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成功的反思》#6 抽籤分配大學學位,你接受嗎?

閣樂
·
·
IPFS
·
學童壓力過大廣受社會關注。大家都知道問題之一是,社會過分着重分數:只有取得高分,才能進入好學校,步向理想人生。而過程中,每一步都不容有失。那麼,有方法改變現在這種激烈的競爭風氣嗎?

《成功的反思》前五章回顧了「才德至上制」(菁英制)的歷史和利弊。到了第六章〈篩選機器〉,作者桑德爾開始提出改善建議。下文將會整理第六章的內容。

作者的思考方向:

  • 重新思考看待成功的方法
  • 質疑「成功者都是靠自己」的想法
  • 反對用才德捍衛財富和尊嚴的不平等
  • 思考範疇:教育和工作
素材出處:Canva

一、大學等於機會之門:興於1950年代

(1)1940年代哈佛大學校長科南特的觀察

  • 上層階級世襲大專院校的學位,所以菁英全都來自上層,有違民主精神
  • 國家需要才智和科學技術
  • 科南特的理想:改為培養才德菁英
  • 建議做法:創立獎學生,設立性向測試(後來成為SAT測驗),選出天賦才智的學生(而非學科成績優秀的學生,以免有利於就讀菁英中學的學生),從而選出有潛力的高中生,即使出身於基層

(2)科南特對才德制的構想

  1. 期望階級更易流動,而非社會更平等
  2. 不認為自己的篩選機制會抬高獲選者,貶低落選者

科南特的提議為社會帶來正面改變。然而根據實際情況,作者認為科南特上述兩點想法太樂觀了。


二、收生制度改變後的情況

1. 上層家庭小孩的SAT得分普遍較高

  • 原因:有補習

2. 階級並未變得容易

  • 才德菁英的成員比貴族制多元,但同樣霸佔特權
  • 例子:部分不著名的公立學枚和州立大學的流動率較高,但全美大專院校加起來,只有不到2%學生從社會最底層的五分一(家庭年收入兩萬美元以下)升至頂層(家庭年收入十一萬美元以上),即使微幅上升也難。
思考:

當階級流動是用收入來計算,我想起一個問題:有些人讀完大學後,選擇從事收入低的行業。但事實上,那些行業的要求不低,例如記者。假如他們的上一輩學歷低,是基層勞動者;而下一輩有更高教育程度,學識更豐富,選擇一份收入不理想但可以實現理想的工作。這種情況在我眼中,算是另一個層面的向上流動吧?(當然不是要逃避收入問題,工資過低的問題絕對要處理。)

不過這樣子想,可能又會被指是文憑主義?不過我應該不是針對讀不讀大學,而是各方面能力?例如有能力做知情選擇,懂得批判思考,對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等。


三、高等教育有何出路?

作者認為社會需要思考,大專院校應否繼續飾演篩選機器的角色,因為:

  1. 隱含對落選者的負面評價
  2. 對獲選者也造成傷害
  3. 「高等教育的重篩選」:高門檻大學和低門檻大學的差距愈來愈大

我認為這一章的核心是如何舒緩入讀高等院校的激烈競爭。突然變得非常「貼地」。(笑)作者認為,其實招生委員會難以判斷哪些學生有潛能在將來有傑出成就,所提出了「抽籤入學」方案:

僅視才德為入學的最低門檻,剔走未能符合最低要求的申請人。剩下的用抽籤決定,不需要由招生委員會逐一篩選。

作者回應了幾個常見的質疑,有興趣的朋友可讀原文(中文版頁275)>>好似賣廣告哈哈

思考:

乍聽可能覺得有點奇怪,但其實香港中學派位機制有「抽籤入學」的元素。香港的官立中學、資助中學和部分直資中學會參與這個機制,佔全港大多數的中學。簡單來說(未必非常準確),派位分為兩部分:

