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關於留在原地與向前走?

L(L)
·
·
IPFS
·
原來一個個體的療癒之旅原來這麼的......孤獨、沉默與不被理解。必然是內在的......與時間的,與孤立與離開的。

前陣子旅行時想起了曾經交往過的人,確認我在想起這個人時,已經沒有伴隨著憤怒,而是陌生、困惑、遺憾、反思(儘管如此,但還是不要有任何關係、也不要再碰上了)。我想簡單記下的,是這趟情緒旅程──練習修復。

面對這個人與這件事,我停留在憤怒很長一段時間。當周遭朋友知曉我仍然停留在「不能接受」時,多是訝異、困惑與不舒服......或許背後有所不耐與不安,因為我控訴了他們的朋友,因為他人想要如常的生活(生活已經很難了!),而這是一件小事。當意識到觸及他人的「但那不是」、「為什麼你還這麼介意」的反應時(儘管是非常溫柔、嘗試理解、或是努力中立的語氣),我很快就縮回去了,形成一種緘默性的孤獨。

不甘、憤怒、控訴、指責,在獨自消解迎向前交往對象的情緒時,也會把他人的評價放進去:為什麼只有我還停留在原地?為什麼只有我還介意著這件事?除了對自己憤怒的困惑與抑制之外,同時也容易伴隨著對自己情緒不穩的加強認知與自我貶抑。

回顧這段情緒之旅,真正開始「抽離」,是把自己隔絕在這個社群之外,停止接收其他人的日常與和他人交流,由此去停下自我審查般施加的「怎麼還沒走出來」自我凝視與批判,與對他人的訴說慾望。

只關注自己,承認與接受自己的情緒並且不用接受任何外界的反饋(包括實質性建議),開始能夠讓自己踏實的留在悲傷、憤怒,並且不去將情緒連結到軟弱與羞恥時,才有可能真正開始接受了。

意識到原來一個個體的療癒之旅原來這麼的......孤獨、沉默與不被理解。必然是內在的......與時間的,與孤立與離開的。

20歲後才斷斷續續的開始療癒早年的生命、家庭與親密關係經驗,目前走到23歲了,療癒從來不是假裝沒有發生過而遺忘,而是身上帶著它們所施加的印記(並在嘗試理解父/母與他人的同時仍然不去否定,發生在我身上的就是暴力、忽略與壓迫),找到自處的方式.......不要去沒有感覺/抑制感覺的接受這些施為。

會憤怒,會悲傷,會不舒服,會抵抗,會保護自己是好的。再對自己誠實一點,再對身體與情緒敏感與敏銳一點。

記得允許自己留在原地。

回想起有時候聽著身旁好友的煩惱、悲傷、惶惑時,我有時候也會粗暴的給予建議(帶著希冀「走出去」的渴望),但有時候,或許,就是需要承認作為聆聽者的自己就是不理解也有可能無法真正理解述說者的處境......,但當重要的朋友與家人孤立無援時,要怎麼做呢?

想到朋友經歷分手時,「每天的身體深處湧現的悲傷,讓自己無法想像活下去」。如果悲傷分成可承受與無法承受的,面對無法承受的悲傷,要怎麼做?

LIAN, 24/07/09 14:37 新竹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