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的“救生艇”:移加港人的身份“真空期”困局

歪脑
·
·
IPFS
从2021年起, 随着加拿大政府开放给香港人的移民通道获扩展并延期,更多的港人正试图以不同的方法移居枫叶国。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经历重重难关,在取得移民资格之后,却因为移民申请突然滞后,而陷入了漫长的等待和煎熬,更有人因为身份和资金问题,正苦苦挣扎求存, 部分人更被迫面对败走回港的处境。为了惠及港人的加拿大“救生艇计划”,为何严重迟滞?原因究竟何在?该如何打破僵局? 歪脑日前做了一系列采访调查。

原文刊载于歪脑

文|冯怡
原文发布时间|05/20/2024

2024年4月,加拿大某城市。来自香港的“九零后”Kitty正在焦急地等待“永久居民”申请的结果。自2023年6月提交申请至今,她一直未能收到确认信(Confirm Physical Presence in Canada, CPP)。而因为她早前的工签申请被拒,她已失去了在加拿大工作的权利长达7个月。

停工7个月,加上此前缴付学费,Kitty的储蓄已经几乎耗尽。雪上加霜的环境,让她在这个春天忧心忡忡。为了在加拿大生活下去,Kitty节衣缩食,除了缴付房租等必须开支外,已经不敢再花费一分一毫用于娱乐,日常起居饮食也不断节省,甚至到了少吃两顿饭以减省开支的地步。

无奈、焦急,一年多来,这不仅仅是Kitty一个人的处境。而是许许多多像她一样移居加拿大的香港人的状态。

2023年加拿大接收创纪录的43万名新移民,当中相当一部分是香港人。按照官方数据,自2021年开放港人特别移民渠道至2024年2月29日,加拿大移民部累计收到8068份Stream A(加拿大毕业港人永居通道)申请、及累计8432份Stream B(港人加拿大工作经验类移民)申请。 其中2023年的这两类申请就达11214个,数字是2022年的四倍。

从2021年起, 随着加拿大政府开放给香港人的移民通道获扩展并延期,更多的港人正试图以不同的方法移居枫叶国。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经历重重难关,在取得移民资格之后,却因为移民申请突然滞后,而陷入了漫长的等待和煎熬,更有人因为身份和资金问题,正苦苦挣扎求存, 部分人更被迫面对败走回港的处境。

为了惠及港人的加拿大“救生艇计划”,为何严重迟滞?原因究竟何在?该如何打破僵局? 歪脑日前做了一系列采访调查。

“救生艇”申请“如石沉大海”
香港甜点师的身份“真空期”

Kitty原本在香港一家餐厅任甜点师,月薪25000港元。虽不能说是主流标准下的成功人士,但生活尚算安稳。 然而,面对香港近年来的种种变故,她感觉到香港已不宜居。2021年加拿大公布了专门针对港人的特别移民通道后,Kitty决定放下在香港的工作,放手一搏到加拿大报读酒店管理课程,开辟新路径。 彼时她新婚不久,夫妇俩并没有如其他小夫妻一般同赴加国,而是决定由Kitty先探路,丈夫留守香港,待Kitty安顿好后再作打算。

与伴侣分隔异地,加上生活和学业上的种种压力,Kitty在加拿大的路并不平坦。 但为了将来,她还是坚持过来了。2023年夏天完成学业后,Kitty正式递交申请加入所谓的救生艇计划,即港人特别移民通道中的Stream A——加拿大毕业港人永居申请。 而为了能在申请永居身分期间合法留在加拿大工作和生活,Kitty也随即在毕业后申请了同样是只惠及港人的特别工签。

Kitty当时比较乐观。她身边有好几位比她更早完成加拿大学院课程的友人,当初只花了约五个月,永居身份便已到手。按照朋友的经验,Kitty预计自己在约六个月后, 也就是2023年底至2024年初也会获得永居身份,再想办法与丈夫团聚。 而按照移民部的官方网站所示,在加拿大境内递交的工签申请,办理时间约为102天。在这期间她也可以继续合法居留在加拿大,准备工作。 一切看似顺利平坦,Kitty也已收拾好心情迎来自己的第二人生。

