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人'项目是如何发现这个社会还有可以称为是灵魂和精神的东西(转)

prcdignity
·
·
IPFS
有些人必须讲真话,这是对人民,对信仰的真情流露,以及在具体行动上对这种情感的呼应和践行,而医疗系统保护伞,武汉市第四医院某些院领导以及消化内科丁祥武等人的滥权则充分体现了政客和专家从不为人民服务这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陈韵,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定海桥互助社发起人,西天中土项目负责人。近日,徐汇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一起出版、发行非法出版物案件。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被告人陈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没收退缴的违法所得,没收销毁扣押的非法出版物。被告人“陈某”是“51人项目”负责人。该项目是诞生于艺术展览“上海双年展”的独立艺术计划,是一个自发组织的学习、交流、反思和社会服务的场所,位于中国的一个工人阶级和移民组成的社区。2022年,“51人”翻译出版《每日的工人阶级史》。

我是2013年做一个叫“西天中土”的印中交流项目,才知道上海有定海桥这个地方。去了后感触特别深,才意识到自己出生的医院就在定海桥不远处,但因为三岁多就搬离了杨浦的外婆家,这次像是太久后的“重逢”。后来我才了解到定海桥在上海现代和当代的历史上是一个有名的、而且令人产生纠结感情的“地标”,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它的意义和存在感被“完美地”掩盖掉了。一座城市的每一个时刻,必然是诸多“前传”曲折演变的结果,这个作为“前传”之一的定海桥,不被作为“核心前传”仔细分析和回味,而沦为了一种残留物,坐等着被除掉。

2014年我申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青年策展人计划时,从对定海桥的继续关注和研究中发现,2000年像是上海的一个“裂点”(断裂与裂变)。之前与之后仿佛无法沟通,通过搁置、忘掉和掩埋2000年之前的事,这个城市获得了对一种发展正当性的突发认知和信任。

在准备PSA的这个展览项目时, 我们通过文献资料和对定海桥居民的口述,把本地历史自学了一遍,包括当地人喜欢听的戏曲、热爱的运动,还有“流氓历史”、王洪文和这个地方的关系,以及大厂如国棉十七厂的历史,甚至九十年代末短暂的用白洋淀防空洞做音乐排练的时期等等,最终这个展览除了九件作为“触发器”的先期作品,我们还做了四个工作坊。展览出来的效果跟我们实际想做的事情有一些距离(预料之中),我觉得有必要再进一步去面对这个“距离”。我们就用展览的余款,把在展览时期就租下来的定海港路252号继续租了下去。

现在来看在地工作和对城市议题的持续关注,是互助社贯穿至今的重点。我们想做的就是小则立足定海桥,大则立足杨浦,再大就立足上海。上海是一个人流往来频繁的地方,往来的相关研究者和工作者是否可能在定海桥发出声音,从而扭转现在这个城市发展中已经造成的僵化局面,比如什么事该在什么地方发生,画廊应该开在哪里,美术馆应该在哪里,它们往往不是在地产的愿景里,就是在一个士绅化的氛围里。我们能不能超脱在外,在一个我们无法直接改变其命运而内部利益交织矛盾的社区里存在,是否可以既从社区习得一些方法与经验,也能和社区居民建立互助式的进步关系?通过最近两三年的尝试,我们意识到,只要有决心和意志在当地持续工作,互助社给个人和集体带来的收获是可以很大的。

如果没有互助社,我们就不可能在2016-17年做好上海双年展的“51人”项目。很多人问我,你们怎么去找到的这51个不同背景、不同职业并且又非常有趣的人?最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我们对“51人”的思考和讨论发生在定海桥。我们立足在这样一个卑微的点,去看待这个城市和这个社会,我们才会发现到底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可以称为是灵魂和精神的东西。如果你在上海老法租界的一个咖啡厅里,你对社会的精神和灵魂则会有不同的考量,甚至同一个人说出来的话都不一样。每一个场所都有它强烈的“场所意志”。

