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萨诺瓦不是病 | 对于KY《罗志祥这样的男生…》一文的一些想法

Gandalf
·
·
IPFS

昨晚在朋友圈里看到看到朋友抱怨一篇文章,《罗志祥这样的男生,会是真心爱过吗?|5步识别,你是否遇上了渣男》(以下简称《罗》),作者是大家熟悉的心理学公众号KnowYourself (KY)。读过以后,我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确实有较多不合适的地方,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如标题所示,《罗》的切入点是最近获得大量关注的周扬青与罗志祥的分手事件,以及由罗志祥的行为引发的关于所谓“渣男”的公共讨论。在简单回顾了事件以后,这篇文章提出了这样的看法:

随后,文章对卡萨诺瓦综合症的语源,与PUA的区别,成因,以及发展分别进行了介绍。在最后,作者对如何识别“渣男”和遇到“渣男”怎么办进行了讨论。这样的行文逻辑在表面上是中规中矩的科普文,然而在实际操作上,却有诸多不妥。


卡萨诺瓦综合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文中介绍卡萨诺瓦综合症为“男性持续不断地寻求来自性伴侣/情感伴侣的注意和爱”,是一种“心理问题”。因而作者在语言的使用上,多有疾病化这一行为之嫌。譬如,上图引述的“‘渣’真的是一种心理问题”。再如,“害!所以他们真的,几乎,大概率,没办法维系一段长期稳定的恋爱关系呀!”——这一句话,营造出一种卡萨诺瓦们因为某种疾病的限制而无法维系稳定关系的印象,从而把这种不断寻求性伴侣的行为构建成被动的、“不得不”的做法。然而,据我了解,并没有证据说明卡萨诺瓦们的求偶行为是不受自我控制的,而在DSM-V中也没有收入卡萨诺瓦综合症或是与之相似的唐璜综合症(Don Juan syndrome)。

当然,英语中Casanova Complex(卡萨诺瓦情结)、Casanova Syndrome(卡萨诺瓦综合症)的表达本身有着疾病化的意味,这一点并不是KY的责任。

那么,疾病化,或是用疾病化的语言来描述罗志祥以及与之相似的人,有什么问题呢?

首先,如前所述,它将不断寻求性伴侣的行为构建成一种被动的、不得不的行为。这种话语将“卡萨诺瓦综合症”构建成为行为的主体,从而使得个人得以从责任中开脱。在罗志祥事件中核心的关系内外的隐瞒和出轨行为,被简化成了一个医学健康问题,从而转移了对其中更重要的公共和社会议题的注意力。譬如,周扬青指出罗志祥和朋友派对中的厌女问题,就不只是卡萨诺瓦与否的问题,而涉及到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是如何为一些行为赋权和脱责的。

同时,如果卡萨诺瓦综合症是一种“心理问题”,那么这篇文章对于心理问题的介绍也是完全失焦的,因为一个常见的心理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公共健康问题:这一心理问题有多么普遍?它如何影响有这一问题的个体与ta人?有这一问题的人可以怎样获得帮助?这一问题背后有怎样的社会因素影响?而社会又可以怎样支持有这一问题的人?然而这些对于“心理问题”关键的角度在文中均没有出现。那么,文章究竟是介绍了一个“心理问题”,还是仅仅挪用了“心理问题”的概念去追逐热点?

再者,文中将卡萨诺瓦综合症与“渣男”作为同义词来讲,也是十分不合适的。如果文章已经用一种疾病化的语言来描述某种行为,同时又用一种明显带有批判色彩的词汇来描述它,那么很容易加剧社会上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这里出现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即,疾病化一种行为可以为个体推脱某种道德责任,而同时我们又对疾病本身存在一种道德上的偏见。这两种效果,我认为是同时存在的。

将“渣男”与卡萨诺瓦等同的另一个问题是,它限制了我们对于多元个体和多元关系形式的包容。因为根据文中提供的定义,一个人即便是卡萨诺瓦,ta也未必是“渣”的。对于这样的个体,可以选择不进入亲密关系,或者建立开放式关系等等。事实上,我搜索到KY曾经也发表过关于多元关系形式的文章,比如《开放式关系有多开放?|What is an Open Relationship?》。对这种包容性的倒退我感到很遗憾。


对卡萨诺瓦综合症的浪漫化

《罗》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它将卡萨诺瓦综合症所描述的行为进行了浪漫化。譬如,文中说卡萨诺瓦与pickup artist(PUA)是不同的,因为PUA…

也就是说,卡萨诺瓦是崇拜女性魅力的追求爱情本身的人。虽然这一表达浪漫而美好,但是却没有能够解释一些明显的矛盾:如果卡萨诺瓦们是崇拜女性魅力的,那么如何解释一些卡萨诺瓦的厌女行为呢?这一观点甚至与文章本身形成了矛盾:在介绍卡萨诺瓦综合症的发展的时候,第一点便提出“渣男从小习得对女性的不尊重,只把女性当作满足需求的工具。”那么这种习得的不尊重是如何演变为对女性魅力的崇拜的?