时间来到2024年4月,Kitty的申请却一直犹如石沉大海。 此外,移民局还因为把Kitty的港人特别工签申请当作其他工签类别处理,并以不符合资格为由拒绝申请,即便Kitty此后已经就审批结果进行上诉,但仍于事无补。 Kitty只好先申请重置身份,并重新再递交一次工签申请。

如今,虽然生活艰苦,但Kitty也不敢贸然回港,主要是因为以港人移民通道申请加拿大永居身份,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申请人必须身在加拿大,Kitty担心一旦回港。此前的心血也将化为乌有。 现在,她只能向亲友借款,以解燃眉之急,并等待事情迎来转机。 

Kitty坦言,自己明白加拿大特别向港人提供宽松的移民方法,已经是格外开恩;也明白这大半年来申请激增,申请审批期遭延长也是无可厚非,但自己真的没有预料到会经历这样艰难的“真空期”。 

永居身份审批缓慢
大批在加港人失业成为“边缘人”

Kitty的遭遇并非个别事件。 

加拿大港人组织“港加联(Canada-Hong Kong Link)”, 早前就香港人的移民申请滞后问题,向一直未获得身份的移民申请人做了问卷调查。 在收取到的582份有效回覆中,仅有7人表示收到eCOPR电子永居身份证明,算是初步获得了永居身份。 在仍然等待结果的570多人中,超过六成的人,已经等候了超过6个月,更有申请人等了19个月仍然没有结果。与之形成对照的是,过往以同一渠道申请永居的港人,通常只用3到6个月,甚至几个星期就已经获批出身份。

在一个拥有超过一万名成员、用以交流移民申请资讯的港人Telegram群组,从今年一月底至今,只有寥寥数人分享自己成功获取eCOPR,与此前每天都有喜讯的情况大相径庭。 值得说明的是,按照相关规定,一些经济类移民的申请人,可以在申请期间过渡工签(BOWP)保留合法身份,但相当一部分港人,没有这么好运。他们因为工签或学签过期, 与Kitty一样,正面对居留和延续合法身份的难题。

事实上,即便一个在加拿大的香港人,符合资格申请延长工作签证,很多人面对的身份困扰仍然存在。 按照程序,在加拿大境内申请延长工作签证的申请人,在网上递交申请后,会立刻收到移民部接获申请的确认信,也会获得临时身份延期的通知书,列明申请人的身份将有效延续至某个时间点。而这个时间点的期限是三个月到大半年不等,一般是移民部预计审批所需的时间。

现实中,由于移民部的通知书中没有列出依据法律“自动延长身份”的事项,很多香港人都面临着在确认信上列出的日期当天,或此前就被解雇的风险。原因就是雇主害怕承担法律责任。

这些没有明文证明自己能合法工作的香港人,就因此成了“边缘人”,很难在获得居住身份之前,找到工作,被迫只能靠积蓄生活,并陷入无限期的等待。

歪脑记者对此向加拿大当地的劳工团体查询,工人维权中心Justice For Workers的组织干事刘碚溪回应说,这种情况下,以安省为例,雇主要解雇员工,确实不需要提供理由,只要不涉及人权等问题即不属于违法。雇员要保护自己,就唯有预先为雇主打好“预防针”,说明在移民部没有更新工签续签的审批结果之前,自己依法有临时居留身份,可以合法工作。

除了失业的困扰,经历这段“真空期”的工签延期申请人还面临着其它困境,一些人向歪脑表示,由于没有明文的合法身份,自己也不没有资格参与所在省份的医疗保健计划,连看医生也成为问题。有些人车牌即将到期,出行也处处受阻。 

现居曼省温尼伯的Daniel,就正面临身份不能确定而带来的重重困难。 Daniel早年在加拿大留学,随后因事回港,辗转之下几年前以封闭式工签,即指定雇主工签ESWP,再度回到加拿大工作。 Daniel在2023年6月22日以港人移民通道的Stream B项目申请永居,至今未见动静。 而由于Daniel以ESWP来加,除了工签期限较港人通道一般会批出的3年工签期为短,也不可以随意更换工作。工签续签也需获雇主协助,手续原本已较开放式工签持有人复杂。

