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流派導覽-當代、現代、後現代、超現代、元現代,哪個才是現在?|世界視界
相信大家一開始在閱讀各種西方文化運動的時候常常被各種「現代」搞的烏煙瘴氣,這個系列主要幫助大家釐清各種「現代」運動對視覺傳達領域所帶來的明顯影響,以及瞭解正在萌芽的新時代文化思潮-元現代主義,讓大家不只是認識視覺設計歷史,還能實實在在的把歷史活用在你的專案。
本篇導覽把視覺風格化繁為簡,避開繁瑣的歷史脈絡和各類分支,簡單歸納成四大流派,傳統時代、現代、後現代、元現代,著重在用簡單的描述介紹各個流派的個性以及視覺語言。之後陸續會有一系列的文章介紹對這四大類各自形成的脈絡和衍伸出的不同風格,以及對歷史背景、文化層面更詳細的介紹,對這些流派的前世今生有興趣的話,可以再關注之後的更新!
經典的老靈魂-傳統時代 (19世紀初-20世紀中葉)
介紹現代之前,還必須先瞭解什麼是古典和傳統,傳統時代起源於第二次工業革命,機械印刷機取代人力印刷,帶來印刷刊物的發展,到20世紀初現代主義在視覺領域橫空出世,傳統時代的風格還一直持續發展到20世紀中葉左右,甚至在現代台灣的老店面都能觀察到傳統時代的影響。
在這個時代,設計甚至還不是一個職業,一般視覺刊物都是透過科班出身的藝術家來操刀,因此脫離不了寫實繪畫,以及各種複雜的視覺元素,部分很明顯受洛可可藝術風格的影響。比較知名的有維多利亞風格(Victorian Style)、美術工藝運動(Arts & Crafts)、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這邊定義的傳統時代跟平面設計史的叢書定義不大一樣,比較多是個人主觀認為應該定義在傳統時代下的視覺風格,例如20世紀初世界大戰開打帶來的政宣海報(Heroic Realism)、美國媚俗風格(American Kitsch Style)、老上海式的海報、台灣早期的包裝都會歸在此類,這些設計受不同國家傳統繪畫和文化影響,因此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樣貌。
傳統時期的視覺特色有以下幾點:
- 以寫實美術繪畫為主,搭配有機曲線或植物造型
- 裝飾性強烈的視覺元素或文字
- 大部分使用中高亮度、低彩度顏色,並以相近色配色
- 畫面安排工整,或是對稱
考試都考一百分-現代主義 (20世紀初-中葉)
現代主義並不是沒來由地戛然而生,從現代主義的哲學論述到視覺領域的變革,在現代主義但生前有一段藝術領域的實驗期,並在爾後幾十年間甚至到現在還深遠影響著視覺設計領域,例如英國新藝術風格(British Art Nouveau style)、裝飾風藝術(Art Deco)、立體主義(Cubism)、達達主義(Dada)、未來主義(Futurism)、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等等知名的藝術風格為現代主義作鋪墊。
吸收了這些藝術養分後,現代主義的設計在20世紀初世界的各處綻放,也算是某種共時性的現象。這個時代以科學做基礎,講求理性、最大功利性,大膽使用新材料與技術,大破大立地與傳統時代畫出分界線,將設計導入科學方法,拆解形態、色彩、材質、空間,因此大量使用幾何圖型和原色作為設計語言,例如俄國構成主義(Russian Constructivism)、荷蘭風格派(De Stijl)、德國包浩斯風格(Bauhaus)、瑞士國際主義設計風格(International Style/Swiss Style),同時也催生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和極簡主義(Minimalism)的誕生。
現代時期的視覺特色有以下幾點:
- 以幾何形狀及線條元素為主
- 很少或甚至沒有裝飾性元素
- 大部分使用高亮度、高彩度顏色,強調原色和二次色
- 畫面安排工整嚴謹
台北暴徒-後現代主義 (20世紀中葉-現在)
後現代主義可以說是視覺上叛逆的青少年aka.台北暴徒,在視覺上有明顯和現代主義的差別,大部分人都會認同後現代是二戰後人們對自身理性和邏輯提出的質疑,也是戰後對資本主義和工業社會的檢討。在這個時代下產生了鼓催愛與和平的嬉皮文化,以及懷疑理性或甚至反對理性的搖滾文化。
這個時代的人們崇尚人性和自然,完全不使用理性的幾何元素,很多充滿生命力的視覺作品都產生在這個時期,像是廣泛使用實物拼貼、追求流行文化的後現代先鋒-普普藝術(Pop Art)和歐普藝術(Op Art)、分解再構成的煉金術-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以混沌理論作為創作基礎的電腦藝術-分形藝術(Fractal art)、不知道吸了什麼的迷幻藝術(Psychedelic Art)、還有像遊戲Fallout和電影Mad Max就滿滿的廢土感的垃圾風格(Grunge Style),直接模仿垃圾的質地創作,以及各式各樣的塗鴉藝術、音樂和反戰海報等等。一直到近代後現代對視覺文化的影響仍然存在,除了上述的經典風格外,最近幾年流行的蒸氣波(Vaporwave/Synthwave)和故障藝術(Glitch Art)都能看到後現代視覺的影子,還有近期還看到以醜作為設計脈絡的作品,查了一下有些人稱呼做新醜風,未來視覺風格介紹的系列會有一篇來專題討論,這邊就先老高一下💪
