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印度佛教史|龍樹與中觀派
📘學習範疇
印度佛教史|第四章 後期大乘佛教|第二節 龍樹與中觀派
📖文獻筆記
第四章 後期大乘佛教
第二節 龍樹與中觀派
■ 緣起與空
龍樹在《中論》的開頭說,皈依於宣說「吉祥的緣起」的佛陀,亦即在《中論》歸敬序中敘述道:「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而善能使諸戲論寂滅的吉祥的緣起,於宣說此緣起而在種種說法者之中最勝的正覺者,我致以最敬禮。」以為佛陀的根本思想是「緣起」,而以解明緣起作為撰述《中論》的主要目的;這顯示龍樹正確地繼承了原始佛教。但是此緣起以「八不中道」來理解,顯示出他的立場較原始佛教以「十二緣起」為立場更前進一步。在原始佛教裡也說了中道,例如在《初轉法輪經》裡說「苦樂中道」,在《相應部》裡說關於自我的連續與非連續的「不常不斷」之中道、「非有非無」之中道,因此《中論》的「八不中道」是繼承這個傳統的,但是就其基礎有「空」的思想來說,則是繼承了《般若經》的思想。
《中論》以二諦為立足點,這是接受了《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五的「菩薩摩訶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世諦、第一義諦」。《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二裡說,世諦之「如」與第一義諦之「如」相同,亦即以世論與第一義諦所要呈現的真理雖然是相同的,但方法卻不同。就根本而論,沒有所謂眾生的實體,正如所謂「二諦中眾生雖不可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故,為眾生說法」,二諦中有方便(善巧方便)的智慧,立足於此方便,而眾生(世俗諦)受到認可,但此方便是由般若波羅蜜的實踐而生的;這就是第一義諦。在《中論》第二十四品裡,將此思想闡述為「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而接受此《般若經》之說。
世間的存在皆是無常而變化,因此任何東西都無法以「此物」來掌握。因為在掌握的剎那,狀態就改變了;將無法掌握存在這點稱作一切皆空。以此空來理解存在——亦即是法,是第一義諦的立場。因此存在在其本性上,並不是可以用有、無的形式來掌握的;這是所有時間上的存在者真實的狀態。如此諸法雖是空,但是現象各式各樣地顯現,據此而形成時間上的世界。所謂空,雖也是真實的,然而同時彼此相對的世界成立,也是事實;這是在緣起的相對關係上成立的「法」的狀態。認可相對地成立的個體的立場,是世俗諦;這是於相對性中正確理解各個存在的立場。由於正確了知緣起,而正確了知「依緣起而成立的法」的立場:在這裡可以正確了知基於彼此、善惡、苦樂等世俗的世界。
成為此二諦之背景的,是「八不」的緣起。亦即從第一諦來說,一切雖是「無我」,但是在緣起的相關關係(相互觀待)裡,個體(諸法)相對地成立。緣起從八不的非有非無面來看,則成第一義諦;從有與無的角度來看,則成世俗諦的世界;龍樹如此以二諦與八不解釋了緣起,這是將緣起理解作「相互依存」(相互觀待)的意思。相互觀待雖是個體成立的條件,但是如果沒有相互觀待的個體,觀待就不成立,但是觀待的個體如果較先存在的話,就無法說相互觀待是個體成立的條件。亦即若無觀待的個體,則觀待不成立,但是若已有個體,觀待則成非必要的。所謂的「相互觀待」,含有無法以語言表達的內容,因此相互觀待的緣起超越了論理。無法以語言表現的真實相,就是存在的實相——亦即「諸法的實相」。因此在《中論》裡,說明為「諸法的實相,既無法以心來思惟,也無法以言語來表現。這是寂滅著,如涅槃一般。」(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這是彼此的對立、善惡、苦樂等相對的價值都已滅去的世界,是空的世界。
以上龍樹的緣起解釋,由基於空的相互觀待,而正確說明了緣起的「緣」。但是緣起之中也存有「起」的一面,在龍樹的理解中,「起」、「生」的意思較稀薄。
■ 中道與三諦
諸法實相(存在的真實的樣態),因為是超越思惟,無法以言語表現,所以稱為戲論寂滅。戲論也稱作分別,是指不完全的判斷。一般來說存在是時間性的,是流動的,但我們的認識(識)並無法就流動的原樣直接加以認識,而將流動的存在改為靜止的狀態來認識,此即「概念化」。在這裡,於判斷、認識與現實的真實相之間,必然產生乖離,而且在這認識的背後,欲望、瞋怒、執著等煩惱在作用著。基於執著的有限認識,稱作「分別」,分別並沒有理解真實相。在認識、判斷中,常含有論理上的矛盾,例如回顧變成老人的自己,而說「自己變了」的情況;如果變了的話,則應該不得稱為「自己」,只要自己是同一的,自己就不能變才對。亦即我們一方面認定自己同一,另一方面則認定自己在變化著。認識上產生矛盾,是因為有就流動世界如實地知見的般若之理解,以及將同樣是流動的存在概念化而理解的識之認識;而在識的根本有「無明」。
