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爸媽的一百種方式】何謂好媽媽/好爸爸?
讀《做爸媽的一百種方式》第二站:養育孩子
〈當豌豆公主成為母親—談社會對於「最好教養」與「完美媽媽/爸爸」的期待〉—范代希
關於母職的認證與考驗
怎麼樣的女性會被大眾視為一位「好媽媽」?從最初的被認為擁有天然的母性,到需堅強、無私的奉獻,提供孩子良好的照顧及管教,孩子的一切大小事都關乎母職的成功與否。而現代的母親更必須面臨21世紀興起的「科學母職」的考驗,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與社會程度的發展,母親在育兒教養上可以有更大的自主空間與資料參考,然而現代社會卻以科學程度來做為衡量母職的標準,從母乳、配方奶的選擇到擔憂孩子的成長PR等等,都可以看見母親們的焦慮。(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在歐洲的啟蒙運動後,理性被視為世界運作的準則,彷彿我們的世界就是由一堆數字與公式所組成,於是人們也開始被量化,數學計算式被套用至人的一生來加以衡量,從誕生的那刻開始。)
好媽媽是否存在
「你媽是怎麼教你的?」當孩子犯錯時,我們很常聽到這句譴責的話。
因為我們的社會文化要求女性負擔大部分的照顧責任,並給予很嚴苛的標準。但「母職/母愛是天生的」這個說法並沒有足夠的生物科學基礎,反之「社會建構論」較能讓我信服。文章中提到21世紀的好母親圖像宛如「千手觀音」,但這其實很違背人性,因為人有惰性、有情緒、好自由。然而,文化與傳統道德習俗的力量讓許多女性仍被好母親的框架拘束自我,並依此形塑自我認同和價值。
「好」是相當主觀的評價,對誰來說是好?對孩子?對公婆?對陌生的社會大眾?還是對母親本人?在閱讀這幾篇文章時我聯想到了「厭女」的邏輯,將「好女人與壞女人」加以區分,形成懲戒和規訓的作用。社會是不是同樣在透過劃記好媽媽的框架,將不良的母親加以譴責,以維繫「理想」的家庭圖像?
但孩子會長大,會長出自我意識,即便我們費心於成為社會認定的好媽媽、好爸爸,孩子也無法永遠被掌控,並行進在家長所規劃、所認為「阻力最小」的道路上。人生總是不如預期的。
影劇中的母職角色
1.《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貓的孩子〉 (圖片來源:公共電視網頁)
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自吳曉樂的作品,以〈貓的孩子〉為例,劇情深刻的描繪了一段極為壓抑親子關係,鍾欣凌飾演的母親要求劉修甫飾演的兒子角色在課業上必須擁有傑出表現,因為夫家的親戚會拿孩子的成績做比較,孩子在學業上的成就如同母職的檢測標準。而劇中的母親也將孩子的表現作為挽留與丈夫婚姻關係的解藥,長期忽視孩子內心的感受。我們可以從中看見一位在婚姻、家庭與育兒過程中失去自我的女性,所幸在經過和兒子的溝通後,兩人都願意去面對並修補這段關係,在失去和錯誤中成長,相互學習、陪伴彼此。
2.《孤味》(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我們可以從電影《孤味》當中陳淑芳所飾演的「林秀英」身上看見台灣傳統女性的堅毅形象,另外,徐若瑄飾演的二姊「陳宛瑜」可能更符合本文討論的「21世紀科學母職」形象,她須同時兼顧工作與家庭,將孩子送往補習班,更計畫在未經與孩子討論的狀況下就將孩子送往美國念書,期望替孩子安排一條「阻力最小」的人生道路。
看見個人:成為母親之前,先成為人
以子女的角色來閱讀這篇文章其實是相當適合的,因為我相當希望每位父母親都能優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狀況。
文章當中提到,西蒙波娃曾說過:「除非女性對撫育工作特別有興趣,否則不要當母親,因為婚姻和母職是囚禁女性最大的牢籠。」雖然不可完全否定這句話,但我在閱讀時卻覺得它有一定程度的否定了女性的自主性與能動性。也許是因為20世紀女性所處的際遇與現在不同,如精神分析女性主義提到,佛洛伊德用伊底帕斯情節來解讀男性和女性個性和慾望的生成,雖然現在讀起來不一定能讓人信服,但他的理論卻可以用來解釋當代的社會情形和結構。西蒙波娃想鼓勵那時的女性去追求夢想,避免以家庭與母職來定義自己。
