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人生不需要計畫,而是要活出自己的故事
📘閱讀書名
人生不需要計畫,而是要活出自己的故事:你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找到生命的意義?一本幫助你擺脫迷惘,邁向美好人生的心靈指南
📖閱讀筆記
引言
理想的現代化社會世界觀之下,你可以自由尋求自己的生命意義來源,然後根據你自身選擇的價值觀,開拓自己獨一無二的路線。不幸的是,你不但不覺得自由,反而只感到空虛。
作家提姆·克里德所說的〈忙碌陷阱〉,他的描述充滿說服力:「忙碌成為某種存在的保證,阻隔空虛感的圍籬。如果你那麼忙、行程全滿、一天內無時無刻都有人需要你,那你的生命顯然就不愚蠢,不會微不足道,或者毫無意義。」你會盡力保持這種忙碌感與急迫感,避免讓自己無聊,也避免獨自面對自己的思緒。為了逃避思考自己這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人類似乎甘願遵照權威人士的指示,追求對方指示的任何目標。這解釋了當代存在主義哲學家伊多·蘭度提到的反常現象:「許多人花了許多心力考慮晚上打算造訪哪間餐廳,或者看什麼電影,相較之下,他們這輩子為了讓人生更有意義的考量,都沒那麼慎重。」
艾倫·沃茲發現,唯有面對生命的荒謬,同時擁抱存在的微不足道,你才能解放自我,找到生命中更穩固的意義感。
Part1 人類為何追尋意義
2 你完全不重要,短暫且隨機,那也沒有關係
荒謬是指世界未能產出你所尋求的意義性。這種思考模式起初完全無害,接著卻挖得太深,揭開存在的面紗,忽然之間,你直面生命的荒誕。一般來說,你有可能會從三個面向承受荒誕的衝擊:你了解到①人生似乎不重要、②短暫,或者③人生中所有的價值和目標感覺起來十分隨機。
若有朝一日,你發現人類的生命可能不存在既定的宇宙價值,之後就再也無法忘記。既然沒有回頭路,就只能往前進。
如果不想處理這種荒謬的狀況,你還有數不清的方式可以獲得娛樂,並容許自己拒絕接受。從自拍到上臉書點讚,還有隨手可下載的娛樂,或是購物療法。
分心並非良好的長期策略。我們的文化中許多的分心之道都是用來填補空虛,或許最為廣泛的意識形態就是,你必須很快樂。不過追求幸福快樂存在著悖論。
3 幸福是個糟糕的人生目標
幸福快樂不過是種感受,這是豐沛的正向情緒,或者個人對於生命現況與體驗的滿意狀態。儘管擁有快樂愉悅的生命經驗,好過不快樂的經驗,但是幸福快樂本身並不會令人覺得生命充滿意義,也不是避免不安存在的方法。
我們目前可能相當快樂,不過永遠還有明天,還能盼望碰上更快樂的地方、更快樂的生活。我們眼前有著各種選項,但我們從來就不會全心投入。」他繼續寫道:「我認為這樣很危險,要是我們永遠有一隻腳留在門外,我們就無法愛上某地,或者某人。」
主流社會規範希望每個人都快樂,事實上只是讓我們更難忍受生命中必然存在的不快樂時刻。不快樂的感受就此成了雙重負擔:你不只是覺得不快樂,甚至因此覺得沒能達到社會規範而充滿罪惡感,社會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無時無刻快快樂樂地生活。
打開電視(特別是在廣告時段),我們會看到所有產業的人,他們面帶微笑、看來健康而且美麗地推銷幸福快樂,就像那是整組打包好的產品。不要被這些假的預言家矇騙,別犧牲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只是徒勞地想要變得更快樂。快樂不過是種感受,僅此而已。真正的價值不是來自於快樂本身,而是因為追求其他更有價值的東西所產生的副產品。因此討論到什麼可以讓我們的人生真正充滿價值與意義時,追求個人幸福快樂是個糟糕的答案。
從表面看來,我們大概都會拒絕把消費主義或者把追求物質當成人生目標。如果有人問起我們的動機來源,我們通常會回答比較重要的事物。不過,表象之下通常是另一回事。雖然我們可能不太情願承認,許多人著迷於享樂的跑步機效應,允諾的幸福總是稍微有點遙不可及。就像恰克·帕拉尼克在《鬥陣俱樂部》寫道:「你有一整群年輕強壯的男男女女,他們想奉獻出自己的性命,成就某些事物。廣告讓這些人追求自己不需要的車子和衣服,他們花了好幾十年的時間做著自己討厭的工作,好讓自己買下不是真心想要的東西。」