在商業領域的運用以商標Logo為例,不像現代時期的作品強調幾何造型,而是使用流線或有機的造型,加上仿真的材質,例如汽車產業會在商標上作出擬真的浮凸和金屬質地,常常在Photoshop看到的效果像陰影、凹凸、漸層、光暈等等,很常在這個時期運用在商業領域,在有點歷史的企業商標有很明顯的差異。
後現代時期的視覺特色有以下幾點:
- 以有機形狀或實物照片拼貼為主
- 大量使用裝飾性元素
- 使用強烈色彩傳達情緒,黑白對比或色彩對比
- 畫面安排隨機,甚至凌亂
卑鄙元之助-元現代主義 (21世紀初-現在)
新現代主義(Neomodernism)、晚期現代主義(Late modernism /Liquid modernism)、再現代主義(Remodernism)、後後現代主義(Post-postmodernism)、超現代主義(Hypermodernism)、變現代(Altermodernism)、數位現代主義(Digimodernism)、輕現代,其他沒有中文翻譯的還有Cosmodernism、Performatism、Automodernism、Transmodernism、renewalism等等,有興趣加上英文比較好又喜歡看學術論文的人可以用這些關鍵字搜索。這些滿滿的現代主義一次滿足,全部都歸類在元現代主義(Metamodernism)之下。私心推薦一下液態現代性很有趣👍
這邊先澄清一下,元現代主義是21世紀慢慢成形中的哲學學術研究,被認為是繼後現代主義之後的時代精神,其實在元現代出現之前有其他相似的論述,但是目前網路上主流用法都以超現代(Hypermodernism)和元現代(Metamodernism)為主,這邊主要選擇以元現代稱呼,是因為不想要再日後又看到新的學說叫Ultramodernism,像設計師取不完名字的final檔一樣沒完沒了又很難翻譯🤐
元現代主義通常會被定義為介於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之間的思想或是視覺表現,我會把現代主義當作是做事一板一眼、講求邏輯理性的科學家爺爺;後現代主義是情緒豐富又討厭爺爺的藝術家爸爸;元現代是不想要像爸爸跟爺爺一樣偏激的兒子,這個兒子桑又恰巧遇上了二次工業革命,歷經風霜、做事圓融,還在持續自我探索。
我目前會把幾個風格類型歸類在元現代之下,例如從現代風格發展出的晚期現代風格(Late Modern Style)和曼菲斯風格(Memphis Design);走向數位化過逞產生的風格-像素風格(Pixel Art)和等距風格(Isometric);伴隨不同使用裝置和情境衍伸的風格-扁平設計(Flat Design),扁平設計下的延伸產物-MBE風格和扁平化三維風格;以及液態和雷射漸層風格(Laser/Fluid gradient)、動態設計(Motion Graphic)等等星羅萬象的設計趨勢,最近在大大小小設計上看到的扁平插畫加上紋理材質也能算是元現代下的產物。
元現代時期的視覺特色有以下幾點:
- 幾何和有機形狀混雜、避免過於寫實的造型
- 適量使用裝飾性元素
- 大部分使用高亮度、中高彩度的顏色配置
- 畫面安排隨機,但是保持和諧
結語
做科技公司的商案我會選擇朝現代主義的脈絡發想;博物館的展覽我則會朝傳統時代發想;在台灣的音樂周邊也能看到很多後現代的影子,這些不同時代的流派一直到截稿的今天都仍然不同的形式影響著現在,所以回應標題「當代、現代、後現代、超現代、元現代,哪個才是現在?」,我會說不管是哪個都是現在進行式,透過隨著歷史演變至今加上新科技的發展,這樣兼容並蓄的多元視覺語言就是現今的時代特色,也是我大部分的靈感來源。能透過多元流動性的思考不同的面相,來回搖擺在不同的事物之間,藉此因應時代潮流快速的變化。
雖然為了方便把四大類標上了活躍的年代、流派喜歡的設計語言,但是各個時代風格都還是深遠影響著現在,也因為不同創作者的表現手法都有不同的差異,只能約略的分類設計語言,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你能對主流的設計流派有粗淺的瞭解。
大家可以留言下方數字分享你最喜歡的流派,歡迎分享你喜歡的原因~
下期會先以留言參考來規劃下期文章唷!感謝你的觀看👍
- 唯美華麗的傳統時代
- 高冷理性的現代主義
- 反骨叛逆的後現代主義
- 優柔寡斷的元現代主義
- 我全都愛
參考資料
現代平面設計簡史、Graphic Design Styles、Graphic Design History、Mapping Metamodernism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Criticism of postmodernism(Wiki)
轉載請標明出處並告知,我會很感謝你注重智慧財產😉
如果有錯誤的訊息或是不同的見解和研究可以到下面留言
或Instagram找我!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and inform me if you want to reprint, I will thank you for your apperciate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If there are any mistakes of advice, you can reply or find me on my Instagram.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