那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女性自我實現和母職相衝突/牴觸嗎? 為什麼?」
其中的可能原因:
(1) 薪資落差(wage gap)
這邊我想起了「竹科爸爸」的例子,2、30多年前的台灣,科技半導體產業正起飛,在養育孩子的壓力下薪資較優渥的父親負責工作,而母親則在相衡之下放棄就業(考量托育費用等因素)。 但20年後的今天,我們再看看大專院校中理工科系的性別比。若孩子從小便在充滿性別刻板印象的環境中成長;若我們無法提供學童多元的職涯探索空間;若社會無法提供完善的托育資源政策,我們的未來仍是走在這條同樣的道路之上,仍會維持著同樣的家庭模式啊…
文章:《竹中生的家庭圖鑑—竹科爸爸》
(2) 休閒落差(leisure gap)
Hooyman和Gonyea(1995)指出,女性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將照顧內化成自己的責任,使她們不論就業與否,都會在能力可及範圍內成為主要照顧者。而Hochschild(1990)指出,夫妻間除了薪資落差外,在親職照顧間也有休閒落差。 (唐文慧、王舒芸,〈多元親職與兒童照顧〉,《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因為我們的社會文化將好母親的圖像描繪為充滿高壓、犧牲與奉獻,被視為「主要照顧者」的母親什麼時候能真正的休息呢?
社會可以做什麼:看見母親的需求
我們這代的中產階級家庭圖像都有些許類似,好像都有一位「缺席的父親」。
不能忽略的是單親家庭與隔代家庭的存在,但不管是哪種型態的家庭,以我自己為例,父母親因為工作忙碌的關係,我從國小開始下課後不是前往安親、補習班,就是到阿嬤家,和父母親的相處時間少,也很疏於互動與溝通。但當到了一定成熟的年紀,卻被要求和鼓勵表達愛和關懷,對我來說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仍需要時間去學習和練習。
文章中提到母親真正的需要是:社會對母職想像真正的認可和鬆綁、對孩子成長階段更多的包容和想像、對家庭的支持,還有企業與媒體願意一起努力,解構完美家庭的形象。
後兩篇關於好爸爸的討論
〈媽媽是最好的照顧者?—一個爸爸的育嬰心得〉—黃世澤
〈誰能成為「好爸爸」—談個人與社會的共構觀點〉—唐文慧
讀完以上兩篇文章腦海中冒出了:「我們是要鼓勵父親成為好爸爸,卻叮囑母親拋卻好媽媽的包袱嗎?」這樣的疑問。描繪大眾認可的「好爸爸」無疑是要先劃出框架,再將父親塞進社會期待的那些形象中,這同樣也是在形塑壓力。又或者這只是親職討論的必經過程,先擁有廣泛的討論,聽聽不同想法碰觸的火花,一步一步地去接受照顧者可以長出更多的可能。
我們並不能簡化所有男性都不願積極負責照顧工作,需要更細緻的探討不同時代的男性在各種社會情境下,父職參與的個人與結構障礙,並有效擬定社會政策。
總結感想
我覺得閱讀親職教養的文章對我來說是個相當療育的解法,過往經常在自認為的不幸中自怨自艾,但在瞭解父母親的角色可能受到社會結構的影響後,心中也長出同理的可能,並逐漸放下無謂的執著。
也許明白我們可以透過努力,讓父母親擁有形成各種樣貌的可能,但對於我來說,能不能肯定的說出:「我將來想成為一位母親」這句話其實仍是很掙扎的。因為在童年經歷一段不健康的親子關係,我擔心會重蹈覆轍,或是複製我的階級給孩子。但同時我又覺得可以陪伴孩子、陪伴一個新生命探索世界是一件神奇又幸福的事。在讀完這幾篇文章後,我覺得並沒有必要把話說的太死,現階段的目標是必須健全自己的身心靈,期待各種可能的發生。
2021/08/10 : 這兩天的精神狀況不是太好,先發布凌亂的讀書筆記,待編輯與補充更全面性、更有個人觀點的思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