廣告業是一臺產值兩百億美元的宣傳機器,只有一個目標:讓你目前的生活不那麼滿足,讓你覺得現在擁有的並不足夠。消費主義阻止你對自己的生命感到滿足,你再也說不出:「我什麼都不需要,我想要的都已經擁有了。」
4 你的生命已經充滿意義
根據弗羅姆的分析,現代人「很焦慮,想將自身的自由交給各式各樣的獨裁者,或者放棄自由思考,讓自己成為機器中的小零件,只求吃好穿好,不是自由人而是機器人。」
Part2 意義的疑問:全新觀點
5 你的存在危機非常現代化
托爾斯泰和卡萊爾以及叔本華,還有其他同代之人,他們是先驅,完全理解新科學世界觀代表的意涵:它削減了人性,人類只追求生物學上的高潮,本身沒有目的、善惡,或者價值。如同托爾斯泰的說法:「你是現世中小分子的意外聚合物,這些小分子間的相互關聯與改變,你將發生在自身上的這些活動稱為生命。這個聚合體會持續存在一陣子;接著這些小分子間的互動會停止,而你稱為生命的事物以及所有的疑問都將告終。你是意外聚合而成的水滴,騷亂的水滴。」
要是宇宙創造人類並沒有這樣的目的,不是用來滿足某個遠大的生命目標呢?如果人生的意義在於,一切都沒有意義呢?因此,這個大哉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就是最初也最重要的反動。就是科學世界觀傳播之後的結果,也是世界除魅之後的影響。過去,不證自明的宇宙目的受到了挑戰,生活在其中的人類亦然。
6 浪漫的看法
浪漫主義也把理想狀態變成必不可少:你永遠不該委曲求全,這句話聽起來很不錯,但現實生活中不怎麽管用,浪漫關係中你必須搞定無數複雜的情緒元素,更別提同居之後瑣碎無聊的問題。
這種思考模式也進入工作領域:別隨便屈就,找到你的天命。聽起來耳熟嗎?這句話你聽過多少次(在廣告、電影、歌詞,或勵志書裡),你的愛情、你的工作、你的人生,還有你的幸福快樂都不該委屈?這個指示隱含著,我們每個人心中某處都有著內在的呼喚。我們只需要找出來,然後就會了解自己究竟為何來到世上。浪漫主義者採納了基督教的感召精神(被神感召執行特定任務),只是將「神」代換成「內心」。也就是說,人生還有一項真正的任務,你的命定任務,但這不是由神所賦予,這件事一直以來都埋藏在你心中。這種概念已經變成某些勵志文學的座右銘:找到你真正的天命。不過說來難過,這種概念其實相當脫離現實。這個座右銘和人生的意義,只存在這樣的關聯:浪漫主義者提倡内心的呼喚,基本上就是推廣以下概念,我們每個人都保證會有個充滿意義的人生,只待我們挖掘。跟隨心中的呼喚,整體生命的任務就會浮現,而且忽然間一切都會就定位,明晰、確定、意義性將充盈你的生命。
這三項巨大變革:人文主義、個人主義,以及人類的支配及進化感。搭配科學的世界觀,人類對於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產生了全新的理解。簡而言之:我們失去了與所屬傳統群體之間的聯繫,也失去了與魔法概念的聯繫,甚至失去了上帝,我們進入了自力更生的年代。
所謂的超人說(übermensch):個人不同於絕大多數的普通人,將能創造個人的價值觀。然而更典型的狀況是,缺乏價值觀架構的人們尋尋覓覓,只要有人願意提供方向與指引,他們都會接受。過去由傳教士、部族長老和社群領袖所占據的社會地位,現在已經被自助的導師、自利的政治家、廣告主、假先知這類人所取代。
7 無論是否找到人生的意義,人生中都存在著意義
生命的意義是從外在加諸於生命的目的,多半由上帝或者上頭的宇宙給予生命的某種事物。人生中的意義就是與這有關:體驗自身生命當中的意義所在。這個問題因此無關終極價值觀,而是你個人認為能夠引導你的生命,因而值得追尋的價值觀、目標以及目的。
人生不是什麼你能採取中立之姿觀察的標的。因此,人生的終極問題在於,如何好好體驗人生中的意義,而不是從至高的觀點,中立地觀察,並確認人生的意義是否存在。對我來說,我很樂於放棄找尋生命的意義,只專心解決真正重要的問題:我該如何找到人生中的意義?