这种场所意志也被我们策划进了“51人”的活动中。譬如,我们找到了一位上海早期文革运动中的亲历者和核心人物叶老,请他来做导游。我们包了一辆大巴跟着他走了一些和上海文革有关的事发地点,最后回到定海桥——这个走出了王洪文和他战友的地方,同参加活动的三四十位青年朋友进行了座谈交流。我们还找到一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飞行员曹金先,请他在一个私人的诗歌书店里讲述战争的经历,这个诗歌书店的主人则为这次活动编了一本书,那是一本跟飞行员有关的小诗集。我们还认识了一位退伍军人于唤楼,他很偶然地去日本学了做日式甜点的手艺,他做的面包非常好吃,又特别便宜。这个人充满了军人的自豪感,结果却变成了一个面包师。做面包非常需要体力,也需要一种意志,还需要温度,他的双手的温度决定了他能做一个很好的面包师。他非常独特,阳刚,又有艺术气质,并且他一定要把面包房开在他长大的那条路上。

我们在PSA的展览项目中就提出“对历史的艺术实践”,定海桥互助社是一个“社”,不是一个“空间”,这是最初提出时就考虑过的。在艺术领域里,开一个空间就像打开一张白纸一样理所当然,即便是有意安置在一个社会空间里的“艺术空间”,也是随时可以采纳社会,随时又可排斥社会。但对定海桥来说,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历史和当下、感情和行为,你所身处的现场就无意义,从而没有必要,你所做的多多少少会被这个场所检视,哪怕是无动于衷,也是一种反馈。为何要叫“互助社”?我们希望把“空间”这个几乎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放到“社”这个前提下进行讨论和实践。“社”是一群人的关系,既是社会的“社”,也是社群的“社”和社团的“社”。在“社”的基础上,也就是在人的基础上,空间问题才会呈现出它的具体面貌和内涵,否则它就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弥散的东西,抓都抓不了。

如果问我们互助社会一直做下去吗?我们目前看不到解散的必要性。我们关心的城市问题层出不穷,历史问题也得不到关怀,我们能从定海桥的切口处不断发现理解历史和理解它跟周边关系的丰富可能性,尤其是这里的人所带来的鲜活力量。

互助社的工作是微不足道的,而在定海桥,有很多的居民以及她们的工作方式、经营方式在现在的城市发展格局中是不入眼的,定海桥的大部分居民是移民,这些移民是被房东看不上,因为房东的房子很好租。房东也是因为不稀罕住这个地方,才会把老一辈传下来的房子租给外地人,所以我们就是和还稀罕住在这里的老居民,以及自己也没有很稀罕自己的移民在一起。我们在他们中间,反而会感觉到巨大的被包容和被鼓舞。

互助社就是租客,像这里的所有租客一样,没有长期存在的正当性。互助社解散与否这一件事情,对定海桥而言一点都不重要。如果定海桥被拆了,我们也是这里最不重要的一个群体,我们的邻居比我们都要重要100倍。定海桥真正最重要的是比我们更需要考虑去哪里的移民,以及自我认为最重要的房东,前者是这里要被剔除的真正肉身,后者是拆迁的交易方。

如果有一天我们换到了别的地方,我们也会以定海桥习得的视野和方法继续推进工作。定海桥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极富教育性的地方,哪怕这个地方最终以撕心裂肺或喜大普奔的方式结束了,但我们和“地方”相互影响的这条线索希望是长远的,我们也相信它会在演变和调整中走向思想和感知上的丰满和活力。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知道,有些人必须讲真话,这是对人民,对信仰的真情流露,以及在具体行动上对这种情感的呼应和践行,而医疗系统保护伞,武汉市第四医院某些院领导以及消化内科丁祥武等人的滥权则充分体现了政客和专家从不为人民服务这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2017年,武汉市编制办确定医院名称为“武汉市第四医院”,保留武汉市普爱医院、武汉市骨科医院为医院第二、第三名称。包括武胜路院区,古田院区,常青院区以及东西湖区常青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党委书记:彭鹏 院长:夏平 王岚(目前升任武汉市第一医院院长)

CC0 公众领域贡献宣告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