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被害者》── 在生死之間徬徨的你,並不孤單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所述,每年有80萬以上的人死於自殺,還有更多的人企圖自殺。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人經歷自殺帶來的喪親之痛或受此影響。以下就讓筆者為大家介紹一部探討自殺的影視作品 ──《誰是被害者》。《誰是被害者》於2020年在Netflix播出,作品改編自天地無限小說《第四名被害者》。劇集上映後創下Netflix華語原創劇的最佳收視成績,更在台灣、香港、越南等地獲得不錯的評價。在2020年的「第55屆金鐘獎」中,《誰是被害者》及其台前幕後人員更獲得八項獎項提名,實屬佳績。以下讓筆者為大家介紹《誰是被害者》的故事內容。《誰是被害者》故事一開始講及一宗溶屍案。在這案件中,身為鑑識人員的方毅任在比對證物時,發現證物上竟有他女兒江曉孟的指紋。自此,方毅任便想找回許久都沒有聯絡的女兒。在這過程中,可怕的案子一件接著一件的發生,而方毅任愈加肯定女兒牽涉在這一連串的案子裡。在與女記者徐海茵的合作下,方毅任發現這些案子背後的動機,最終找回女兒。
- 潮流
音樂制作者:「好久沒出來了,現在看起來怪怪的。樣子都變了,不行了。她那個歌是不錯啦,但她的負面新聞......」
潮流變化的速度很快,一年、一個月、一個星期,甚至一天都能轉變整個市場走向。想想在一年前,市面上根本不會有這麼多花款的口罩,而現今,五花八門的口罩花紋任君選擇。說到深受潮流影響的行業,莫過於娛樂圈。每年在娛樂圈出道的人不勝枚舉,更多的是剛出道便要回家的人。這些人追隨潮流轉變,為的是討好大眾的口味。筆者認為這些人的處境並不差,相比那些重新出發的藝人來說,新人對於市場轉變的掌握力更好。在《誰是被害者》中,蘇可芸幻想過有人對她說:「根本就沒有人會聽蘇可芸了,早就該被淘汰了,所以幹嘛還浪費錢整形,整成這樣還敢出門。」以往的當紅藝人重回演藝圈,面對的考驗和挑戰比他們預料的更複雜。當然,並不是人人都是宮崎駿,抱著信心和勇氣去引退又重回舞台。過氣藝人習慣以往的做法,而今時不同往日,他們對於話題、潮流的轉變速度並不習慣。在新一代慢慢長大後,以往當紅的藝人更要面對新舊交替的問題。他們的風格要迎合新一代年輕人的喜好,否則就會被新出道的藝人取代,當然,這種問題並不只出現在演藝圈,各行各業亦會有相同的情況。例如唱粵劇的藝人要如何面對現今的市場呢?在新穎的商品層出不窮的年代,要在眾多選擇中脫穎而出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在《誰是被害者》中,我們可以看到新聞從業員更是如此。要如何吸引讀者觀看是一件難事,獨家報導、引起討論的標題又或是令人燃燒八卦心的封面照片,以上各種方式任君選擇。傳媒人大概是這世道中,最懂得轉變潮流和話題的人。他們善於利用人的好奇心,去牽動人們的討論方向。潮流的走向當然少不了傳媒在背後推動,而我們只是這洶湧的浪潮之中,任由海浪將我們捲走。
- 理解自己和他人痛苦
林鈺容:「我不恨他,因為我知道,他只是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自己的痛苦。」
在現今低迷的市場環境下,不少人都受情緒問題困擾,更有部分人選擇以自殺的方式來離開這個世界。《誰是被害者》在這個時候出現,無疑令大眾對自殺議題更加關注。這部電視劇的主題相較其他作品而言,十分沉重,但筆者認為這部作品十分出色。這並不是因為《誰是被害者》題材出眾,而是它解釋了「自殺」是甚麼。在《誰是被害者》中,方毅任曾經說過:「被害者都期待加害者的同情心,我相信死不是重點,我們都害怕不被理解的死,我們都期待被理解。」簡單的一句話,卻解釋了自殺的特殊性。死亡有很多方式,病死、老死、摔死、難產、傷重不治,以上種種都不是人們故意為之,面對相同的情況下,我們或會有相同的結果,所以我們都能理解以上的死因。但我們不能理解為甚麼人要自殺,因為人人的原因都不一樣,亦即是說在相同的處境下,他會選擇自殺,而我不會。因此我們很難去理解人們自殺的原因。相信很多人都有著相同的想法,在聽到某人因情傷自殺,或因其他原因自殺時,我們都會思考,有些人會感覺死者小題大作,有些人則會明白。受性侵犯或是因被霸凌而選擇自殺的人,我們都會展現出更高的理解力,因為我們明白那些是痛苦的經歷。但當我們看到死者是因感情問題或其他原因而選擇離去時,我們因為沒有相似的經歷而為那些自殺的人下各種標籤:玻璃心、思想不成熟等等。這種想法是以個人觀感去判斷他人的行為。在電視劇中,李雅均提過:「死過的人都能明白,活著的寂寞,不被接納,被忽視,被踩在腳底下,像是活在黑洞裡,擁有再多,還是覺得一無所有。」若我們試著理解他們,由他們的成長環境開始,或者我們會知道為何他們會選擇自殺。遺憾的是,我們沒有時間去理解他們,只有時間去判斷他們。總監製曾瀚賢說過:「我們的初衷是想表達社會上無法發聲的人的故事,這些人的困境在戲劇的表現下,透過死亡才能彰顯。」大概是人們擁有的太多,所以我們並不懂得珍惜。相較得不到,失去對我們來說更為可怕。而《誰是被害者》告訴我們,死亡並不可怕,不被理解的痛苦才最可怕。
不少人認為自殺應該是在眾多死因中,最可怕的一種,因為自殺具有煽動性。但真的是這樣嗎?每個人身處的環境和面對的問題未盡相同,待人接物的態度更是不一樣,所以選擇自殺的人都是出於個人的原因,並非受他人的自殺行為所鼓吹。面對自殺問題,不單是從社會問題上改善,我們亦要反思我們對於自殺問題的處理方式。每當有小孩子問起自殺問題時,我們總是會尋找一個合理的因果關係來解釋,例如自殺是因為抑鬱症、財困、家庭糾紛等等。但自殺這件事,是否真的可以三言兩語就解釋清楚呢?
