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吉爾:與命運同行》推薦序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邱吉爾晚年得志六十五歲當上首相,這時他的命運就正式與大英帝國連結在一起。
古人說「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邱吉爾的擔當、襟度與識見,質疑的人不會多;但他的涵養則極具爭議性他以脾氣壞出名,甚至還有憂鬱症傾向;但他卻每每都能從高壓的負面事件中,找到正向反應的支撐點,使他擺脫情緒的綁架,扮演好國家領導人的角色。這是邱吉爾之所以令人佩服的人格特質與心理素質。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淸」;但現實世界許多複雜的決策,旁觀者看到的通常都只是浮現在表面,想當然耳的熱鬧;至於隱藏在混沌表象背後的事理脈絡與因緣成果的眞相,除非操盤者本人「誠實」地現身說法,否則往往難被揭露。面對這種「當局者淸、旁觀者迷」的可能困境,本書作者幸運的地方是:有關邱吉爾的各種第一人稱、第三人稱的資訊非常豐富,所以只要當事人具備充分的專業訓練以及鍥而不捨的努力,要「復盤」還原一幕幕歷史場景是有可能做到的;而有這樣的作者為自己寫出這種品質的傳記,如果邱吉爾地下有知,也應該為自己感到幸運。
曾國藩說「本事是逼出來的」,意思是:再有才能的人,如果不將他投入到無所逃避的艱困問題情境當中,那些經傳頌而成為經典或傳奇的精彩決策是做不出來的。邱吉爾在一九四〇年五月十日被英皇告知要其出任首相;但就在同一天德軍閃擊比利時,發動侵法戰役;於是上任的頭一個半月,邱吉爾面對的就是一個兵荒馬亂、骨牌連倒、四面楚歌、手忙腳亂的空前危機狀態。在這段關鍵時刻,籠罩著邱吉爾的是幾個攸關國家存亡的大難題:如何聯合三大政黨組成戰時內閣,並凝聚行動共識?如何進行英倫的防禦部署,以抵抗希特勒箭在弦上的跨海攻擊?如何確認法國能否頂住希特勒攻勢而挺下去,以便決定該用什麼力度去回應法國對支援空中戰力的不斷需索?如何為被圍困在比利時海灘的四十萬英軍,想方設法予以撤離?如何讓美國羅斯福總統相信他所組的新內閣可以挺過危機,因而願意作他對抗希特勒的後盾?如何回應抱持失敗主義的主和派政敵,在國會(下議院)公開質疑英國獨立作戰能力,並不斷逼宮要求與希特勒和談的主張?如何面對英國國庫黃金儲備,乃至英國皇室等應該及早撤退居到加拿大的提議?兵臨城下之際,才接掌帥印、披掛上陣的邱吉爾,面對這些撲面而來的連串問題,不容他有任何猶豫的時間,他必須立即理淸它們的頭緒、籌謀對策、採取行動。
邱吉爾孤傲的個性,加上曾經遊走三黨的不良紀錄,使他在國會中人緣不佳,甚至受到鄙視,完全不屬於眾望所歸型的人物;而提倡姑息主義的英相張伯倫倒臺後,向英皇推薦邱吉爾繼任首相,也沒安什麼好心,未嘗沒有讓他先墊個檔,只當一個必要時可予犧牲的棄子;因為當時其他虎視眈眈的政敵,也沒有任何人看好他可以撐過橫亙在前的諸多難關;甚至許多派系領袖從開始就在盤算,一旦邱吉爾垮臺,由自己來接手組閣的可能性。
「時代考驗靑年、靑年創造時代」曾經是鼓舞臺灣一九七〇至一九八〇年代年輕人的勵志口號;這一口號其實在「究竟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這個問題上選了邊,站上「時勢造英雄」的隊。邱吉爾的故事也為「時勢造英雄」提供了最好的佐證:時勢給了邱吉爾試煉的機會,而邱吉爾也把握了這個機會,成功創造了他那個時代的歷史。不過,邱吉爾之所以能夠成為「在對的時間,做出對的事的那個對的人」,我們還可用「英雄要有用武之地」與「機會只留給準備好的人」這兩句俗話來理解,因為這兩句話連結起來的意思就是「要成為能夠創造時勢的英雄,就必須在時勢到來前就把自己先準備好」。羅伯茨所寫的這本邱吉爾傳記,以「準備」與「試煉」為名,分為上下兩部,恰好反映出與上述完全相同的觀點。
邱吉爾出身著名的老牌貴族世家,從小就自帶主角光環,自我感覺良好;又因為成長於大英帝國國力的顚峰時代,所以繼承帝國輝煌的光榮,就成為他自然萌生的一種使命感;甚至他從小就宣稱自己有朝一日會出來拯救英國。事實上,後來在首相任上,每當邱吉爾遭遇近乎絕望的困境時,使他重新站穩腳步、恢復鬥志的心理支撐,就是大英帝國的光榮歷史絕不可終結在自己手上的使命感。
邱吉爾在六十五歲高齡,終於因緣際會,在英國最危疑震撼的時刻,等來了他盼望了一輩子的首相寶座;而在沒有任何人看好,都認為他只會是一個短命內閣的情形下,他不止挺過了備極艱辛、孤軍奮鬥的英倫保衛戰,最後還聯合眾多同盟國迎來了歐洲戰場的全面勝利,完成了他拯救大英帝國命運的歷史使命。
邱吉爾領導戰時內閣的初期是一段極為驚心動魄與動心忍性的歷程。在這一過程中,他顯現了愈挫愈勇的領導者人格特質,以及支撐這一人格特質所需具備的強韌心理素質。所謂人格特質是一個人面對環境,在思想、情感、行為上的特有反應方式;而心理素質則是面對挫折與痛苦時,紓解精神壓力、恢復心理平衡的堅韌性。談到心理素質,南非的曼德拉是佼佼者,他用威廉.亨利〈勇者無敵〉(Invictus)的詩句:「我永不屈服的靈魂……無懼命運之門有多狹窄、不顧生命之路還有多少罪罰;我是我命運的主人、我是我靈魂的統領。」作為心理療癒劑,使他在無止無盡、看不到希望的牢獄生活中,維持了絕不放棄的生存意志。邱吉爾與曼德拉兩人生涯經歷的內涵不盡相同,但心理素質試煉的本質則相同。
一九四〇年五月十三日,邱吉爾接任首相的第三天,就到國會去發表第一次演說。當時他正開始籌組內閣,國會內人心浮動,有人在盼入閣,有人在等著看好戲;而他則必須以新首相的身分,針對「三天前希特勒剛發動勢如破竹的新戰事,英國憑什麼去抵抗」的問題,向焦慮的英國民眾發表他的看法。由於內閣系統還處於「剛開機狀態」,所以邱吉爾在那一刻也確實拿不出任何具體的因應對策,於是他就用「大英帝國曾是世界霸主的底氣」作為槓桿,發表了慷慨激昂的「血、淚、汗」演說:他誠實告知民眾未來將會是一場非常漫長的苦難與鬥爭;他坦承「除了鮮血、苦幹、眼淚、汗水,我無可奉獻。」;他也堅定宣示「我們的政策就是戰鬥、我們的目標就是勝利!」他用這樣的宣告來與主和派劃淸界線,鼓舞群眾與他一起來捍衛大英帝國的獨立與自由,並讓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為何而戰」!