本書無法直接提供緩解苦痛的方法。世上存在著惡劣的生活條件與悲劇,我們不該糊弄自己,以為來世上走一遭能毫不受苦。不過,要是有人與此同時也被說服了,認為人生原則上不存在任何價值,這樣一來,不好過的日子就更難以應付。
意義感發生在生活之間,而不是在生活之後。雖然人類會反省,但我們真正想要體驗生活,就只有當下。在這個意義上,過去只是我們根據此刻體驗所編寫的記憶,未來則是我們此刻投射的希望與預測。哲學家帕帕斯是這麼說的:「先見之明、後見之明,還有當下的觀察,全在此刻完成,只為此刻存在。」他很贊成約翰·杜威的說法,杜威將他對意義感的處方總結如下:「採取行動,增加此刻體驗到的意義感,」生活中的意義在於意義感的體驗。
如果你想要掌握自己的人生,最好不要等到為時已晚。難怪古代斯多葛主義的哲學家、二十世紀的存在主義哲學家,還有佛教徒都如此推崇,認為死亡是重要的生命體驗。
8 建構個人價值系統
自我決定理論辨識出三種基本心理需求:自主性(Autonomy)、勝任感(Competence)和自我連結性(Relatedness)。只要滿足這三種需求,人類就會覺得更加幸福,並且體驗到內在動機,事實上,人生也更有意義。
Part3 通往更有意義的人生
9 投入你的關係
人生中的意義是讓你自己對他人有意義,就這麼簡單。忘記人生的意義吧,當你對其他人有意義時,你的人生就變得有意義。
現代社會的美好之處在於,我們能夠自由選擇什麼樣的意義之源最能觸動生命。不幸地,這種現代性既是祝福也是詛咒。
意義在於連結。增進幸福感和意義感,轉念通常是最好也最容易的方式:少專注自己,多與他人保持連結。
10 幫助他人,幫助自己
人生中的意義是讓自己對其他人有意義,不過達成的方式至少有兩種。我們不只對於親近的人來說別具意義,那些我們能夠產生正面影響的人,我們對他們也有意義。對於生命中的意義來說,這項替代來源也至關重要。如果你能對世界有所貢獻,就算影響力很小,也將增加生命的意義感。
要想體驗生命中存在的意義,找個方式感受自己對他人的生命做出有意義的貢獻即可。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人類這種社會化的生物同時擁有兩種渴望,想要照顧自己也想照顧別人。正是因為如此,只照顧自己或只照料他人這樣的極端狀態,會傷害我們的幸福感。在兩種情境下,我們的人性都有一部分感到窒息。關鍵在於找到平衡點。
11 成為你自己
席列戈的實證研究,支持了人本主義著名心理學家,像是羅吉斯和馬斯洛數十年前提出的說法,還有自我決定理論較近期的聲稱:自主性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因此只要有機會能夠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對我們來說就有意義。
想要真正了解自主性,關鍵在於明白自主性跟個人主義有所不同:
個人主義強調每個人的差別與自我主張、不依賴他人,並且優先考慮個人的偏好和價值觀,而不是集體的偏好和價值觀。
相反地,自主性與感受有關,個人的行動和選擇是出於自己的選擇,而非由外在掌控。意思是個人能自行選擇支持集體的價值觀。換句話說,我自己可以選擇幫助你,我自己可以選擇優先考慮我的小孩,然後才考慮我自己的福祉。
古斯多噶學派的理想狀態是apatheia,純就字面翻譯是「免於激情」。在這種心理狀態下,個人能不帶批判地去面對生命中發生的任何事,任其發生,然後沉思冥想,甚至能做出恰當的回應,但不為之吞沒。免於激情是能夠與世上任何事件與其反應保持一定距離,而不允許自己被激怒。如果我們心靈能夠達到這種平靜狀態,將沒有外在的事件能夠侵擾我們內心的平靜。
倘若工作文化令人窒息,解決之道不會是教導員工正念關照,幫助他們應對這種壓迫的環境。解決之道應該是重新進行組織設計,容許更多自我表達與自由的空間。
