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雷门琴:PCB从入门到冒烟

白鸦
·
·
IPFS
不想搞硬件的AI人不是好同人女

详细讲讲我画PCB车的故事。现在想来又离谱又好笑。

故事开始于我看了汉尼拔(TV, 2013)。里面有一个不是很经典的场面,是汉尼拔教阿拉娜玩一个叫特雷门琴的乐器(s2e10)。

特雷门琴是最早的电子乐器,原理是把手靠近线圈,通过电感控制音高和音量。

我想试一试玩这种乐器,但是这种乐器现在非常小众,显然没有形成成规模的市场。另一方面,虽然音乐对我很重要,但是我实在不能对自己保证买回来它不会放在角落里落灰。于是我决定自己做一个。

我对电子电气的了解还停留在高中物理大题的水平,现场去学设计电路显然是不现实的。所幸网上有很多现成的特雷门琴的电路设计。我挑了一个看起来靠谱、元器件也依然被广泛使用的设计,将电路图画到了电路板上。随后,我在业内人士(我爸)的帮助下,将设计图送到电路板厂去打样。

到这里都一切顺利,但是离谱的事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对照着电路设计,去淘宝上买元器件。元器件虽然不贵,但是其市场以批发为主,即基本都是10个100个起卖的。我不需要批量生产特雷门琴,也不想储存没用的原件占地方。于是我拜托业内人士帮我找了一些元件。有些元件找不到面额正确的,差一两个数量级也将就着用。至于铜管感应线圈?调试的时候扯两根焊锡就充当感应线圈。

由于画板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元件的形状,并且好多元件用的型号都不对,焊板的时候面临了很多元件大小和pcb上留的位置形状不符的问题。

事已至此。接下来就只剩上电了。电路的入口有一个220v交流转直流的模块。插上电源的第三秒钟,这个模块的温度就升高到烫手的程度,我高度怀疑上面的元件直接被烧坏了。然后我做的一切就是尖叫着看我爸顶着(在我眼中的)高温高(电)压的危险调试这块电路板。

结果其实可以算成功。我们实现了音量和音高的控制——但是不多。音高大概能在两三个key之间做出小范围的变化。音量的变化我着实没什么印象了,似乎稍微比音高变化显著一些。

调试电路板的那几天,我还做了用来装电路板的木头盒子的设计、正经铜管感应线圈跟盒子及电路板接口的设计、以及木板和铜管加工的规划。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手工耿。对于普通人来说,加工铜管和木板的流程和工具都非常陌生。但是考虑到电路板实验结果很糟糕,所以后续的计划也被搁置了。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