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不完美的勇氣》讀後感2-自卑
以前的理解,有自信的人=成功的人。許多故事中的反派角色,似乎多少都擁有自卑感的形象,讓人覺得自卑二字跟失敗、反派好像劃上了等號。
國小時期,就發現我很容易自覺不夠好,因此,特別欣賞別人的優點,也羨慕他人的長處。同樣的錯,都覺得別人做錯只要改過就好,自己做錯就是大錯特錯,無法饒恕。當時也不懂為何會如此逼迫自己,只想著一句:「寬以待人,嚴以律己。」,於是沒把這種狀況當回事!第一時間發現我這小自卑的老師告訴我『頭抬起來吧!地上沒有錢的。』,才注意到原來平日跟同學打來罵去的我,多半時候是習慣低頭的。後來這件事老師也跟父母講了『他沒什麼不好,就是感覺自信心不足,時常低頭。』,於是我媽常告訴我,要有自信。
哪來去生出自信?為什麼會自卑?
長大後覺得或許我有完美主義,所以容不下自己的缺失?但即使知道了,這個自卑感似乎黏到骨子裡,甩都甩不掉,有時候甚至衍生到害怕出錯,失去了前進的勇氣。
『有了成就感,就會有自信。』這道理貌似很合理,但我的經驗告訴我,才不會!他並不會因為你在A部分有了成就,在B部分所感覺到的不足就灰飛煙滅了。
阿德勒在《接受不完美的勇氣》中提到,再優越的人,多少都有自卑感,因為自卑感=前進的動力。但「自卑情節」則會變成阻礙自己前進的藉口。
這番話簡直像是敲鐘石般地讓我清醒,自卑不是問題,問題在於自己對「自卑」二字的認知跟定義,依我的經驗,若無法正面看待自卑,則容易產生自卑情節的出現,所以接受自卑這件事吧!認同他,因為發現自己的不足,才會有成長的可能。
這種對於問題點的認知改變,也再次呼應到上一篇文章所寫的,阿德勒表示「人可以藉由改變認知跟定義來改變自己的反應跟情感」。其實跟換位思考是不是有些類似?換個角度去思考,來改變自己的情緒。不過如何確切地在生活中運用,並幫助我們解決困擾這都是需要不斷練習的。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