個人能不能在獨立做出選擇的同時,也體認到個人的同情與關心擴及社會結構中的其他成員呢?這是關係主義的本質,這是一種強調個人的利他主義,從這個意義來看,傑克·凱西顯然是個關係主義者:他自己做出決定,選擇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讓他願意奉獻大量時間幫助身邊的人。
12 精熟自己的潛力
我們從事某項活動,並從中感到深刻的精熟感與濃厚的興趣,這項活動本身就成了自我實現的來源。我認為自我實現是更為簡單且世俗之事,自我實現代表能夠同時滿足兩種需求:自主性與勝任感。
邁向更有意義的生命可能有許多途徑,不過一般來說,我認為有兩條通往意義生活的關鍵途徑,包含①與自己保持聯繫,還有②與他人保持聯繫。
把生命中的意義濃縮成一句話。現在我的答案是:人生中的意義就是做一些對你來說有意義的事(個人實現),而且進行的方式要讓你自己對他人有意義(社會實現)。
最後再提醒一點,你想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有意義,但別讓這個計畫阻礙了你體驗人生中的意義。現代西方文化灌輸我們這樣的觀念,把自己的生命當成計畫。有人教你設定目標、制定計畫、拒絕平庸,確定投注心力的優先次序,這些都打著獲取最大效益的名號,西式人生的聖杯:成功。如果你把自己的生命視為一個計畫,你的人生價值將取決於這個計畫是成功還是失敗。既然這些成果通常只會在遙遠的未來實現,這整段通往(你可能抵達,也可能永遠抵達不了)那個時間點的過程,就成了沒有價值的乏味勞動。最糟糕的情況是,事情可能演變成,如果你不覺得痛苦,就是不夠努力的徵兆。
只關注最後的結果,你就看不見那些閃閃發亮的小小日常時光,但正是那些時刻能讓生命充滿意義。
結語
生命中的意義並非關於整體人類的生活,而是與你的生命有關。關於你能夠如何體會自己獨特的存在,認為這段生命有其意義,且值得一活。體驗自己獨特的存在,認為這段生命有其意義,比你以為的還要簡單:
與自己的内心保持聯繫,從事那些對你來說有意義的活動,追尋這類目標;
找到自己能夠好好發展,並且應用自己精熟能力的領域;
然後也與其他人保持聯繫,與他人建立深厚的情誼;
對別人釋出善意,並為他人做點好事。
這四個意義來源聽起來可能不太新鮮,不過這就是它們的力量所在。
📝閱讀心得
這本書提及:「把生命中的意義濃縮成一句話。現在我的答案是:人生中的意義就是做一些對你來說有意義的事(個人實現),而且進行的方式要讓你自己對他人有意義(社會實現)。」
在引言中寫道「忙碌陷阱」確實是現今大部分人的寫照,透過忙碌來增強意義感與避免無聊而思考,不過我並不認為這樣不好,沒有機會凝視深淵的人生,或許比較幸福吧?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
人類為何追尋意義
意義的疑問:全新觀點
通往更有意義的人生
人類為何追尋意義
開頭提到「荒謬是指世界未能產出你所尋求的意義性。這種思考模式起初完全無害,接著卻挖得太深,揭開存在的面紗,忽然之間,你直面生命的荒誕。」這或許是追尋意義的起點,為了逃避這個問題,所以用各種分心的途徑來填補空虛,而最為廣泛的意識形態就是:你必須很快樂。但是幸福快樂本身並不會令人覺得生命充滿意義,也不是避免不安存在的方法。
因為人們總是追求著「更幸福快樂」,再者普世價值觀希望人們幸福快樂,卻導致當遇上必然的不幸福快樂時,除了本身不幸福快樂外,甚至會因為沒達成普世價值觀的目標,而對自己感到失落。
意義的疑問:全新觀點
第二部分溯源歷史,其實存在危機是非常近代的問題,因為早期在宗教的架構下,意義的探問都會給出理所當然的解答,但在科學世界觀傳播之後,祛魅的結果導致了原本不證自明的意義受到了挑戰。
