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衡時勢的書單|我平常都看什麼書

Pakkin
·
·
IPFS
·

有天收到舊同事留言,問起面對這個時勢,有什麼書可以讀,可不可以開張書單,特別是和信仰有關的書。碰巧有馬特市民在辦社區活動,那就把這書單放上來吧。

翻箱倒櫃,塞了一袋。知識不單是力量,也是重量,一袋揪起來,感就覺像拿着一顆流星鎚,希望不會有朝一日被指控成藏有攻擊性武器啦。


1. 《耶穌與非暴力──第三條路》(Jesus and Nonviolence: A Third Way),Walter Wink著,陳永財譯,出版:基督教文藝。

這本書好薄,100頁左右,但非常令人回味,深具啟發,時不時就想拿出來重讀。作者以耶穌基督為行動藍本,探索非暴力抗爭的做法,在時間的壓迫中活出自己的時間和節奏,恢復生命的尊嚴,力求在非人的環境中肯定人性,否定壓迫者擁有侮辱人的權力,用各種方法令壓迫者感到後悔不安,令他們無法享受作為征服者的感覺。


2. 《行動的原點──公共參與的10堂靈修課》,周學信著,出版:校園。

受華人教會傳統影響,許多基督徒對靈修的理解,是非常個人而私密的。但人的生命是一個整體,內外互為牽引,個人與公共也是互為表裏。《行動的原點》以10個近代寓信仰於行動的人物,表達信仰生命面對時代的10個面向,向離地的信仰說不。


3. 《時勢好惡,做基督徒好難》,梁柏堅著,出版:突破。

這是我的書,2019年香港書展前出版,簡單來說就是靈修書,只是經文用了廣東話意譯,而靈修短文則強調時代處境的反思。因為銷情不錯,出版兩星期就決定再版,現在在賣第三刷。知道會重版出來,心情其實十分複雜,一方面既為讀者感到有人共鳴而高興,另方面又為時局的敗壞而傷心──正正因為時勢不好,才一下子讓這麼多人產生共鳴。還好的是,簽書的時候,有讀者說,多謝我以文字和他們同行,明白他們在時勢中的傷心恐懼,明白他們在教會中的孤單。其實,這又何嘗不是我在時勢中、在人羣中的孤單?感恩共鳴。


4. 《先知式的想像》(The Prophetic Imagination),Walter Brueggemann著,謝樂知譯,出版: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台灣基督教文藝。

關於抗爭,我們很多時都很被動,人家這樣打來,我就這樣還擊,對於要對抗的是什麼,期望追求的是什麼,想像力缺缺。Brueggemann以出埃及的曠野經歷,對照所羅門的王國權勢,邀請我們想像,怎樣的生存狀態才更貼近上主的期望?抗爭的道路要通往何方?王國的繁榮,是建基於怎樣的壓迫之中?曠野的漂泊,如何使人更敏感於天國的臨在?


5. 《安息有時──重尋安息真義,抗衡當代文化!》(Sabbath as Resistance: Saying No to the Culture of Now),Walter Brueggemann著,黎智生譯,出版:基督教文藝。

又是Brueggemann。這本書的主旨非常清楚,明明白白地寫了在書名之上,就是藉着討論守安息日的操練,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抵抗的基因,讓安息日不止於宗教禮儀,而能成為我們靈性生命的根基。


6. 《弔詭的應許──在矛盾中擁抱生命》(The Promise of Paradox: A Celebration of Contradictions in the Christian Life),Parker J. Palmer著,陳永財譯,出版:基道。

基督教信仰很多想法,都是以表面相反的陳述來呈現,例如十字架的羞辱是上帝最大的榮耀、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諸如此類。如果我們能辨明矛盾發生的背後,有更深刻的人性互動,並以平常心擁抱矛盾的真實,我們理解生命的層次會更加豐富,也更能穿透生命的表象。


7. 《啟示錄神學》(The Theology of the Book of Revelation),Richard J. Bauckham著,鄧紹光譯,出版:基道。