我想,上图中的结论可能的出处是文中引用的The Casanova Complex: Compulsive Lovers and Their Women这本书,这也是我在写作本文时唯一没有能够找到原文的参考资料,所以很抱歉我无法核实这一猜测。但不论原书观点如何,这种浪漫化的表达都是不合适的。我们提到,文中对于卡萨诺瓦综合中的叙述是疾病化的,而浪漫化心理疾病是当今社交网络上十分普遍的问题。总的来说,对心理疾病的浪漫化很容易削弱对于心理疾病严肃性的认识,并在一种审美化的叙述中使读者忽视了个体所经历的痛苦。同时,它构建了一种英雄式的叙事,把心理疾病变成了一种个体在成功前所必须经历的个人苦难,而非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那么,卡萨诺瓦综合症和PUA是什么关系呢?虽然《罗》表示二者是不相同的概念,但我认为一个人是可以同时成为卡萨诺瓦和PUA的。《罗》引用了Psychology Today上一篇关于卡萨诺瓦的文章(Field Guide to the Casanova: The Lady-killer Files),在这篇文章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退休教授Robert Hare便指出,卡萨诺瓦为了获得新的对象,可能必须要使用PUA的技巧。


文章中还有一些其它的问题。比如,关于卡萨诺瓦的发展原因,读者很容易认为三条原因都是Bruce Kugler提出的,但是第三点“缺乏父亲角色的家庭”并不在Kugler写在Quora的回答原文中。Kugler提出的是“Or, the boy could have witnessed his father being unfaithful to his wife or partner, with bitter splits in loyalty between his parents”。

当然,文章作者并不需要接纳一篇引文当中的全部观点,但是《罗》所选择的第三条却十分值得商榷:“如果缺乏与父亲形象的早期联系,他们的自我认知是不完整的。”我很惊讶KY的文章中会不加佐证地出现这样的观点。按照这个逻辑,单身母亲、早年离异的单亲妈妈,和没有父亲(如两个妈妈)组成的家庭是无法养育出自我认知“完整”的孩子的。但我们不必在这里另外解释这个问题,因为对于单亲对于孩子的影响,KY自己就曾经在《双宋离婚、高考后再现离婚潮:离异家庭的孩子,亲密关系一定会出问题吗?》这篇文章里做出过全面而精彩的讨论。

此外,文中所引用的卡萨诺瓦发展的原因(即Kugler的观点)存在明显的视角缺失。第一,它将人的发展局限在童年时期的家庭影响。这一视角固然重要,但是对于一个明显有社会性别因素影响的现象,KY作为一个有深度调查研究能力的媒体,进行选择性忽视,十分令人失望。而在这一问题上,这一狭隘的视角我认为是危险的。一方面这种童年时期的家庭归因很有可能使我们忽视社会和媒体对于人的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它极易滋生偏见。而事实是,我们并不能见到一位卡萨诺瓦就认为他的家庭不善待母亲,或者认为他的母亲自恋。而对于引起讨论的罗志祥的童年,我们就更是知之甚少了。我们只知道他存在关系内欺瞒和出轨的行为,只知道他有着厌女的行为,而这才是我们应该讨论的。

最后,我也不得不指出,这篇文章对网络标签的接受和使用同样使我不适。“渣男”、“海王”、甚至是具有污名性的“圣母心”被随意地使用着。这些标签,每一个的使用都值得我们警惕、慎重地反思。当这些反思不存在的时候,科普恐怕就只是给它们一个个安上学术的名字而已。恐怕最为讽刺的,就是在文章最后的部分,作者说

而三行文字之后,ta写道:


我写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我在做一件徒劳的事情,因为我们都知道为什么这篇文章会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专业性的自媒体变得越来越“接地气”,为什么曾经写《他们的爱情,是一场征服的游戏 | “性爱捕食者”的8种表现》的KY现在在文末推出了“渣男渣女鉴定器”。

因此我的批评,固然显得苛刻,毕竟我在要求别人做一件逆流而上的事情。而自媒体界的乱象,也不是KY自己所能改变的。但我想,最近的几个月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有专业度、有公信力的媒体的重要性。在心理学的内容上,KY曾经是那个有专业度、有公信力的自媒体,我希望以后它依然可以是,因为有着这种精神的媒体越来越少了。而作为读者,在可以批评的时候,坚持批评吧。不降低标准,也是对畸形常态的拒绝。

“是时候改改它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