而浪漫主義復興了宗教的感召精神,但只是將「神」代換成「內心」,換句話說,人生還有一項真正的任務,你的命定任務,但這不是由神所賦予,這件事一直以來都埋藏在你心中。這概念成了許多雞湯勵志書的主軸。
書中也用矩陣檢視浪漫主義與科學的衝突:
生命的意義不言自明+甚至不需要思考意義的疑問:人類自古以來大半的時間
(生命的意義不言自明?是/需要生命的意義?否)不相信意義+也不覺得生命有任何不足:快樂世俗主義、懷疑主義
(生命的意義不言自明?否/需要生命的意義?否)人生應該追求意義+意義來自信仰:察覺到生命的意義、信仰
(生命的意義不言自明?是/需要生命的意義?是)渴望意義+懼怕生命不存在意義:直面荒謬、落入存在危機
(生命的意義不言自明?否/需要生命的意義?是)
存在危機,這群人最為悲慘,因為這些人渴望目的,同時也懼怕生命根本不存在那樣的目的。這群當中的個人最容易直面生命中的荒謬,結果落入存在危機,或者就像過去那些人一樣,成為詩人或哲學家。科學世界觀或許摧毀了他們身處的這個世界,不再受到魔咒的影響,不過浪漫主義和遺留下來的宗教都讓他們相信,人生必須充滿意義。不幸的是,當今的我們有太多人都屬於這一類,或者至少我們曾經在鬱悶的期間涉足其中。
之後作者區分了:
生命的意義:從外在加諸於生命的目的
生命中的意義:體驗自身生命當中的意義所在
作者在意的是「生命中的意義」,也就是生活中的意義在於意義感的體驗,這點也讓我想起另一本書中不同的角度:
意義的反義詞稱為「強度」,其所代表的是一瞬間的「密度」,也就是大腦產生快感的化學物質被大量釋放的那一刻。縱然性行為也可以套用「傳宗接代的本能」或是「確認彼此相愛」等「意義」,但實際上人們之所以做愛,所尋求的是當下的快感「強度」。在強度面前,那些極度虛無縹緲的「解釋」將會隨著使用保險套或性犯罪的發生而輕易消逝。—《日本5ch戰神的回嘴技術》
而此書作者藉由自我決定理論三種基本心理需求,並加上作者自己的第四項來建立意義感:
自主性(Autonomy)
勝任感(Competence)
自我連結性(Relatedness)
仁心(為善的傾向、作者自加)
通往更有意義的人生
在第三部分,作者從自我決定理論闡述如何通往更有意義的人生,並總結:「人生中的意義就是做一些對你來說有意義的事(個人實現),而且進行的方式要讓你自己對他人有意義(社會實現)。」
讀後簡評
沒想到閱讀時候順順的,結果作筆記摘錄時重點這麼多,而且寫到這才剛開始要論述,在作者結論中認為有兩條通往意義生活的關鍵途徑,包含①與自己保持聯繫,還有②與他人保持聯繫。
而我將質疑作者的預設立場:他人的存在。也就是心靈哲學會遇上的「他心問題」,這也讓我想到「哲學殭屍」,不過就藉由「大问题Dialectic」的說法比較簡單:如何證明他人不是NPC?
先從換框法說起,我喜歡稱這個切換觀點技術為「Switch!」:
遭受責備時→〔Switch!〕→他在勉勵我
被超車時→〔Switch!〕→他在奔喪
牛排→〔Switch!〕→牛的屍塊
另一項技術我喜歡稱為「解構」:
遭受責備時→〔解構〕→那只是聲帶振動發出的音波,我不解碼音波就不會知道意思
被打時→〔解構〕→那只是痛覺神經傳導的反應
俊男美女→〔解構〕→那只是一團細胞的聚合物
這兩種技術可以很快處理痛苦與負面的情緒,也常見於認知行為療法、斯多葛主義與佛法修行中:
餐桌上的山珍海味看在眼裡,不過是一條死魚,一隻鳥或一頭豬的屍體;甚至連昂貴的紅酒也僅僅只是葡萄汁罷了。
高官顯貴身上的紫色披風,也單單是用貝殼分泌的汁液浸染的羊毛;就連做愛,也不過是性器摩擦,伴隨痙攣而射精的行為而已。倘若用這樣的觀點看待事物,就會穿透事物的表象,直指核心,看清事物的本質。
同樣的,我們必須用這樣的觀點看待人生。
面對看似美好的事物,必須去除它的表象,仔細觀察它是否有什麼不足的部分,並褪去加諸其上的讚美之詞,為什麼呢?