雪上加霜的是,Daniel的原雇主为宗教非牟利机构,日常运作非常依赖资助,而由于获得的资金被削减,雇主无奈下未能继续雇用Daniel,因此也不能继续为Daniel申请延长工签期限。 无可奈何之下,Daniel唯有转为申请Visitor Record,即以访客身份留居加拿大,直到永居申请获批为止。

Daniel表示,自己尚有积储,而且有家人支持,生活开销未遇到太大压力,但由于工签失效,加上新身份的申请也一并遭到滞后。 没有一纸文件在手的Daniel在车牌快将到期之际却没有任何续期方式,就连到省府当局查询也是求助无门,只能等候有关官员再跟进。如今,连带车保以及续保等,也出现有问题。

 Daniel说,在温尼伯生活不如多伦多或温哥华等交通便利的大城市,不能开车,就意味着连采购日常用品也会障碍重重。 “我家距离最近的超市和餐厅,走路要走三十分钟,巴士班次却又太疏落,这样的话行动真的会受到很大限制。”他为此忧心忡忡。

Daniel还说,除了日常生活受阻,身份的真空期带来的最大问题还是心理健康变差。 “已经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自己什么也不能做真的很痛苦。首先没车我也不能走得远。其次帮我办理移民的律师有提醒我,即便是出去做义工,也有可能会影响我的移民还有临时居留申请。这样来说我是什么也做不了,每天对着家里的四面墙,或者去花园走走。而且因为我还没有确实的身份,不能出境, 就算想到美国玩玩散心,也做不到。”

“港加联”民调负责人:并非仅催促
而是希望能改善“救生艇”项目

不断的等待和无法预测的变数,为不少移居加拿大的香港人带来心理上的不安,以及生活上的不便。对那些有孩子的家庭来说过,更是如此。一些家庭因身份问题, 连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无法保障,让他们最为焦急和煎熬。

 Kenny是“港加联”民调的一名对象之一。他在2022年前来加拿大修读能源系统工程技术的高级文凭课程,并在2023年4月毕业,随即于5月递交永居身份的申请,以及毕业后工作的签证(Post-graduate Work Permit, PGWP)。 同年7月,Kenny的妻子Mandy生下来一个可爱的儿子。 原本是喜上加喜的事,却因为Mandy和Kenny原有的签证7月到期,续签身份的申请却迟迟没有批下,加上永居身份的申请也还在进行中,而成了整个家庭的噩梦。

 Kenny说,由于自己和妻子的身份尚未获得续签,两人并没有适当的身份证明文件,而初生孩子的出生证明也需时审批,导致宝宝在出生头两个月,不合资格获得OHIP(加拿大安 省保健计划)的服务,因此并不能接种初生婴儿原本需要接种的任何一支疫苗,也没有家庭医生愿意接收宝宝。 

“当时我只感到愕然,因为身边所有人都说宝宝一旦是在加拿大出生,就能享有这里的服务。而且身边有朋友与我情况相类似,也是父母并没有OHIP保障,但他们的宝宝却能获得临时OHIP保健卡,但来到自己这里,情况却不一样了。”Kenny补充说,由于自己和妻子还没获得确实的临时居留身份,一旦离开加拿大将无法再入境,所以当下的唯一做法就只有等待。

Kenny强调,自己和家人都并非在意能不能拿到福利,但人在异乡时,新生命可能遇到的健康危机和威胁,以及遥遥无期的等待确实让人感到不安 。 幸而,宝宝在去年10月已获发出生证明并成功取得OHIP保障,而Kenny和Mandy的工签也在2024年2月批下,生活逐渐恢复正常轨道,暂时无须再担惊受怕。 

学者蔡俊威负责了“港加联”的这个民调。他表示,针对在申请加拿大永居申请、以及延续临时居民身份这两方面遇到困难的港人,港加联已经向加拿大移民部呈交建议书,除了期望移民部能尽量加快港人移民申请审批程序,更希望移民部率先解决部分申请人面临身份无效的严峻问题。

