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人生中場拉警報》
IPFS
閱讀筆記
《人生中場拉警報!財富、健康、人際關係一網打盡,遠離老後貧窮的惡夢》
●熟年生活要過得好,
最重要的是認知心態的重新調整,
好比說放下腦中既定的退休觀念,
不要想著到60歲就不再工作,
也不要覺得熟年期還要工作很可憐。
能夠工作是一種福氣,
不但能繼續對社會有貢獻還能夠創造持續性收入。
持續性收入的有無對熟年生活的影響至關重大。
過往的退休投資理財建議說穿了
不就是為了創造一個不用工作
但仍可以持續有現金流入的財務系統?
但是那樣系統的打造需要龐大的資金作為後盾,
沒有如此資金實力的人,
何不乾脆讓自己維持在能夠繼續工作的身心狀態呢?
幫自己規劃一份熟年期也可以做得輕鬆愉快的工作。
工作強度跟收入都可以減緩,
不足的部分再以過往的財務規劃或政府年金補足,
將能有效緩解熟年生活的財務壓力。
此外,擁有持續性的收入和規律的肉體勞動,
不但心情上較為安穩,
身體也因為有在勞動而處於相對健康的狀態。
●和許多人的刻板印象不同,
全世界人口高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
不是我們熟悉的日本,而是臺灣。
1993年,臺灣正式進入聯合國定義的高齡化社會,
65歲以上高齡人口突破7%。
2018年,高齡人口成長將超過一倍,來到14%,
邁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
2025年的臺灣,高齡人口將達20%,
進入超高齡社會(super aged society)之外,
還將趕過日本,成為全球最老的地區。
而且,臺灣的人口高齡化還沒結束,
預計到2060年,
臺灣的高齡人口將達39.4%,
爾後每2.5人當中就有一個高齡者。
日本的高齡人口從10%增加到20%,花了24年;
瑞典、丹麥、德國、瑞士、荷蘭、芬蘭等國,
花了50至80年的時間,
才從10%走到20%。
猜猜臺灣得花幾年?
比日本少2年,只要22年。
●無庸置疑的是,
臺灣社會正在走向高齡化。
而需要照顧的中高齡世代人口卻日漸增加,
人手不足,
導致生產力衰退和熟年生活日常照護的力不從心,
將會延伸出許多社會問題。
近年來的介護殺人,
子女無力照護長期臥病在床的年邁父母而殺了父母的悲劇,
時有所聞,
如果臺灣社會的安全網建立不起來,
恐怕這類弒親悲劇未來只會日漸增加。
如果臺灣的社會制度和人心觀念再不趕快調整,不
有效引進移民來補充青壯年勞動力人口,
創造經濟產值、提升稅收,
不趕快改革一定會破產的年金計畫,
不強化長照等老後生活照護所需的社會安全網,
未來臺灣恐怕會出現大批無人照護的孤獨老人
和收入無法應付開銷的貧窮老人。
最重要的是,
4、50歲的人已經走到人生中場,
自己要為自己的老後生活好好打算。
●失去連結比沒錢更可怕
戰後嬰兒潮開始退休,不少人都認為,
熟年市場是未來的一大商機,
高齡者被當成一塊肥肉,
擁有驚人財富。
然而,現實狀況真是如此嗎?
高齡者真的都很有錢嗎?
《下流老人》的作者藤田孝典發現,
情況恐怕不如外界所想像的樂觀。
單從平均值來看,
熟年世代貌似擁有驚人財富。
但是,財富其實掌握在少數人身上,
並不是每一個高齡者都很有錢。
窮的也不少。
根據日本內閣府(平成22年度男女共同參與白皮書〉、
日本65歲以上人口的相對貧窮率為22%,
只有高齡男性的家庭則38.3%,
只有高齡女性的家庭更是高達52.3%,
就是說單身高齡者的相對貧窮率非常高,
男性將近4成,女性則是超過半數,
顯然與一般人的印象不符。
老後貧窮問題,
不能單從其收入或資產的狀況來評估。
●某種程度上來說,有無可以援助自己的社會關係,
自己與社會的連帶是否存續,
才是決定高齡者是否會落入老 後貧窮的關鍵。
社會資本越雄厚,
有充足人手或資源,
可以支援自己老後生活的人,
遭逢變故也不至於像坐溜滑梯一樣滑落谷底,
淪為貧窮的下流老人。
與朋友、家人或同事斷了關係、失去聯絡,
也得不到政府支援的孤單高齡者,
縱然手邊有點錢財,
但是生活起居沒有人手可以協助,
得支付高額費用才能從市場聘用人力協助時,
都是落入老後貧窮的嚴重警訊,
因為不知道何時會將積蓄花光。
●「在地老化」,
就是一種恢復高齡者與社區生活的連結感的作法。
古代日本人把無力供養又不能自力更生的年適高齡者送到棄老村,
現代人則是將高齡者送往養老院
或醫療機構「隔離」起來「治療」其不可能恢復的老化「疾病」,
同時將高齡者排除在社會生活之外,
斷光其社會連帶,令其落入孤寂的精神貧窮狀態。
在地老化的具體行動,
是將社區與城市改造成適合高齡人口居住的友善環境,
像是蘇黎世的老年設計工廠、
臺灣的獨居老人送餐服務、
芬蘭的Loppukiri社區、
南沃克生活圈、老人公寓。
友善城市的無障礙空間設計導入通用設計,
讓年邁的長者也能夠使用公共空間而不覺得被排擠,
更願意走入社區和市場而不是獨居在家,
藉此縮短高齡者的臨終臥床時間,
幫助年適長者找回生命的意義跟價值。
●面對超長壽時代來臨,
每一個人最好都能擁有一項無人可以取代的專業,
就算不小心丢了工作也能以此養活自己與家人。
積極尋找讓你覺得有意義,
願意老後人生持續投入去做的事情,
培養接班人也好,
擔任NGO義工也罷,
花時間熟悉之。
開始減少應酬,花時間陪家人,
重視健康與飲食,
養成運動習慣,
替自己找尋工作以外的興趣,
利用零碎時間準備老後生活需要的東西。
開始結交不涉及利害關係的純粹友誼,
可以在老後生活相互扶持的那種友誼。
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
是已經進入熟年期的父母的照護需求之規劃,
務必盡早展開且做好最壞打算。
在日本,每年有10萬人為了照護年邁父母而離開職場,
最後在完成父母照護任務之後,
卻無法再返回職場,
直接落入老後貧窮的困局。
在臺灣,則有原本已經低薪過勞,
卻又要一肩扛起年邁父母照顧責任的流沙中年,
原本就不算寬裕的日子,
因為父母突如其來的病痛或過於年適,
需要的照護呈漸增,
加深了家庭經濟壓力。
未來父母跟自己都是高齡者的狀況,
將愈來愈普遍,
同樣身為高齡者的自己如何照顧更加高齡的父母,
而不讓家庭經濟崩垮,
除了盡早積極做規劃之外,
別無他法。
~ 王乾任/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畢業,嘉義人,曾任職連鎖書店商品處採購、網路書店主筆、出版社企劃經理,現為全職文字工作者暨讀寫訓練講師,出版著作達三十餘種。
~《人生中場拉警報!財富、健康、人際關係一網打盡,遠離老後貧窮的惡夢》
【博客來書店購買《人生中場拉警報》】
【金石堂書店購買《人生中場拉警報】
#人生中場拉警報 #中年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