- 活著
李雅均:「有些人,死了比活著有意義,我是幫他們找到死的意義....我理解他們的痛苦。」
到底人為甚麼要活著呢?這道問題自人開始思考就出現了,經歷數千年,仍然沒有人提供一個確實答案。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覺得十分有趣。為何一定要有答案呢?若我們跟一隻豬問起這道問題,必然不會有甚麼有效的答案。因為豬應該不會去想牠們為何出生。在筆者的眼中,出生並不是出於人們的意願,所以我們不懷著目的出生,而活著的原因因人而異。對許多人來說,或許只是死期未到。每晚閉上眼睛,每朝睜開兩眼,我們仍然活著。對於不會去選擇死亡的人而言,活著只是時候未到。「為何活著」這道問題所問的對象更應該是那些在活著跟死去之間搖擺的人們。在《誰是被害者》中,江曉孟說過:「我沒有甚麼要對這世界說,因為我的生和我的死,不會對任何人造成影響。那些崩潰、痛苦、絕望,都是屬於我自己的。我痛恨活著,所以我可以欣然地接受死亡。」對某些人來說,活著並不比死亡好,因為他們感受到不到世界的美好,身邊圍繞的都是惡意。 對他們來說,或許死亡比生存更有價值。江曉孟說:「大家都說自殺是做傻事,可我不這麼認為,生命是我們自己的,要怎麼生,怎麼死,是我們自己決定,別人管不著。相信我,死是能夠產生價值的。」無疑,某些人的離去為我們帶來價值,例如希特勒、拉登、以死明志的人,又或是深受網上霸凌而選擇離去的人們等等,他們以離開世界的方式讓我們明白不同的道理,例如和平的可貴,包容的重要。
面對「死亡產生更多價值」這個觀點,《誰是被害者》告訴我們:「活下去,想盡辦法的活下去...活下去才有改變才有希望。」的確,活下去才會有轉機,雖然我們不知道甚麼時候會來,但活著才能看到天晴。若人們的選擇是活下去時,他們或會等到家人的關懷,朋友的慰問,愛人的陪伴。徐海茵在電視劇中說過:「你錯了,活著比死去更要勇氣...他們需要的不是死亡的勇氣,是一點活下去的希望而已。」對於有自殺意欲的人來說,他們沒有希望、未來,甚至沒有明天的概念。因為每一天都被痛苦圍繞,今天與明天並沒有甚麼不同。他們就如西西弗斯,每天都要把大石推上斜坡。當大石到了山頂時,它又會自動滾下來,日復一日。相較以希望為理由來說服他們繼續活著,筆者認為理解他們,再加以引導更為重要。若人們可以選擇笑時,筆者相信沒有人會想選擇哭。誰又不想在黑暗的道路中,找到一盞明燈呢?自殺或者真的可以吸引人們去更加注意不同的議題,但是活著不是能產生更大的價值嗎?若人們不是選擇離去,而是選擇克服痛苦,重回陽光,他們的經歷肯定比其他人的慰問更加有效。因為只有心死過的人,才會明白被世界遺棄的痛苦,以及在生死之間抉擇的徬徨。那些崩潰、痛苦、絕望的經驗的確都是屬於我們自己的,但抱有相同感受的人並不只有我們自己。世界上有許多人都經歷著崩潰又絕望的經驗,然而有些人找到發洩的途徑,可能是做運動、唱歌、睡覺等等,有些人則找不到。筆者認為林鈺容說得很好,他們只是不知道要怎麼面對痛苦。在這個時候,若是有經驗的同路人能加以指導,幫他們找到微笑的方法,這個世界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呢?當然,更重要的是社會大眾都要有所改變,我們應該展現出我們對人們的關懷、博愛與理解。人類向來都是渴望愛與理解的動物,在人們不知所措時伸出援手,或許就能剛好把人拉回陽光下。筆者認為希望是需要散播的,並不是每個人一生下來就會擁有。我們在幫助別人時,我們並沒有失去甚麼,因為我們是在跟別人分享我們的愛和快樂。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