“在一个大政策推行初期,遇到一点问题或漏洞也是很常见的。当局也并非有意刁难或者故意遗漏。例如在救生艇计划推出不久,便衍生出2016、17年毕业的救生艇申请人,符合资格申请工签,却不符合资格申请永居的问题。而这次大量港人在申请永居前,面对临时身份到期,而不能合法居留的问题,我们估计因为政策来得突然,加拿大当局没有预计过这样的情况而出现。因此,我们的目的,也并非只是一味催促移民部,而是希望能改善这个项目。”蔡俊威说。 

“比如说,移民部是否可以参照新冠疫情期间,因人手不足导致各项移民项目审批时间严重滞后时,所推出的为大部份延续工签申请人发出无限期‘身份保持状态’( Maintained status 或implied status)的许可信呢? 我们相信,这样其实已经解决的大部分申请人目前所面对的最大困难。 无论是收入、医疗、以及各种身份证明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而作为对大量港人申诉的回应,加拿大移民部在2024年5月初公布,自5月27日起,符合资格的港人特别移民渠道申请人,可申请新的开放式工签,以此继续合法居留加拿大;但如若申请人的合法临时居留身份已经过期超过90天,则不符合申请这一份新工签的资格。 

蔡俊威表示,港加联十分欢迎移民部聆听社区声音,并推出新政策,让正申请加拿大永居身份的港人有多一个途径续签工签。 不过他也提到,现时大部分永居申请被滞后的港人,需要面对的不是无法申请签证,而是即便已经申请了续签,却因为临时身份的签证也迟迟没有批下所导致 的各种生活困境。

“一旦这个政策正式施行,可以预见的是处理临时居留身份的移民官工作量将激增,而在人手不变的情况下,工签和学签续期的审批时间只会有增无减,情况可能反而会因此而恶化。”他说。

港人组织吁请加拿大移民部:尽快解决紧急个案

蔡俊威说,“港加联”下一步仍将要求移民部对症下药,解决各类个案审批延误的问题。 在今年四月的跟进工作中,“港加联”收集了部分移民申请以及紧急状况的个案,主要目标为三大类人:

一是永居申请已审批超过九个月的人;二是在加拿大的临时身份已过期。或只能续签为访客(Visitor)并且失去工作和医疗保障的人;三是永居申请滞后而影响到子女学习或医疗状况的人。 截止4月19日第一阶段结束后,港加联共收到170余个个案。 4月30日,港加联已与多名关注港人状况以及专责移民事务的加拿大国会议员会面,并将这些个案移交给他们,并转交移民部处理。

“与我们会面的国会议员,如新民主党(New Democratic Party)的关慧贞、保守党的Tom Kmiec等,也已在相关委员会提出动议并获全体通过,敦促加拿大联邦政府给予港人特别移民项目的永居身份的申请人 ,自动续签其临时身份。我们相信,这样才能有效改善港人目前面对的身份和工作等问题。同时我们还是要争取移民部,正视并解决近万个移民个案遭积压并延误的问题。”

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从2021年以来,港人移民渠道的申请个案逐年攀升。2023年移民部累积收到4639个Stream A申请、6575个Stream B申请、合共11214份。 相比2022年的累计2632份申请,数字翻了四倍。移民部的审批进度,也相应地从2022年的累计处理1090份申请,增至5156份。

蔡俊威认为,加拿大政府推出的救生艇计划到目前已运作了两年。从学院毕业、或者储够申请移民所需工作时数的港人数目大幅增加。相应的,相关永居身份的申请数目也大增,移民部的审批时间延长也属意料之内。

“移民部可以处理的申请数当然是有限的。从数据上来看,移民部2023年处理的Stream A和Stream B个案大概为5000个, 每个月的审批数字都落在三位数。那其实代表了假设人手不变,移民部一年可以处理的Stream AB申请,也就可能只是五千个。可是当毕业和有足够工时的人越来越多、申请数也持续攀升至破万,这个一年审批5000个的空间,就消化不了越来越多的新个案了。所以对于移民部来说,其实他们并没有滞后问题 。” 蔡俊威说。

日前,加拿大移民部在回覆歪脑记者时表示,永久居民申请的以往处理时间,是根据移民部在指定日期之前的六个月内,抽取当中八成个案再做计算的。 截至 2024 年 2 月底,循香港移民通道途径提交的申请的处理时间为 6.5 个月。 然而,由于 IRCC 收到的申请数量超过了最初预期的申请量,因此出现积压,两类永居申请个案的处理时间都将会增加。 移民部还强调,所有申请都是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审批。

