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就不放手:我們一起穿越憂鬱流沙

射手媽咪婷婷
·
·
IPFS
·
陳良基部長陪伴夫人度過憂鬱症的親身經歷。
圖片來源:金石堂

「憂鬱症」在近年來儼然已成為文明病,但也因為太過頻繁聽聞,反而容易讓人失去戒心與耐心,而陳良基部長與夫人素梅以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姿態現身說法,為的就是喚醒社會大眾對於憂鬱症這個疾病的正視,並且強調親身陪伴與積極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很難想像部長夫人素梅在眾人面前自信演唱《伊是咱的寶貝》之前曾經歷過兩年多深陷憂鬱流沙的困境,夫人形容那種感覺猶如被禁錮在馬里亞納海溝,完全失去與真實世界的連結,整天提不起勁又睡不著覺,亦頓失生活熱情,沒多久開始感到自己將會成為他人的累贅,於是萌生解脫的念頭。

幸好在關鍵時刻,陳良基部長回家抓住欲縱身一跳的夫人,及時挽救了一條生命,卻也展開了漫長的治癒與陪伴過程,而陳良基部長也選擇不戀棧政務官的職位,毅然決然選擇陪伴在夫人身旁,並且用做研究計劃的精神想方設法一同面對夫人在身心靈所遭受的折磨。

當然,專業的治療不可少,但從陳良基部長陪伴夫人的故事來看,我認為積極求助且不隱瞞病情非常重要,也因為有許多親朋好友的共同支持,不僅可以分擔主要陪伴者的心理壓力,也能經由多管道的嘗試協助憂鬱症患者邁向恢復之路。

最後,我還是想透過夫人在書中所分享的成長經歷與人格特質來強調「辨識情緒」與「表達情緒」的重要性。當我們不斷在強調該如何「情緒管理」的同時,首要是能傾聽自己的內心並學會勇敢表達需求,而不是提倡凡事隱忍退讓才是美德,過去要求女性必須要對週遭人展現體貼的「情緒勞動」是很有可能經過長時間的累積而釀成疾病的。

無論你對憂鬱症了解有多少,透過陳良基部長與夫人的這本書可以讓我們更了解憂鬱症導致身心轉變的過程,進而消弭成見並適時伸出援手,也同時相信憂鬱症是有痊癒的可能,重現曙光的那一天就在不遠處。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射手媽咪婷婷射手座,全職媽咪/斜槓寫作者/新性感雜誌共同創辦人 喜愛音樂、電影,更熱愛閱讀,資訊焦慮症患者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3298701145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d4b0ef1fd89780001fc7e91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幸福親子教養:跟著阿德勒成為高情商爸媽,教出自信、獨立、勇敢、合作的孩子

【兒童繪本】去看牙

不存在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