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你的貼文,就是被他們刪掉的:讀心理驚悚小說《被消失的貼文》
文|少女老王(文字工作者)
「人在床上接吻的影片是允許的,只要我們不會看到生殖器或女性的乳頭,而男人露乳頭則毫無問題。」
「詛咒戀童癖去死可以,詛咒政治人物去死則不行。」
「『所有穆斯林都是恐怖分子』這樣的文字必須從平台上刪除,因為『穆斯林』是『保護類』詞彙──跟『女人』、『同性戀』、『異性戀』一樣。而『所有恐怖分子都是穆斯林』就可以留在平台上,因為『恐怖分子』不是保護類,『穆斯林』也不是侮辱性的詞彙。」
──節錄自《被消失的貼文》
平台?到底是什麼平台?《被消失的貼文》一書中,作者沒有明說,故事裡角色的台詞也因簽署保密協議的設定,隻字不提。
免費的代價是什麼呢?網路上充斥著各式免費資訊,我們可以免費在社群軟體上創立個人形象、分享個人生活,甚至免費用這個平台賺錢。然而天底下,哪有什麼事不用付出代價?
曾經收到過一則臉書通知,說我5年前的一個留言因「違反社群規定」被刪除。我想不起來當年是寫了什麼留言,值得在5年後被臉書大海撈針,但我還看得到我留言的那則貼文,是跟兩岸政治有關的貼文。
最近一次貼文被下架是發生在3年前,我在粉專分享自己被職場性騷擾的經驗,吃飯時被男主管故意詢問保險套的歷史;趕稿時男主管的手竟在我的內衣肩帶上游移……而這篇貼文,竟被臉書審查為「性暴力」強制移除下架。
當我選擇繼續寫下去時,觸及率明顯被調降了。一些有在經營社群的人跟我說,這都是因為我沒避掉某些關鍵字的緣故。
➤我明明是遭受暴力的一方,臉書卻不允許我去說。
近年來,隨著對岸大玩「文字獄」,搜尋欄裡不是敏感字詞查無資料、就是個人社群頁面上,不符該政府期待的貼文會被下架,寫出負面字詞會被刪文,次數太多甚至連帳號都會被拔除。
最經典的莫過於他們的綜藝節目裡,提到「死」都要加引號;網路創作者在影片裡提到「死」,有時會改用「si」上字幕;還有「殺」被改成「口」字替代,所以凶案凶手都在「口人」。
曾經我們覺得這樣的「自我審查」很好笑,但不知為何,在台灣「被消失的貼文」也變多了。
而為了「不被消失」,各種充滿創意的「自我審查」貼文開始盛行,看似幽默的替代字詞下,也讓人不禁感嘆:我們竟然也迎來了要「口來口去」的日子。
但是,如果一個被害經歷裡,只能用隱晦曖昧的方式敘述,那為何加害人的行徑就可以明目張膽?只因加害是不可控的瞬間?被害是事後的個人感受?但又有哪個加害者,會主動公開承認自己的行為呢?
對社群內容審查員來說,比起伸張正義,他們更想知道人性的極限在哪裡。
➤審查的標準是什麼?
每天送到社群內容審查員面前的,是一則則被平台列為「令人反感的內容」,而他們必須依照兩本講義上的規則,去判斷貼文應該被刪除或保留,同時還要達到一定的處理數量,以及審查正確率。
而所謂的審查正確率,是的,也是由一群人決定。虛擬世界的模樣,終究是人建構起的。
「一個嬰兒被一名成年女子放在砂石路上,然後被兩個男孩用石頭砸死。」
這樣的影片,你如何判定它的去留?
「虐待兒童,或可屬於暴力死亡子類別,不過影片說明並無美化,所以應該保留,但要標記為令人不安。」
這是《被消失的貼文》故事中給出的答案。
於是影片便被留在平台上,我們的手指滑過、眼睛看過,或許在心裡留下了陰影、或許在社會上引起了話題,但在數萬筆的免費資訊裡,這些都只是曇花一現。然後成為某個審查員的業績。
而在業績之前,審查員也只是一個普通人。當令人反感的內容,成為他修葺網路世界的磚瓦,他自己的人生又會變得如何?
《被消失的貼文》藉一位已離職的內容審查員之口,道出被〈社群守則〉侵蝕的生活——連在現實中爬到屋頂施工的工人,在他們眼裡都變成要尋短的人,心裡還想著如果被拍成影片發布,要怎樣上傳才能被判保留?
