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的「紅海行動」

三四點 Three Four Dot
·
(edited)
·
IPFS
·
時任總統尼邁 (Jaafar Nimeiri) 在美英兩國壓力下,默許了以色列的空勤救援 摩西行動 (Operation Moses) – 偽裝成歐洲航空公司的以色列軍機,分30多架次由英治時期遺留廢棄的軍用機場直送難民往以色列,以色列的救援行動在貝塔以色列人圈內瘋傳,難民絡繹不絕地由埃塞俄比亞進入蘇丹,三個多星期的徒步長征,共有6千多人於路上,或於難民營斃命。

電影 The Red Sea Diving Resort (2019) (紅海深潛/ 紅海潛水俱樂部/ 紅海深潛密援) 講述了以色列莫薩德 (Mossad) 特工以潛水渡假酒店偽裝,由蘇丹以海路偷運埃塞俄比亞猶太人的現代出埃及記。劇情需要,電影背後的史實被大幅度省略。當中的一二細節,可能比電影情節更曲折離奇。


非洲的猶太人
傳說中的古猶太人,也即是摩西帶領出走的猶太後裔,共有 12個部落,當中 10 個 (Asher, Dan, Ephraim, Gad, Issachar, Manasseh, Naphtali, Reuben, Simeon, 與 Zebulun) 於公元前 9世紀建立以色列王國,後於公元前 7世紀被亞述帝國 (Assyria) 滅國,另外兩個部族猶大 (Judah) 與 便雅憫 (Benjamin), 則於南方建立猶太王國,於公元前 5世紀被新巴比倫王國所滅。猶太人再次建國,已是公元前 148年的事,但不久即被羅馬帝國滅亡,國祚不過 75年,猶太人從此花果飄零,不得不寄人籬下。

相信是屬於前10 個部落的埃塞俄比亞猶太人,又稱貝塔以色列人 (Beta Israel),Beta 意指「家」,與其他錫安信徒一樣,他們憧憬回到耶路撒冷,但與98% 的猶太人不同,貝塔以色列人的母語為吉茲語 (Ge'ez) 而非希伯來語,貝塔以色列人遵從 《托拉》 (Torah) 律法,教士為 祭司 (Kohen),而非拉比 (Rabbi)。猶太人被基督徒歧視不是新鮮事,在非洲的猶太人更被妖魔化 – 晚上會化身成鬣狗噬童弑畜云云。隨著歐洲開始於非洲殖民,16世紀的耶穌會士和 19世紀的新教傳教士均嘗試「感化」貝塔以色列人皈依基督。當中雖有不少人全盤放棄猶太信仰,但大部份貝塔以色列人表面上信奉了基督,暗地裡卻保留猶太習俗。


埃塞俄比亞的獅子王
近現代的貝塔以色列人出走故事,要由 1930 年說起。埃塞俄比亞 (古稱:阿比西尼亞) 皇帝 海爾·塞拉西一世 (Haile Selassie) 登基,塞拉西甫一即位,已要面對日益膨脹的法西斯主義,意大利於1895 年的第一次意埃戰爭中大敗,殖民非洲夢碎, 墨索里尼掌權後,誓要一雪前恥,1935年揮軍攻佔埃國,並大量使用毒氣,埃軍傷亡慘重。然國王塞拉西身先士卒,親自指揮奮戰,近衛軍幾乎全部陣亡,國王戰至最後一刻方逃亡英國,迅速組織流亡政府,痛批英、法面對法西斯的綏靖政策,並於國聯上警告 :「今日我國遭殃,他朝爾等亦然 (It is us today, it will be you tomorrow)。」成功為埃國爭取到不少國際支持;1940年,國王抵達蘇丹,並組織反攻,蘇丹當時仍英國、埃及兩國共管區 (Condominium),也是盟軍在東非的橋頭堡。1941年,盟軍由肯亞和蘇丹兩路反攻埃塞俄比亞,意軍潰敗,國王於五月重返首都亞的斯亞貝巴 (Addis Ababa),埃塞俄比亞光復。