對今天羣魔亂舞的時勢來說,〈啟示錄〉是很應景的著作。但因為書卷中充滿古靈精怪的意象、符號、數字,歷世歷代都有很多人拿着書卷來亂解一通,穿鑿附會。本書把〈啟示錄〉定性為一封在教會中傳閱的書信,以天啟預言文體寫成,藉着指出誰才是世界的主,鼓勵當時的他們、今天的我們,懷抱天國的盼望,面對眼前權勢的兇惡。


8. 《政治中的聖經──從政治角度閱讀聖經的原則與範例》(The Bible in Politics: How to Read the Bible Politically),Richard J. Bauckham著,廖惠堂譯,出版:基道。

只要讀聖經讀得認真少少,就很難講得出「信仰與政治無關」這類說話。無關?大衞是帝王吧?摩西在對抗的不是埃及法老嗎?耶穌出世後,是誰下令追殺同代出生的小孩?施洗約翰是被誰所殺?不單止內容,《聖經》成書本身,也是在政治的重重包圍之中。問題不在於政治與信仰是否相關,而在於應把政治放在怎樣的位置來閱讀。過去教會把政教分離說得太過含混,也太過恐懼,信徒一聽見政治就急急掩耳割席,致使我們許多人仍停留在吃奶的階段,無法在公共層面理解信仰的洞見,而《政治中的聖經》正好是一本可以給我們惡補的著作。


9. 《新時代中國宗教秩序與基督教》,邢福增著,出版:德慧。

就像民主自由在中國憲法中不是沒有,卻在實踐之中難以親身體會,宗教自由也是相類,在具體的權勢運作中,宗教信仰是綑鎖在權勢的牢籠之中,單單把無神論黨員插放於堂會最高領導的位置,就已說明宗教自由在中國只是一席空談。但《宗教事務條例》是實實在在的法規,不是簡單的一句不認同就能完全無視。邢院長這本巨著,實在是適時之作。


10. 《想像與順服──新世紀基督教倫理的反思》(Phantasie und Gehorsam. Überlegungen zu einer künftigen christlichen Ethik),Dorothee Sölle著,林正昊譯,出版:游擊文化。

信仰的沉澱,對上帝的認識,很難單靠主日學的課堂和習作而獲得。紙上談兵,頂多只能得到頭腦上的知識。以公民不服從作為指導原則的抗爭運動,在強調順服的教會文化中當如何實踐?對權威、在上位者的順從,如何深入我們的骨髓,牢牢地在信徒的內心生根?以致我們即使面對不義政權,也條件反射地為作官的、有地位的人講好說話,助長了邪惡的蔓延?《想像與順服》以非常埋身又具體的經歷,反思中間的掙扎,打開掙脫枷鎖的想像。


11. 《抗世詩話》,陳滅著,出版:Kubrick。

權勢對人最大的傷害,是消滅人的想像力,要你無法想像在權勢之外能有活命的可能,接受權勢成為唯一的現實。所以對抗時勢,除了直接的行動,文人的筆桿也肩負重任。而文學、詩句所營造出的距離感,超越了虛實,穿透了權力的幻象,拓闊了想像和抗衡的空間,而《抗世詩話》所提及的故事、書刊、作品,正好告訴我們,那能殺身體的,殺不了那能通向永恆的靈魂。


12. 《行出一小步──從我到我們的社區實驗》,一小步著,出版:突破。

對抗權勢的道路,又狹窄又難行,很容易感到孤單乏力。雖然不常相見,但知道彼此也在努力,心裏自自然然就響起柔和的安慰,支持我們繼續前行,也成為同路人的鼓勵。《行出一小步》的故事,就有這樣的神奇力量,前呼後應,叫我們知道自己不是獨行,同時點起腳前的油燈,幫助我們不再迷路向。

Pakkin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Pakkin《突破書誌 Breakazine》前總編輯,dot-com-fever時代做過網,不出席網友活動的自閉blogger。入行做編輯時,仍是用rubber cement貼稿的年代。歷任書籍編輯、網站監製、雜誌編輯等職務。2019年出版了第一本個人著作《時勢好惡,做基督徒好難》。愛看書,愛攝影,愛動漫。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Work From Home,每天都要吃早餐

傳什麼福音

偽裝沒有既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