因為這麼做,才不會判斷錯誤。當你愈是確信自己在做有意義的事,也愈容易被事物的表象蒙蔽。—《沉思錄.自我對話的力量》
而在佛法中有不淨觀、白骨觀等對治貪嗔的法門,簡略而言,在他們眼中的眾人,是一堆白骨或屍體,就算在南傳佛教中,四念住的身念住也提到六種修行方式:入出息、正息、正知、厭惡作意、界作意、九墓地。其中:
厭惡作意:不淨觀(解構)
界作意:四界分別觀(解構)
九墓地:墓園九相(觀察屍體的腐爛過程)
然而這種厭離心在佛法中還不是究竟,
《維摩經》中的天女散花,又是美女又是鮮花,菩薩們看了若無其事,認為是天女自己在散花罷了,跟菩薩們不起關聯;可是那些阿羅漢對美女和鮮花還存有潛在的厭離心,所以花落到他們身上就掉不下來了,這是因為心有所住。—《聖嚴說禪》
換句話說,阿羅漢尚有潛在的厭離心,而菩薩才能心無所住,不過心無所住與利他衝突嗎?又或者因為心無所住才能利他?在大乘提到三輪體空,
真正的布施要做到「三輪體空」,那就是:沒有布施的人、沒有受布施的人、也沒有布施的東西。—聖嚴法師《金剛經講記》
有了上述前置作業,可以回到開頭的兩項技術:切換 Switch!、解構。
在撞上存在危機時,這兩項技術可以讓「意義」切換、解構,也能讓「痛苦」切換、解構,不過當越熟練時,世界就顯得更荒謬,畢竟你可以賦予任何東西意義,因為任何東西本身無意義,而且沒人能阻止你怎麼想,但這同時也表示除了痛苦沒有意義、快樂與幸福也沒有意義。
就像一隻貓,你可以像庖丁解牛透過切換、解構玩轉,再組裝回去,不過那隻貓還活著嗎?又或者根本沒有活著的貓,只有哲學殭屍貓?
簡而言之,「意義、痛苦、幸福」既然能切換、解構,那「意義、痛苦、幸福」就已經死了,拼湊組裝置換而成的「意義、痛苦、幸福」還是活的嗎?
當你知道世界並無意義,但你想要體驗幸福,甚至痛苦,你只能「假裝相信」世界是有意義的,你只能假裝相信那隻貓是活的,你只能假裝相信重組出的「意義、痛苦、幸福」存在。因為你「知道」了世界並無意義。
如果超譯來說,
厭離心就是切換法,將他人切換成白骨,就像你貪愛的網婆可能是帶把的
空性就是解構法,他人由他者形成,他人並無自性,他人是NPC
讓我們放過那隻可憐的貓,看著我們的手,手存在,手在不觀察、不思擇下存在,當觀察、思擇時,手指不是手、手掌不是手、指甲不是手、皮膚不是手,「手」沒有其本質,「手」是被賦予的概念,當解構後你「知道」手不存在,但能「假裝相信」手存在。
而在生活這遊戲中,原本我們「相信」是連網遊戲,但熟習切換與解構後,荒謬感讓我們懷疑起這說不定是款單機遊戲,他人角色都只是NPC,不過如果接受這種荒謬,那就不會有痛苦,因為他者根本不存在,以前在〈唯我論:心靈平靜的終極解方?〉中有稍微提及。但相同的理由,因為他者根本不存在,所以也沒有幸福快樂可言,而如果你「知道」這可能是款單機遊戲,而且在你受苦時這套世界觀很實用,那當你想體驗幸福快樂時,你只能「假裝相信」其他角色不是NPC。
希望之後有機會能夠再寫得簡潔明瞭些,以尼采的話作結尾:「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
📚延伸閱讀
意義:邁向美好而深刻的人生
鬥陣俱樂部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