塞拉西國王與西方的友好關繫,使埃國猶太人有喘息的餘地。另外,塞拉西國王的血脈源自古埃塞俄比亞國王 孟尼利克一世 (Menelik I),即示巴女王與所羅門王所生,基因十分強大。所羅門王所屬的 猶大(Judah)族 是猶太12部族中最有實力的一支,族徽是猶大之獅 (Lion of Judah),獅子自然也成為了埃國的國徽。塞拉西國王自感是所羅門王轉世,因此在皇宮中圈養多頭獅子,是名副其實的「獅子王」。然而,國王晚年生活奢靡,無視國內經濟民生問題,使民怨四起。

1975年,以 門格斯圖 少校 (Mengistu Haile Mariam) 為首的年輕軍官發動政變,推翻皇室,國王「病死」;埃國全面倒回共產主義陣營,不少埃塞俄比亞國民至今仍然相信,是門格斯圖親手以枕頭焗死年邁的塞拉西國王的。無神論的門格斯圖迅速驅趕傳教士與宗教團體,埃國猶太人也成為了不受歡迎人物;到了 1977 年,埃國猶太青年 弗雷德·阿克倫 (Ferede Aklum) 被指同情反政府叛軍,勾結境外勢力謀反,被軍警通緝,猶太人成為國家敵人,不少人輾轉徒步逃往鄰國蘇丹 ;出逃的弗雷德政逐函海外猶太團體求救,其中一封信輾轉送到了以色列時任總理 貝京(Menachem Begin)手中。貝京年幼時也是由波蘭出逃的難民,經歷過納粹暴政,父母兄姐全遭殺害,對難民的處境身同感受,因此決意協助。救援行動由 莫薩德 (Mossad) 特工策劃並執行,一開始時的營救是小股進行,後來非洲局勢惡化,史詩式的現代出埃及記就此展開。


電影沒有講的史實
莫薩德特工能在蘇丹行動,關鍵在於經營 Arous 潛水渡假酒店,但中間人不是政府人員,而是伊朗裔英國商人 David Alliance 男爵。David 於英國紡織業界頗有聲譽,於蘇丹投資自然也不會引起懷疑。透過David 的白手套,和虛構的瑞士旅行社,Arous 酒店正式營業。酒店除了有莫薩德人員任職位,另有15名本地人,他們並非猶太人,對營救計劃毫不知情。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酒店業務蒸蒸日上,顧客之中有來自埃及的軍官,休假的英國軍人,甚至有蘇丹本國的外交官。良好的生意雖然為莫薩德的救援行動提供了最好的掩護,但由海路撤運人員畢境費時失事,暴露風險高。到了1983年,非洲爆發大規模飢荒,埃塞俄比亞與蘇丹兩國首當其衝, 在短短兩年間,過百萬人直接餓死,超過200萬人流離失所 。1984年,英國音樂人 Bob Geldof 受非洲災情感動,12月走訪埃國,並在門格斯圖面前毫不客氣地說 :「I think you are a cunt」。門格斯圖雖然在美國接受過軍事訓練,但幸好英語能力有限 ,在場翻譯優雅地化解了危機。Bob Geldof 先後發起 Band Aid 和 Live Aid 籌款,創了國際流行樂壇集體人道主義行動先河,同時也為「歐美飛機人道教援非洲」,創造了最好的佈景板,事實上英國皇家空軍於 1984-1985年間的 蒲式耳行動 (Operation Bushel),已多次以 C-130 運輸機空投糧食藥物至埃國重災區。

回到滿滿難民的蘇丹,時任總統尼邁 (Jaafar Nimeiri) 在美英兩國壓力下,默許了以色列的空勤救援 摩西行動 (Operation Moses) – 偽裝成歐洲航空公司的以色列軍機,分30多架次由英治時期遺留廢棄的軍用機場直送難民往以色列,以色列的救援行動在貝塔以色列人圈內瘋傳,難民絡繹不絕地由埃塞俄比亞進入蘇丹,三個多星期的徒步長征,共有6千多人於路上,或於難民營斃命。以軍的C-130 運輸機,一次只能運戴 200多人,但怎都比海運更有效。可惜好景不常,以色列的救援計劃於1985年被媒體曝光,阿拉伯國家譁然。尼邁總統不得不終止救援行動, 其本人亦於同年被推翻下台。Arous 酒店的所有莫薩德人員奉命漏夜撤退,只留下不知所措的本地員工 。美國的列根總統,在全體參議院議員聯署陳情後,批準了由時任副總統老布殊草擬的 約書亞行動 (Operation Joshua),由美軍的 C-130機隊空運約600名因 摩西行動 終止而滯留蘇丹的難民往以色列。


