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BROODER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看見——七日書線上分享會有感

BROODER
·
·
真的超級開心,雖然在分享會上我並沒有發言,但光是聆聽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了。

嗯…我好像有點失語,突然不知道怎麼形容這種感覺。


就是很奇特,有種小興奮。後來我想,可能是我在現實中跟人接觸太少了。

之前有朋友跟我說,人的孤獨感一般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脫離了原有的社交環境,二是突然切斷了已有的聯繫。而這兩點,我佔全了。

仔細想想,幾乎每換一個新的環境,我跟原先的朋友都斷了聯繫。小學讀過四個學校,初中高中遠離家鄉在異地上學,大學碰巧遇上疫情,上了快兩年的線上課。在哪裡我都有種抽離感,從小我就有種潛意識:我不屬於這裡,過不了多久我就會又走了。可我屬於哪裡呢?我始終站在一個群體的邊緣位置,靜靜地看著中心發生的一切,不參與。

上了大學之後朋友也很少,沒有太多能聊得來的,或許我也沒嘗試去跟人交流。大二那年上選修課結識了一位老師,和他有點忘年交的感覺。他是給我們上政治哲學思想史的,由於是選修課,到課的人不多,我是少有的全勤的學生。其實剛開始我只是看老師準備的特別認真,感覺大家都不聽就太對不起他了,我就嘗試去聽聽。課程內容很傳統,首先講政治哲學研究的基本問題:理性與政治;政治與倫理;公民與共同體;平等與等級;自由與強制。然後從文本入手:《理想國》(這裡應該佔了大部分的課時),《政治學》,《君主論》,《利維坦》,《社會契約論》,《聯邦黨人文集》,《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大概這些。不過我稍微認真讀了的就是《理想國》。

開課一個月左右,老師請到前港中大的一個即將赴哈佛訪學的學者給我們做了一場講座。那個學者開場從“正義”講起。他在黑板上寫了希臘語:Δίκη和拉丁語:Dike,然後開始教我們標準的讀音。那場講座我個人認為真正涉及內容的很少,主要集中在了文本的翻譯上,說實話收穫有限。講座之後我想找老師聊聊,恰巧他那天有事,我們就約定了第二天晚上通話。第二天通話我們聊了很多,老師很驚訝我這個年齡段還會去看秦暉、朱學勤、錢理群的書。

記得有堂課我分享了對柏拉圖國家衰敗論的一點思考,裡面既批毛,又批普京,老師應該是那次了解到我思想傾向的。後來每周上完課,我都會陪老師聊會兒天,什麼都聊,課上的內容,最近看的書,網上吵得沸沸揚揚又馬上銷聲匿跡的news……

一聊,他差不多就能抽半包中南海。後來我開始抽煙,第一款嘗試的也是中南海。

可能思想傾向相近的緣故吧,我和老師都是自由主義者,但這在我們那個學校應該就是少數派,在學院裡也非常邊緣。後來老師又給我引薦了幾位他的朋友,我們一群人聚在一起,有時候聊嗨了,感覺自己好像不是邊緣人了,其實是邊緣人湊一堆了。

那是我大學階段少有的好朋友,好師長,跟他們在一起是我最快樂的時光。


之後在今年年初的一次老師組織的聚會上,認識了幾位年輕的朋友,他們向我推薦了袁莉主持的不明白播客。後來恰好有一期是和張潔平的訪談,那個時候我才知道了MATTERS。

剛開始我甚至都沒有註冊,只是瀏覽一些文章,匆匆看過,感覺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後來是在China digital times 上偶然看到了@Lola边疆、民族与宗教:在佛的光辉下

看這篇文章的時候特別有感觸,裡面談到了一個民族在價值存在意義上的消亡,以及宗教文化的被消滅。後來又看了Lola的《如此生活三十五年》,當時我也正在看一些相關了紀錄片《天安門》,《我畢業了》。不過看簡介,我只知道Lola是來自邊疆的年輕人,後來我知道她在日本。

但今天參加分享會的時候,聽到Lola的聲音,我有種很奇妙的感覺,可能是一種具象化?我也說不太清。

我是中途加入的,是第一次參與聆聽。聽大家的分享真的有種很驚奇的體會,就是平常看了大家的文章,可能就是拍了手,留下評論。可當聲音穿過遠洋,透過耳機傳入的時候,我倍感親切。那一刻,我好像覺得自己也找到了一個有同道中人的小社群。

我作為新人,來MATTERS剛滿一個月,真的特別幸運能遇見大家,也希望能在之後的日子同大家交流,認識。

真的超級開心,雖然在分享會上我並沒有發言,但光是聆聽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了。

寫作是一場旅途,感謝每一個我看見和看見我的朋友~

(行文可能有點混亂,大致就是想講述自己來到matters的緣由和今晚聆聽分享會的喜悅。感謝主持人!@映昕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