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觀察:下雨天,留客天?

忄斤
·
·
IPFS
·
台灣、日本的服務業的品質一直都頗有口碑,只是流於形式後,逐漸失去了溫度。

前陣子和前同事約了聚餐,其中一位是公認的美食活地圖,立刻訂了在台北頗有人氣的日式烤牛肉飯小酒館,我上網看了照片直流口水,一直很期待這頓飯。

我們約了週一晚上六點半,不過因為那幾天持續下雨,我特地提早出門避免塞車,抵達餐廳時比預定時間提早了30分鐘,我撐著傘往餐廳裡頭打量,透過玻璃門可以看見工作人員走來走去,店小小的一覽無遺,已經有一桌客人入座,我看著角落有張桌子是空的,心想應該就是我們預訂的位置吧,於是在門口收了傘,走進去跟對方說:「不好意思我們有訂六點半三位,但我提早到了,可以先入座嗎?」工作人員回說:「我們入座就開始算時間了喔,用餐時間是90分鐘,你要不要先去外面走走?前面好像有個咖啡廳。」我看了看外頭絲毫沒有減弱的雨勢,再次開口問說:「那我可以在這邊等嗎?雨有點大。」對方回:「那要請你先到外面候位喔。」

外面沒有候位區,只有越下越大的雨,很顯然對方並不想讓我站在那,手勢向外比了一下,我撐起傘往往外移動,向左走了五分鐘,並沒有看到什麼咖啡廳,只好站在一棟飯店的門口躲雨,心裡面又氣又納悶服務生的不近人情,然後開始為對方想了各種理由,還有「如果我是店家我會怎麼做」的各種版本。

我自小在餐飲業長大,也經營過餐廳,在日本也做過服務業,對於與客人的應對進退相當熟捻,即便客人提出特別的需求,像是份量多一點或少一點,或是味道輕重要調整,不是太過分的話我都可以變通滿足,甚至記住常客習慣預前準備,人還沒坐妥東西就已經擺好,這對自營業者來說是可以做到的客製化調整,但是現在餐飲業多以連鎖店為主,基礎訓練做的隨便,薪水給的低廉,一個人要抵兩個人的工作量,實在很難期待一個工讀生或是正職可以給出具有發乎心的服務。

打個比方說好了,我非常介意話說不清楚這件事,加上介紹餐廳、菜單、用餐方式時一口氣快速背完內容,我根本來不及消化聽到的資訊,客氣地請對方重說一遍時卻很容易被當來找麻煩的奧客,網路上有流傳一些案例我附在後頭,親切的台腔讓我哭笑不得,還有一些日本餐廳規定店員看到客人進來要開口說いらっしゃいませ,但我從來沒有聽過能夠好好把這句話念完的店員,總是含糊亂念帶過,像是「以拉誰」、「以拉、欸」、「以、誰」。

1. 緩光您(歡迎光臨)
2. 陳先嗯兩大一小嗎這嗯請(陳先生,兩大一小嗎?這邊請)
3. 鳥,蕭什麼(您好,需要什麼)
4. 報思幫嗯上菜喔(不好意思幫您上菜喔)
5. 尖的餐點到齊囉(今天的餐點到齊囉)
6. 寫光您(謝謝光臨)

站在飯店前面我想著這些事,想著那位店員為什麼無法變通?當時店內的吧台座椅都是空的,她大可問我願不願意先坐吧台椅點杯飲料,等六點半再移動到距離吧台一步左右的座位入座,這樣既可幫餐廳多賺一杯水酒錢和解套用餐時間限制,也能免去我淋雨的不愉快,可是她就只是單純的依照店規行事,完全不進行其他可能性的思考與建議,直接請我出去,那時候距離我們訂的用餐時間,不過還差20幾分鐘而已。

我心想,她確實不需要為餐廳設想,也不需要為我展現貼心的一面,不過領個一百多時薪,需要為工作內容以外的事費心嗎?這份工作就只是賺錢,不需要思考,假設真的建議我進去坐吧台被我拒絕了怎麼辦?先讓我入座會不會被老闆責罵?為什麼要多事?餐廳能不能多賺一杯水酒錢也不會變她的業績,讓眼前這個落湯雞離開再來是最省事的,除了在店內端送餐餚、收桌面之外,其他的「不關我的事」。

在雨裡我腦補了這些想像,除此之外我不知道有什麼理由不能讓我先進去,時間快到時我往回走,朋友已經坐在裡面等我,方才請我離開的店員拿來菜單,面無表情的點菜、上菜、收拾桌面,仿佛是第一次見到我一樣,以後也不會再見到那樣的毫無情緒。

我喜歡的服務業是有溫度的,你不用招呼對方就可以觀察到你的需要,客人也會體諒店員的忙碌而給予尊重,我自己在做服務業時是如此,只是顯然現在在外面用餐,連這樣的要求似乎顯得過份。

就是一頓飯,撇開前面的不愉快,食物是美味的。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忄斤📍:Taiwanese based in London 👩‍🎓:Japan, Australia, UK 💬:Politic, LGBTQA+, Environmental 🇹🇼🇯🇵 🇭🇰 🇹🇭🇰🇷🇻🇳 🇦🇺 🇬🇧 🇩🇪 🇫🇷 🇻🇦 🇪🇸🇮🇹🇨🇭 🇺🇸 🇨🇿 🇲🇨 🇸🇬 🇮🇩 🇵🇱🏳️‍🌈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人間觀察:Tinder男子圖鑑首部曲

閱讀接力:其實,我們一直都在路上

家族二三事:幫,還是不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