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分享】在畫家的生命裡跟著掘光而行-北美館「掘光而行:洪瑞麟」展覽

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
·
(edited)
·
IPFS
·
所謂「掘光而行」,表面上是指畫家長年在礦坑內,依靠幽微地燈光,辛勤勞動的生命經歷。但也同時隱喻畫家晚年退休後,環遊臺灣,乃至出國、旅美,重新沐浴在燦爛陽光下的感動。


展覽名稱 掘光而行:洪瑞麟
展覽地點 臺北市立美術館 2A、2B展覽室
展覽時間 2022.03.19-07.31

過往我們對臺灣前輩畫家洪瑞麟(1912-1996)的印象,都集中在「礦工畫家」這一身分上。沒錯,這位自日治時期到戰後,在瑞芳懷山煤礦工作長達數十年的老畫家,確實以礦工作為對象,描繪了無數經典的作品。他身兼礦工及畫家雙重身分,通過畫筆謳歌礦工們的勞動,展現黑暗礦穴內的人性光輝。

洪瑞麟,《礦工頌(坑內坑外)》,1965,油彩、畫布, 63×86 公分,私人收藏。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不同的洪瑞麟

不過,這次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的「掘光而行:洪瑞麟」特展,策展團隊有意通過家屬捐贈的豐富史料,以及來自公私收藏的諸多作品,打破過往對洪瑞麟「礦工畫家」的單一認知,呈現畫家個人創作生涯的諸多面向。像是他早期在大稻埕的學習經歷,以及留學日本後,在帝國美術學校習畫期間,直接或間接受到當時活絡的新興美術運動與左翼文藝思潮影響。戰後1960年代中期,洪瑞麟受邀前往國立藝專(臺灣藝術大學)任教,晚年則前往美國加州生活。這些生命史都能通過展覽完整呈現給觀眾。

洪瑞麟,《自畫像》,1932,油彩、畫布,44.5×36.5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也因此,在展覽中,可以看到有別於過往對洪瑞麟既定印象的作品被展出。包含他在大稻埕稻江義塾臨摹文藝復興畫家米開朗基羅的素描,以及在臺灣繪畫研究所習畫,師事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時所創作的一系列水彩畫,以及1930年代往返日本、臺灣兩地,參與在野畫會活動,扎根於在地風土創作的風景畫,不乏過去未曾曝光之作,令人驚喜。

洪瑞麟,《大稻埕民家》,1929,水彩、紙, 23.8×32.7公分,呂雲麟紀念美術館典藏。圖像由呂雲麟紀念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展場照片,展場末端的油畫,是洪瑞麟根據1937年前往日本東北山形縣旅行時的速寫,所完成的《山形市集》。展場照片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山紫水明的再現

除了洪瑞麟個人的作品及文獻檔案,北美館還特別展出甫經修復完成的石川欽一郎《山紫水明帖》,這是1929年,來臺灣任教的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贈送給他的大弟子倪蔣懷的畫帖,以鼓勵他從事對美術有益的工作,創設臺灣第一個私人繪畫教學機構-臺灣繪畫研究所。石川的建議也間接促成洪瑞麟進入研究所學習,開啟美術創作之路。

石川欽一郎,《山紫水明帖》,1929,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筆者拍攝。

山紫水明,是石川欽一郎形容日本風景時慣用的形容詞,山色青紫、水色明朗。雖說石川後來曾在文章中表示「臺灣的山水稱之為『山紫水明』仍然不夠,因為自然給人的感覺更為強而有力,因此可以稱之為『山青水光』之鄉。」但在這《山紫水明帖》中,石川將過往行經臺灣各地,以及中國潮州、福州、廈門、汕頭等港灣時的速寫,重新繪製,並以日本式的畫帖裝裱。整體用色清雅明亮、宛如一幅幅桃源仙境被收納在帖內,使觀者得以輕易臥遊山水之間。

在畫帖的開頭,石川欽一郎寫下「山紫水明 昭和四年春日 欽一盧 倪蔣懷君正」,意即這是在1929年的春天送給愛徒倪蔣懷,並在題名旁用印「千山紅樹萬山雲」。這句詩詞出自中國唐代詩人方幹《衢州別李秀才》:

千山紅樹萬山雲,把酒相看日又曛;一曲離歌兩行淚,更知何處再逢君。

而在畫帖的末端,石川則用印「各有因緣」,出自佛家語「各有因緣莫羨人」,用以勉勵倪蔣懷莫尋煩惱,應承擔責任,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有關倪蔣懷的故事,可以參照五丁目過去撰寫的文章:對故友的追憶之旅:從北美館「走向世界」展中所見的陳植棋與倪蔣懷

1929年7月1日台灣繪畫研究所開設餐宴於蓬萊閣餐廳,前排有石川欽一郎(右三)、倪蔣懷(左三)、藍蔭鼎(右一)、陳植棋(右二),兩位新學員洪瑞麟(左二)、陳德旺(左一),後排為陳英聲(右二)與兩位女服務生。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雖說若無石川的教誨,以及倪蔣懷創設繪畫研究所,憑洪瑞麟的天分,很可能還是有機會作為一名畫家活動。但若無倪蔣懷之後對洪瑞麟的多次贊助,或許洪瑞麟很難在繪畫這條漫漫長路上堅持下來。倘若如此,臺灣歷史上也就少了一位「礦工畫家」,藝術史的進途也會失色不少。


回頭來看這次北美館的展覽,開幕時,策展人白雪蘭老師曾言道,現今要辦展覽比以前還要困難。這句話的意思是,要辦優秀的展覽比以前還要困難。因為如今社會大眾及藝術界以不安於單純的畫家生涯分期展覽,總是希望能夠有不同的詮釋手法,或是要和當代議題有所互動。

不過在「掘光而行:洪瑞麟」中,我們看到策展團隊選擇相對傳統的策展框架,結合多樣的史料,還原畫家身處的歷史情境,試圖讓觀眾參與畫家的生命歷程,並用屬於自己的觀看角度認識洪瑞麟。手法固然樸實,但研究的深度與重視重建臺灣美術史歷史情境的策展態度,使這一展覽顯得完整且精緻。相比近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臺灣近代美術展覽,可謂格外突出。

總之,臺北市立美術館「掘光而行:洪瑞麟」將從3月19日起,展出至7月31日。之後也會舉辦大稻埕及礦場走讀的公眾活動,以及專家導賞活動。相關的消息五丁目會持續發布在Facebook粉絲專頁上,也請持續保持追蹤。

展展場照片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參考資料:

臺北市立美術館即時新聞稿、《水彩.紫瀾.石川欽一郎》、《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ecthelion1993/ 美術史是研究美術品與時代文化交涉互動下的歷史研究,而當代讀者的閱讀及傳播也參與了美術史的形塑。五丁目期待透過不同形式的短篇筆記,提供關心文化、喜好藝術的各位一個富知識性的生活提案。
  • Author
  • More

【展覽分享】跨.1624:世界島臺灣

【物中所見的臺灣神社】#0 遺落在失落樂園的臺灣神社石燈籠真身

書展與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