而被設定為「保護類詞彙」的「女人」、「穆斯林」、「同性戀」……是否也是一種世界從未真正平等、尊重過的象徵?
我還在媒體工作時,曾遇過總編輯看著維基百科審我的稿,我瞬間爆氣,她卻不解:「我只是參考而已啊,幹嘛這麼生氣?」
為何真人採訪真人的內容,是用維基百科核實呢?究竟又有多少新聞,是以維基百科為基準,再經由握有實權的高層核准,呈現到讀者眼前?
我在疫情期間成為老師,坐在無人的教室,跟螢幕裡的學生一起經歷了線上課程時代。那時總會在課末提醒學生,不要依賴網路完成作業或考試,短期來看,你會太早失去思考與判斷能力;長久來看,你若有夢想,夢想也將不再值錢,只因太多人習慣對著那支「放大鏡」問問題,接收那些因為有人花錢買廣告,而優先推送到你眼前的免費資訊。
你的夢想,可能會被眾多匿名網友的留言具象化;你的專業,可能會被好幾頁的搜尋結果吞沒。
「可是老師,網路上的言論有人在審查啊。」學生說。
「那你們覺得是誰在審查呢?」我問。
「一定是各方面的專家吧!」學生天真的說。
「不是喔。」 我對著耳機裡的學生,用麥克風回答。
「審查的人,跟我們一樣,只是普通人而已。」
我想到那個拿著維基百科審稿的總編輯,60歲的她明明經歷過無網路時代、參與無數曾動盪台灣社會的新聞事件,如今卻坐在電腦螢幕前,用兩根手指在找答案。當年那個全台奔波只為求一個真相的記者,現在竟迷失在茫茫網路海,看著那些免費的搜尋結果自我懷疑。
「就算是再厲害的人,」我補充:「他們審核的標準與過程,終究敵不過人性。」
如果新聞的審查已是如此草率,那麼根據《被消失的貼文》中所述:「兒童裸體的畫面只有在呈現新聞報導時才能顯示,但涉及大屠殺的情境除外。」
諸如此類,原本「應被刪除的內容」透過新聞被合理化保留,但新聞卻有未被確實審核的可能,這時該被消失的,究竟是哪個環節才對?
➤小說是虛構的,但我們又了解真實了嗎?
我讀《被消失的貼文》感觸最深的,莫過於故事中的平台以為用高於行情20%的時薪,就有資格將冰冷生硬卻不能公開的〈社群守則〉,用輸入電腦的方式,灌進新進員工的腦海甚至心智,要求他們遵守並保密。
然後用一場不論表現如何、結局都是「全員錄取」的考試,展現出表面嚴格,實際鬆散的要求,讓員工摸不清界線在哪裡。隨後才祭出所謂的「達成率」,讓員工為了守住自己的薪水跟職位,對一篇篇貼文像下賭注般的選擇刪除或保留,而那一篇篇貼文中,又有多少則是求救訊息,因此被石沉大海?
賭錯選擇的員工,畢竟不是電腦,不是主機板,不是後台系統,他們的心是肉做的,面對起起伏伏的「正確率」,自己的生活也逐漸支離破碎,他們卻什麼都不能說。
明明什麼都知道,但他們卻無法說。負責審查貼文的他們,也在被平台審查著,而且被審查的,是他們的真實人生。
維護現實秩序的是公開明訂的法律條文,但虛擬社群平台上的言論審查,標準卻是不公開,甚至還會一日三變。明知是黑箱的規定、血汗的工作,為何我們還是會優先選擇適應這一切?這是否就是享受免費的代價?
而這樣的代價,我們還有機會承受多久?●(原文於 2023-02-11 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被消失的貼文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Anarchists and the Anti-colonial Imagination
作者:哈娜.貝爾芙茨(Hanna Bervoets)
譯者:郭騰傑
出版:采實文化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哈娜.貝爾芙茨
荷蘭作家,寫過7部小說、劇本、短篇故事和散文。2018年成為紐約根特非營利性國際藝術組織Omi藝術中心的駐地作家,曾獲弗蘭斯.基倫德克獎(Frans Kellendonk Prize)。她的另一部小說《歡迎來到病人王國》(Welkom in het Rijk der zieken)講述慢性病患者的冒險歷程及身分認同的故事,獲多項文學獎提名,也使她一舉成為荷蘭暢銷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