所羅門行動
1991年,埃國變天,門格斯圖無力對抗國內和厄立特里亞和反抗武裝,埃塞俄比亞猶太人受戰亂、饑荒、疾病困擾,情況危急,以色列與美國埃塞俄比亞猶太人協會 (AAEJ) 著手策劃人類史上最痴線的空勤營救計劃 所羅門行動 (Operation Solomon)。埃國叛軍兵臨城下,門格斯圖見大勢已去,只對錢有興趣,因此提出以「租用」埃國機場的方式換取歐美飛機撤運難民,埋單盛惠3千5百萬美金。交易成功後,35架軍民航機,於36小時內由埃國空運超過1萬4千名埃塞俄比亞猶太人往以色列,為最大化載量,大部份飛機均不設座位,當中一架波音 747客機滿載1088人,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世界紀錄。


後錫安生活
雖然同是猶太人,並非所有以色列人對黑人猶太人抱親善態度。事實上,以色列到 1975年方在《回歸法》 (Law of Return) 中確立貝塔以色列人的公民權。埃國猶太人亦因非洲長期的不穩定因素,在適應新生活上遇到很大挑戰。再加上言語不通,族群融合不盡成功,最近的五年間,共有六名貝塔以色列人青年因警暴斃命。Black Lives Matter 實是不少貝塔以色列人的心聲。

白人為主的以色列社區對黑人猶太人至今仍存有不少成見,不少人認為埃國猶太人非「正統」,黑人「回去非洲」是才是正路。黑人猶太人在社會階梯上更難獲得晉升,貧困率與犯罪率遠比白人猶太族群為高。而黑人猶太後裔當中,不少仍自覺「先是埃塞俄比亞人」,「再是猶太人」,最後才是以色列人。 在種群融和議題上,以色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至於埃塞俄比亞,獨裁者 門格斯圖在鄰國 厄立特里亞 和國內多方地區武裝夾擊下,於 1991 年敗走津巴布韋至今。同年,厄立特里亞軍隊擊敗埃塞俄比亞中央武裝,於1993年公投後獨立。可惜,和平永遠遲到。原屬北部 提格雷尼亞 (Tigray) 地區的武裝的 TPLF (Tigray People's Liberation Front) 在內戰時本與厄國結盟,但屬TPLF的前總理 梅萊斯·澤納維 (Meles Zenawi) 於1995 年上台後,與厄國反目成仇,於 1998年到 2000年間再次開戰,造成雙方8萬多人死亡,65萬難民逃往蘇丹。到了 2018年,埃國新總理 阿比·艾哈邁德·阿里 (Abiy Ahmed) 上台,誓言促進民族團結,並與厄國修好,結束長年戰爭,因而獲頒 2019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然而,和平獎永遠比和平來得容易。埃厄兩國重新結拜兄弟,對TPLF 可是壞透的消息。2020年,TPLF 舉行公投,決意與中央政府割席,並奪取了政府軍基地。阿比·艾哈邁德·阿里隨即宣布揮軍北上,與厄國聯手夾擊 TPLF,戰事至今仍然繼續,和平

遙遙無期。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三四點 Three Four Dot三四點的妳,埋頭什麼? 三四點的你,輾轉為何? FB: https://www.fb.com/34dot/ 關於作者: 王子 文人/ 音樂人/ 學者 生於香港,八表神遊,現居德國。 研究音樂,歷史,語言及人文。 合格學歷有: 香港公開大學文學士(語言與翻譯)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碩士(歐洲文化研究) 德國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音樂學) 著書終覆瓿,得句漫投囊 卻憶黃花小雨聲,誤落下,三四點
  • Author
  • More

如虎傅翼 -「飛虎隊」的前世今生

來自1968 的女團

《西城故事》——美國的後想像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