一個多月後的六月十八日,當法國向德國提出等同投降的議和時,這代表德軍已可能隨時發動進犯英倫的戰役,邱吉爾又適時發表了「我們將在海灘上戰鬥」的演說,聲嘶力竭地向民眾心戰喊話:「我們將在法國奮戰……在海洋奮戰……在空中奮戰,我們將保衛我們的島嶼,不計一切代價!我們將在海灘上奮戰……在原野和大街上奮戰……在山丘奮戰;我們永不投降!」
領導者要化危機為轉機,竅門就在:為徬徨、茫然、失志的群眾,指引一個明確的方向,並帶領他們克服困難、達成目標。邱吉爾在這個關鍵時刻,就把「如果大英帝國再存續一千年,那麼目前將會是它歷史上最光輝一刻」的自我期許,轉化成為一個用來鼓舞英國民眾的共同奮鬥目標。這種為帝國光榮歷史的繼往開來而戰的訴求,呼喚的是為自己的價値信念而戰的決心。
邱吉爾年輕時所刻意自我培養的修辭功夫與口條訓練,這時就派上用場,使他成為一個遣詞用字、精準鏗鏘,引經據典、得心應手,雄辯滔滔、深具群眾魅力的演說家。値得注意的是他所使用具煽動性華麗辭藻,除了用來喚醒民眾集體潛意識中,大英帝國不屈不撓精神終將獲勝的自信心外;更重要的是他要讓整個國家跟他一樣,還要更進一步下定奮戰到底、絕不投降的決心。他在上任初期就曾多次提出
「這座島嶼即便淪陷,我們廣大的海外帝國臣民,在皇家艦隊護衛下,仍將繼續戰鬥」的說法,用來反擊逼迫自己攤牌的主和派,表達出他斬釘截鐵、絕不動搖的「永不屈服決心」!凡是處理過困難問題的人都知道信心與決心之間的區別:信心往往來自不穩定的浪漫情懷,在緊要關頭可能動搖;但決心必然以死生相許。
邱吉爾領導戰時內閣期間是他人生的高峰期,也讓他實現了拯救英國的自我預言。他在希特勒以泰山壓頂之勢席捲法國戰場的同時,即時站穩了新內閣的腳步,並也初步穩定了英國的軍心與民氣,這使他得以面對隨即展開的大不列顚保衛戰。攸關大英帝國命運的英法海峽制空權爭奪戰,始於一九四〇年七月;德英兩國空軍你來我往鏖戰兩個多月後,九月中旬展開大決戰,結果英軍勝出,使不可一世的德軍嘗到了開啟二戰戰端以來的首場敗績。而這個敗績也使希特勒決定先放掉英國這個目標,將兵鋒轉向東方的蘇聯。換句話說,大不列顚防衛戰的勝利,使跌到谷底的大英帝國命運開始逆轉,也使邱吉爾「用戰鬥求勝利」的目標出現希望;所以對於在這場空戰中獻出寶貴生命的英國靑年,邱吉爾感性地說出了以下的名言:「人類衝突的戰場上,從未有這麼多的功績屬於這麼少的一群人。」
英倫保衛戰的勝利,為盟軍未來的歐陸反攻保留了重要的前進基地。不過,邱吉爾「苦撐待變」的基本情勢,並未因此而立即改變;一直要等到美國羅斯福總統伸出明確的援手,乃至美國正式對德義等軸心國宣戰,以及希特勒東線的攻蘇戰事受挫顯露疲態後,他要「戰勝納粹德國、挽救大英帝國命運」的目標,才算有了踏實的著落。
若要用一句話評論邱吉爾,我會說他並非完人,但他是個當之無愧的英國偉人。
二〇二三年八月十三日
購書參考連結:
聯經出版:
https://www.linkingbooks.com.tw/LNB/book/Book.aspx?ID=161452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68758
讀冊生活:
https://www.taaze.tw/products/11101019487.html
誠品網路書店: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2010042682450936009 (附限量邱吉爾人生金句藏書票)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2010042682451438007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