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英國Brick Lane的中文塗鴉一點個人的觀察

有出入過內地的人,大概知道,內地就是標語處處,就像其他地方的廣告一樣。以前老毛年代,是為人熟悉的,就是「為人民服務」這句,何等偉大高尚,自己知道有些外國人因此而視他為偶像,不過,埋單計數,大家也心知肚明,宣傳句語而已,認真便輸了。
這些標語在農村特多,有些很粗糙地油在牆上面,因為磚牆多是紅色,所以先用白漆塗一層,才在上面用紅油寫字,用意明顯。以前多為一些老毛言論,甚麼「抓革命促生產」之類,也有推行甚麼政府政策,例如生育政策。後來,改為寫在布條上再掛起來,再發展至印成Banner,在香港特多,通街見到,相當影響市容。
而今天這種標語,可以是城市的裝飾,一種宣傳,但宣傳甚麼便見仁見智了。例如上面那塊圖,是提醒大家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嗎?抑或是宣傳,你有的我們也有。而多年下來,大家漸漸悟出,他們的文字偽術,他們沒有的東西,才會寫出來。例如內地城市,大都常常見到,提醒大家做個文明人,建造文明社會。你不會在香港或台北這些城市看到這種宣傳吧?因為已是文明城市的,不用再經常掛在咀邊,未夠文明的人和城市,才要時刻提醒。可惜再下來,他們是說了便當做了,於是,到處掛出這些宣傳,便自覺是文明了。甚至敢於亮劍,「你瞎了眼啊,我們到處是民主,自由,你說三道四來抹黑我們。」騙人的最高境界,就是連自己也信了。
回到英國Brick Lane的塗鴉事件,他們不是一個人的製作,而是一班人,但似乎代表是一個中國留學生,他們(還是只有他)的動機是甚麼,似乎不太清楚,代表學生後來在IG留言,説沒有政治動機,旨在引後討論。這真的是多舊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題,然後說沒有政治立場?一個人説甚麼不説甚麼,已經是政治立場。一個藝術家畫甚麼不畫甚麼,怎可能沒有政治立場?而在公共場所塗鴉,絕不是一個恰當的討論空間,別人可以在你的塗鴉上再塗鴉,也不見這個團隊有回應。反而,學生代表在IG上,作出數次回應,但那不是甚麼理性有用的討論,倒是引起支持和反對各路人馬的對罵,最後學生代表埋怨受網絡霸凌,不再回應,事件便不了了之。
不同的媒體有不少篇幅報道,各有取向,有從政治角度,有從藝術方向,有以道德標準,甚至有旅遊景點的面向,真是百家爭鳴。倒是大部分描述都稱那是二十四個中文字塗鴉,明明那是十二個甚麼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何以大家只看成二十四個中文字?因為「個個字都識得,但放在一起便不知所云」?抑或,大家都明白,神奇國度只是魚目混珠,搬字過紙,人有我有,但他們有自己的一套解讀,他們的民主自由,甚至法治,都有自己一套定義。大家已不會因字眼相同,而以為那跟其他人認定的普世價值相同,其實是蘋果和橙的分別,於是索性只視那為二十四個中文字吧。
至於網上評論,有支持有反對,原屬正常,但一口咬定這是反諷,又未免有些草率。最大的原因是大家不知道這幫人,以至那位發言人的政治背景和立場,他以前有甚麼言論,有甚麼取態,大家都沒有清楚知道。在外國居住多年,在自由世界生活的人,仍然可以是替中國政府「做事」,而且為數不少就是了。
例如不久之前,有一位署名「靖海侯」的人,發表了一篇網文《我們到底需要一個什麼樣的香港》引起注意,文中似乎在批評香港有官員和議員矯枉過正,令香港的處境日趨嚴峻。對香港人來說,會以為是中央出手指出這些問題,正設法撥亂反正,自然求之不得。但問題是,這個「靖海侯」是誰?他能代表中央嗎?大家議論紛紛,沒有人可以證實「靖海侯」的身份,背景和政治立場,再說下去便沒有意思了。子彈多飛一回,大家不再談論,而香港的官員和議員運作如常,依然每一天都有以國安法拘捕或判刑的新聞。
有一點是必須緊記,中共的滲透工作是超乎任何人的想像,如果那些民主歐美國家早已有所部署多年,那麼現在的香港更是如取如携了。而且他們特別擅長一招「引蛇出洞」,看似自我檢討,指出一些不足,如果有人和應,便能分出敵我。
今時今日的新香港,在國安法實施後,大家都憤慨,紅線不斷飄移,無從捉摸,甚至晦氣地説:你話係就係啦(你說是便是)。但其實,紅線一直都一樣,只是我們都看錯地方。這條宇宙大法不是要針對事情,而是針對某些人!因為某些人說類似的話,做某些事情,會安然無恙,但另一些人便要拉要鎖。例如說某些言論令人對正苦仇恨,某些人天天在說,但毫無後果,因為他們不是正苦要針對的人。
Welcome to the New Hong Kong。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