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風格-遊戲人生我逍遙|視覺風格大全s1e3
「一定程度受限的條件、環境能激發你的創意」
在大四苦惱畢製的劇本時,老師在課堂上分享這句話,一開始以為只能用在劇本寫作上,但最近越來越能體會這句話的意涵。
每個創作人都無法絕對自由的創作,或多或少都受限於生命中的時間與體力,又或者是大環境之下的脈動,從藝術分支出設計後,加上電腦與軟體的普及,近年的設計與藝術作品產生了壓縮時間以提高產值的現象,因此在這個趨勢下扁平化設計、極簡主義、#Low-poly等等風格逐漸抬起頭來,而像素風格風及一時的時代,同樣也有種種的限制,因此誕生了這種風格。
什麼是像素風格?
像素風格起源於電子遊戲,早期的作品有像”小精靈Pac-Man” (1980)、”太空侵略者Space Invaders” (1978)等等知名的遊戲,早期的電腦跟電子遊戲機沒有辦法像現代的電腦一樣動輒1080p或是4k,於是像素藝術家通過從有限數量的像素創作圖像,找到解決這些限制的方法,也有人稱像素風格是像”點彩畫派”取經,而衍生出的風格。
像素已死?
隨著科技的發展,平滑的2D曲線跟3D繪圖已經普及,像素風格已經成為一種復古的視覺表現形式,而這種風格同時在文化上與電動遊戲脫離不了關係,甚至成為遊戲藝術的象徵,而這種風格在熱愛者的眼中還是很有影響力,近期的遊戲還是有製作商使用這種風格,同時這種風格也因會消耗計算機資源較低,也是適合用在網頁、UI的表現手法,像素風格一定程度上的抽象化了造型,變得很卡通Q版,因此也很有可愛感。
新時代的像素
像素風格雖然復古,但卻不過時,近年還有藝術家以像素風格作為表現手法,而近年視覺工作者在3D引擎上使用像素風格的作品也不在少數。EBoy從1998年來一直熱忠於像素風格,是一家專門創作像素風格的平面設計公司。他們的客戶包括Nike, Paul Smith, Playstation, Kidrobot等等,證明了像素藝術的受歡迎程度和吸引力。eBoy的Kai Verschamer解釋說,像素藝術永遠不會過時,因為它是如此基本和令人愉快的工作:
“我們選擇使用像素,因為我們希望能夠最小部分的控制螢幕。事實證明,像素的局限性和模組化特性對於創作來說非常有趣。“
新一代像素藝術家
歐美
台灣
三爺
這個社群比較特別,是繪師千穗建立的像素創作者網站,想讓遊戲作者徵詢找人時,比較好找到像素風格的視覺創作者。目前有集結了11位繪師,包含千穗、Bibi、lsu、也龍、雅雷、霧奇、Tibbar、ㄋㄎ、刺子、TAKA、鱷梨子、.RAR、RAT、鵝掌盆先生、布魯威爾等厲害的繪師與創作者,有興趣的話可以到這個小鎮逛逛😃
其他視覺應用
🤙有其他擅長這風格的像素風格創作者也可以通知我把你擺上來唷!
參考資料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Pixel Art》
圖片盡量標明出處,如侵權請通知。
Please advise to remove immediately if any infringement caused.
轉載請標明出處並告知,我會很感謝你注重智慧財產😉
如果有錯誤的訊息或是其他見解可以在下面留言或到Facebook粉絲專頁找我!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and inform me if you want to reprint,
I will thank you for your apperciate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If there are any mistakes of advice, you can find me on my facebook fans page.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