因此「空」並不是虛無的意思,空是就現象變化不停,因此無法掌握,與所謂的無常是一樣的。因為一切是空,所以不是既無善也無惡,反而因為存在的本性是空,所以緣起的道理才成立。空的活動有法則性,空與所謂的緣起是相同的。在《中論》(第二十四品第七偈)將這點分作空性、空的意義、空的作用來說明;龍樹也把於空所成立的個體稱作「假」(相對上成立的,因設施)。法(存在)因為是於無常轉變的空所成立的;所以縱使以特定的名字來稱呼,其名字也是「假名」。在《中論》(第二十四品第十八偈)裡,說緣起、空、假的關係為,「我們把以緣起所成立的(眾因緣生法)說為空性,此空性本身就是相對上的假,也是中道。」(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而顯示空、假、中的三諦(但是在《中論》並無三諦之語,視此為三諦的是天台大師智顗的立場)。
第七節 中觀派的發展
總之,一般以為印度中觀派在佛護之時變得盛行,之後清辯與月稱對立,而分為應成派與自續派,後來受唯識思想影響,與瑜伽行派融合,有複雜的發展。
📝學習心得
這本介紹龍樹與中觀派篇幅雖短,但觀點精闢。
■ 性空:
世間的存在皆是無常而變化,因此任何東西都無法以「此物」來掌握。因為在掌握的剎那,狀態就改變了;將無法掌握存在這點稱作一切皆空。以此空來理解存在——亦即是法,是第一義諦的立場。因此存在在其本性上,並不是可以用有、無的形式來掌握的;這是所有時間上的存在者真實的狀態。
■ 緣起:
如此諸法雖是空,但是現象各式各樣地顯現,據此而形成時間上的世界。所謂空,雖也是真實的,然而同時彼此相對的世界成立,也是事實;這是在緣起的相對關係上成立的「法」的狀態。
無常、時間與空性的關係緊密,例如從苗生芽,我們無法從時間軸上認定哪個點是苗、哪個點是芽,苗與芽只是在時間軸上假立的概念。
又例如灰階漸層,我們無法指出哪裡是白、哪裡是灰、哪裡是黑,絕對的白、灰、黑只存在於概念中,現象層面因為視錐細胞、光線、塗料等,所以不存在絕對的顏色。圓形也只存在概念中,而不存在現實。
這也能延伸至堆垛悖論,我們知道一堆沙子,但拿掉一粒沙還是一堆嗎?剩兩粒沙能稱為一堆嗎?最終一粒沙等於一堆沙?車子也是相同概念。中觀自續派的「整體」與「支分」就會遇到此問題。
■ 相互觀待:
龍樹如此以二諦與八不解釋了緣起,這是將緣起理解作「相互依存」(相互觀待)的意思。相互觀待雖是個體成立的條件,但是如果沒有相互觀待的個體,觀待就不成立,但是觀待的個體如果較先存在的話,就無法說相互觀待是個體成立的條件。亦即若無觀待的個體,則觀待不成立,但是若已有個體,觀待則成非必要的。所謂的「相互觀待」,含有無法以語言表達的內容,因此相互觀待的緣起超越了論理。
■ 依他而起:
以上龍樹的緣起解釋,由基於空的相互觀待,而正確說明了緣起的「緣」。但是緣起之中也存有「起」的一面,在龍樹的理解中,「起」、「生」的意思較稀薄。
有部、經部、唯識的「緣起」:依著因緣而生起
中觀自續派的「緣起」:依著支分而形成的法
中觀應成派的「緣起」:依著分別假立而形成的法
確實中觀將「起」解釋為「形成」而非「生起」。
■ 概念化:
諸法實相(存在的真實的樣態),因為是超越思惟,無法以言語表現,所以稱為戲論寂滅。戲論也稱作分別,是指不完全的判斷。一般來說存在是時間性的,是流動的,但我們的認識(識)並無法就流動的原樣直接加以認識,而將流動的存在改為靜止的狀態來認識,此即「概念化」。
現象的狀態是無常的、流動的、時間性的,但我們無法就流動的原樣直接加以認識,而將流動的存在改為靜止的狀態來認識,此即「概念化」,這觀點十分精闢。
不過,說到時間又是另一個議題,《时间的秩序》寫道:
时间失去的这些部分(统一性、方向性、当下、独立性、连续性)并没有让这一事实受到质疑:世界是事件的网络。一方面,许多结论都表明时间存在;另一方面,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没有物体存在,而是事件发生。—《时间的秩序》
換句話說,時間並非我們想像的那樣具有統一性、方向性、當下、獨立性、連續性,但這方面跨足物理學的領域,有興趣與閒暇可以再研究。
■ 緣起性空:
因此「空」並不是虛無的意思,空是就現象變化不停,因此無法掌握,與所謂的無常是一樣的。因為一切是空,所以不是既無善也無惡,反而因為存在的本性是空,所以緣起的道理才成立。空的活動有法則性,空與所謂的緣起是相同的。
這短短一篇,將無常、時間、續流、空性、緣起、概念化等觀念連結,十分受用。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