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會堂:偶遇半世紀老的戲院

黃宇軒 Sampson Wong
·
·
IPFS
·
【偶遇半世紀老的戲院】聽說要找最「呼應」《九龍城寨》的戲院,就要去啟德或九龍城看;但我誤打誤撞,走進了一間氣氛超適合看這齣戲的電影院,置身其中,像回到了故事所寫的1980年代。這是還在用手寫劃位、沒有網上訂票、也沒有電腦打印戲票的「澳門大會堂」。

原文刊載於黃宇軒IG

【偶遇半世紀老的戲院】聽說要找最「呼應」《九龍城寨》的戲院,就要去啟德或九龍城看;但我誤打誤撞,走進了一間氣氛超適合看這齣戲的電影院,置身其中,像回到了故事所寫的1980年代。

這是還在用手寫劃位、沒有網上訂票、也沒有電腦打印戲票的「澳門大會堂」。

最近因為在澳門做藝術創作,逗留了許多天,像變了半個澳門人。某晚因為太想看《九龍城寨》,也好奇澳門有哪幾間戲院,於是終於到訪。

我太孤陋寡聞,一直在地圖上見到澳門大會堂的名字,但不知道原來它是間戲院。一踏進其中,已經想高呼:天啊,這是像《星光伴我心》的氛圍、而且是最吸引我的那種,有兩層的、上千個座位的大戲院!

每年香港電影節,我都很著迷於去文化中心看電影,因為可以坐在這麼大的空間中睇戲,有種「影迷感」。

超有趣是,有兩層的大影院是1院,如果你在2院和3院看電影,你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穿過1院上層過去。因為這樣,原本是「頭等」的上層,已經停用,變成了通道。戲院建成後曾加建,才有了2院和3院,也有了這樣的設計。

當晚我看《九龍城寨》是在3院,也因為這樣,嘗試到穿過1號大影院的上層。很好奇想知,如果1院正在放電影,上層會否也讓人這般穿過?

三個影院的細節,從門口的紅絨布到門的設計、從地板到舊式的戲院凳,都讓人覺得置身在80年代。戲院本身的建築、陳設和樓梯等,也是定格了在往日,唯獨是播放著最新的電影、自動售賣機也在賣新款的小食飲品。

購票的時候,售票員會用木顏色筆在座位表上劃位,也會在戲票手寫上座位號碼。我跟澳門朋友說,到了大會堂看電影,朋友問我,你有見到用powerpoint播放的廣告嗎?看來我錯過了一樣重要的feature。

大家如果還未看《九龍城寨》,也許真可像我一樣,考慮去探探這1974年開始運作的戲院。我很慶幸,在它開業半世紀後第一次遇上,希望之後繼續有機會去看電影,尤其想坐在最大的1院裡。

大家有去過澳門大會堂睇戲嗎?


黃宇軒IG
黃宇軒FB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黃宇軒 Sampson Wong《城市散步學:以香港作為起點》及《香港散步學》兩本書的作者。香港城市研究者、藝術家、作家,地理系博士,現為中文大學城市研究講師。曾共同創立「懷疑人生就去散步」影像計劃。 IG: sampson_wong fb page: sampsonwonghk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用城市空間傳播訊息:「你有咩遺願?」

「香港散步季」來了:好好把握,約去散步。

打開空間:《夜闖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