请愿推出“桥梁开放式工作签证”

目前,虽然加拿大移民部对救生艇计划的永居申请在缓慢批出,但数据也显示了严重的审批放缓的问题。

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加拿大移民部只批出了18份Stream A申请、6份Stream B申请,虽然2024年1月,这个数字一度回升至分别有150份和132份,但2月份又大幅下跌。进入3月,移民部也只处理了87份港人通道永居申请。与之伴随的,是有近440份新申请加入。 如若当局处理的个案总量和速度不变,势必会造成越来越多个案堆积的状况。

有正等候Stream B永居结果的申请人曾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曾致电移民部查询自己的申请进度,得悉自己的所有审查项目已经完成,就只待移民官批出最后结果 ,但却可能要等上20个月,接听电话的官员也无法解释为何最后一步要拖延这么久。 

那到底加拿大的港人移民计划,是在哪里出问题呢? 不少在等候审批的港人就怀疑,移民部正为每个移民项目设置配额,可能对港人的移民通道有重大更新甚至暂停等,顿时人心惶惶。

今年四月中旬,两个港人组织,加拿大香港菁英协会、移加港人救生艇2023年滞后群组,都前往渥太华请愿。 请愿书促请移民部部长Marc Miller为所有“港人救生艇计划”Stream A和Stream B的永久居民申请人提供“桥梁开放式工作签证 (BOWP)”。让申请永居的港人能在等候审批时间,有渠道申请合法工作和居留身份。 同时,呼吁移民部增加人手,以加快审批处理速度,以符合当局承诺优先处理“港人救生艇计划”申请的原则。

不过,协助这两个组织接触联邦政府的机构,香港监察Hong Kong Watch,其创办人兼信托主席Aileen Calverley在会晤移民部后表示,现在申请的延误问题并不只是人手不足。 

她说,移民部于2023年11月1日为人道立场分类(H&C)所确立的2024年移民数量,目标为13750人,比2023年减少。2025年,数目将降至8000人。预期审批永居的停滞情况将会更加严重。

对此,加拿大移民部在回覆歪脑记者查询时,没有回应港人移民通道是否设有限额,也没有回应这个项目是否仍处于优先审批的队伍中。 只强调,由于IRCC 在港人移民通道收到的申请,数量超过了最初预期,因此出现个案积压,并重申当局已为港人推出新的工作签证申请渠道,永居申请人可以在等候个案处理期间,按自己需要申请所需签证。

蔡俊威表示,港加联已向移民部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希望加快对相关问题的处理,并使得加拿大政府的港人移民计划能更为行之有效。“我们希望探讨的是,有些程序是不是可以减省,让移民部的官员和申请人都更方便,而审批的时间也能减省下来,而达致清理积压个案的目标呢?”

他举例指,由于加拿大的临时居留和永居项目五花八门,申请人有时候会申请多个项目,移民部内部需要更好的资讯互通,才能避免重复人手,处理同一个申请人的不同个案。“ 举例来说,一些人,PR已经批下来了,但工签却还在处理中。申请人没有一个按钮或者其他方法,主动放弃工签的申请。 这样的话,还要浪费了人手去继续审理。 ”

“如果移民部能有机制,在系统中自动分辨同一个人的多个申请,并交由同一人处理……这样省下来的人,可以处理积压的其它个案,受惠的将不只是香港移民通道的申请人了。”他说。

歪脑网站
歪脑Instagram
歪脑Youtube
歪脑Facebook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歪脑歪脑是为讲中文的年轻一代度身定制的新闻杂志。歪脑以鼓励独立思考为本,力图为观众读者提供另一种看世界的眼光。歪脑欢迎坦诚的对话,希望建立起一个多元、真诚、安全的线上社区,碰撞出无边界的知识江湖。 www.wainao.me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过于严厉的目光:重庆“胖猫”事件与个人生活的溃败

支联会义工列明慧的六四记忆与传承:从维多利亚公园大台到“六四舞台”

35年了 不同世代的“六四”纪念 ——以个体的坚韧 对抗政治高压与时光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