我在《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什麼叫做「需要」》這一篇文章,就有使用這樣的方式來克服。
評論可以修改,代表勘誤表可以擴充,你的足跡可以不斷的被進化,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看看原本的樣子,再去吸收不一樣的你。
用關聯引導新版文章
文章關聯也是一個好用的功能,在現在的功能設計下,關聯也是可以一直修改的。通常,我都是用來連結一些相關的文章,或者是我自己很推薦的內容。
但如果我們融入寫書的概念,當我們要淘汰舊的文章的時候,關聯文章就很好用,我自己預計的做法會是:「把舊有文章的關聯都移到新的文章,在舊的文章只關聯一篇文章,就是修訂版的文章。」
新文章的標題可以寫明是「修訂版」、「修訂一版」⋯,或者有人會寫「增訂」等,讓大家知道這是一個不斷更新的文章內容,也讓大家可以去比較新舊版的不同。
不推薦隱藏文章功能
我非常不推薦把舊的文章隱藏起來,然後發新的文章,我用過一次,我覺得使用者體驗是很不好的,因為等於你在後台會看到自己兩篇的文章,一篇顯示「已站內隱藏」的圖標,隱藏的文章目前我不到可以恢復的按鈕,等於想要打開給人觀看,就是要重新複製貼上。
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真的做下去的時候,創作者的後台就會同時出現很多標題類似甚至是一樣的文章,自己看起來的版位會超級亂的,加上現在把頭圖變大,太亂的版位,反而是令我不舒服。
回想當年,我發現沒有修改文章這個功能的時候,其實第一個感覺真的就是「戒慎恐懼」,因為每次發出去都會是一個不可逆的動作,如果有錯字沒有辦法改正,如果有錯誤資訊又該怎麼辦?
如果每一篇都要重新看好多次抓出錯字,或者不斷的斟酌完整度、零出錯,那反而會降低了寫作的樂趣,也讓我覺得很有壓力。我自己目前還是喜歡寫好了就發送,但我自己會在寫的時候多注意到文章的錯字。
創作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呈現自己的方式,把錯字、需要勘誤的地方,都當作自己的一部分,我自己的經驗是,每一次的修正就會變成了養分,而或許我們也可以不吝去分享每次的修正,留這原本我們認為需要修改的地方,然後看這自己一步步走過來的路徑,體會自己的茁壯。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