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特市朋友們,可以推薦寫作提案的出版地方嗎?

grace.matters
·
(修改过)
·
IPFS
·
作為一個算是很新的寫手,最近想寫一系列深度報導的文章,在某個出版地方發表,但不知要去哪裡投稿 或是提案?大家可以推薦嗎?

在換日線寫文章已經兩年多,上一篇文章有了很大的迴響,但繼續寄給編輯的新文章,目前也是下落不明,也因為這樣,持續打亂了寫作的flow ,心很煩躁。

因緣際會之下,知道了紐約幾個很特別的台灣人開的business ,覺得很值得關注報導,我也想寫,但google 搜尋了多次,到處找適合的網上或是紙本的出版地方,但好像沒有適合投稿的地方,或是有覺得適合的雜誌,但不知道台灣雜誌,讓不讓自由寫作的人提案?

下面是昨天寫的提案,我很滿腔熱血,但不知要去哪投稿,可以大家給點意見嗎?

我自己在紐約這十多年,觀察到紐約一些台灣人第二代移民開的business,和台灣的產業脈動也有類似的平行發展,像是更精緻化的網站、用說故事的方式在社交平台和顧客溝通,但我看到這些business 有另一個使命,就是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讓紐約這麼多元的社會認識台灣,不管是從這些business 的產品、或是社交平台的貼文,因為他們大部分用的都是英文來和顧客溝通品牌價值,所傳達的訊息可以更延伸到美國普羅大眾,也和台灣第一代移民開的business,因為英文不是擅長的語言而導致所能接觸到的顧客很侷限而有所區隔。

我自己雖然來美國已經20多年,但真正開始寫作是在兩年前,在換日線上有一個專欄,但寫著寫著,總希望可以寫一些更深入的報導,而下面的四個business的故事,我希望可以在能見度高一些和內容風格類似的出版品來撰寫,所以想和xxx提案看看,不知道接下來幾期雜誌是否有類似的主題,可以讓台灣讀者了解紐約的台灣business。

Yoseka Stationary: 一家在布魯克林專賣日本和台灣的文具店,這家店是桃園由申甲文具有限公司的美國分店,在Yoseka 的網站上講述,桃園由申甲文具的第二代 Neil 十年前來到美國,很快就發現到美國的文具不像亞洲那麼多元,而在台灣長大的小孩,在每次放假結束前,買文具就好像是一種儀式,希望這些新文具可以給新的學期帶來新的希望。Neil 和在美國長大的太太 Daisy一開始在一些假日市集擺攤,後來先在皇后區的Sunnyside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店,之後才在布魯克林區的Greenpoint 開了較大的第二間店。在Yoseka 的IG,他們用更生動、講故事的方式介紹自己的產品,這篇貼文介紹一系列新的墨水,墨水顏色是台灣傳統故事的啟發,內容提到虎姑婆的故事。



Ms Lam Montessori: 位在布魯克林 Williamsburg 的蒙特梭利中英雙語學校,和Yoseka 類似的是,這間學校也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台北蒙特梭利幼兒園的第二代經營,近年來,雙語幼兒園在紐約也是如雨後春筍般地到處開張,但大部分的幼兒園不像Ms. Lam的師資確實是從台灣來的,而經營者也不像Ms Lam 是正統的蒙特梭利訓練出來的。在我幾年前的拜訪中,看到幼小的兒童在學校的後院種植蔬菜水果,在課堂上學習注音國字,這在寸土寸金還有近年來中國移民為大宗的紐約,難能可貴。這間學校從幼兒園做起,現在也擴張到小學部門,持續推廣蒙特梭利中文英文並進的教學。

還有兩個business 會在這個提案裡,一個是雲海嚴選,之前我在換日線寫過,最近他們在紐約開了第一家台灣柑仔店,還有很多故事可以寫,最後一個business是一家推廣台灣茶葉的文青茶店,在甚麼東西都豐富到爆的紐約,想知道他們是怎麼生存茁壯的。

換日線寫的雲海嚴選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