第一輪「自行分配學位」:學校可以自行錄取少量數目的學生,通常會進行面試。

第二輪「統一分配學位」:學生首先提交志願表。教育局會根據成績將學生分為三組。第一組別的學生會優先派位。那麼身處在同一組別的話,如何決定誰可以優先派位?答案是透過抽籤排次序。

舉例說,某小學全級第一的小文和第十的小言都進了第一組別,第一志願都是最受歡迎的A中學。經過抽籤後,全級第十的小言拿到1號籌,全級第一的小文拿到100號籌。由於A中學只有50個學位,全級第十的小言因為拿到較前的編號,所以成功得到學位。至於全級第一的小文,由於編號太後了,50個學位已經派完了,所以未能入讀A中學。

因為這個機制,當年還是小學生的已經在想:其實成績足夠我進入第一組別已經可以,不需要非常頂尖,因為進入第一組別之後,餘下靠的是運氣。(當然也有選校策略,不過那是另話。)所以,作者桑德爾認為抽籤可舒緩競爭心態,我覺得的確有可能。

其實這種機制嘗試在排名次和不排名次之間取得平衡。又以內地高考為例,考生會獲得直接的分數,相差一分可能已經影響很大;而香港DSE則只將成績分為五級,再將第五級細分為5、5*和5**,相對來說競爭會少一點。例如中文60分和70分的考生可能級別相同。

不過,執行時的細節才是重點。

  • 當抽籤機制出現例外操作

再以中學派位為例。剛才提及學校可根據成績、面試表現等自行錄取少量學生。結果顯然易見,許多家長希望子女成為那少數的幸運兒,所以還是要費心思令子女的履歷變得亮麗。更甚的是,愈來愈多名校由免費入讀的資助學校轉為需要收費的直資學校。原因之一是可以退出抽籤機制,自行錄取最優秀的學生。

  • 如何劃界線

作者提出入讀大學的最低門檻。香港升大學有「3322」的要求,即是中英文達三級,數學和通識達二級。如果採用作者的抽籤機制,不難想像,成績較佳、甚至頂尖的考生會難以接受:昔日可以靠努力進入心儀的熱門學科,如醫學、法律,現在竟要靠運氣?對他們來說,心理壓力或許更甚於之前。所以如何設立最低門檻其實很困難:太低的話,參與抽籤的人數太多,易引起成績較佳者不滿;太高的話,未能改變現況。

另外,應該按學科設立不同的門檻嗎?

醫生是成為受盡景仰的行業。本來,醫生受人景仰很正常,畢竟其角色重要,而且非常專業。然而在香港,我常覺得一聽見某人是醫生時,第一個冒出的念頭:成績如此厲害,能夠讀醫科;緊接的念頭:收入真高呢。(還是只有我的心態如此扭曲?)香港的醫學院向來最頂尖的學生能入讀。模仿作者的說法:難道由最優秀的人當醫生不好嗎?當然不是這個意思,但是有必要把學業成績的要求提至這麼高嗎?說心底話,我不認為只有成績最頂尖的人才是最適合當醫生。至少,成績稍為放寬一點點可以嗎?

然而,即使可以放寬門檻,從現實來看,醫學院的門檻應該還是需要比其他學系高?不知道從哲學角度提出支持的理據?


四、進一步拆除篩選機器

作者提出了這樣的方向:降低入讀知名大學的重要性,並且改變「大學是成功的惟一出路」的想法,做法包括令大專院校向更多人開放,並加強社區大學、職業訓練等其他類型的教育。

在此,作者認為高等教育受尊崇,是因為有崇高的教學理念:「不僅要傳授學生職場所需的技能,還要培養他們成為具有道德反思能力的人類和具備民主素養的公民,可以深刻思考共善。」然而實際上,大學四年帶來的改變有限。而且為何要假設只能在大學四年內完成?

感想:

我這是有這樣的想法,可是沒法精準地表達出來,所以感謝作者!(笑)

不過又有現實問題:就算是大學時期,也不是每個人對人文議題感興趣,更遑論踏入社會後。這又牽涉社會風氣、生活壓力等許多問題。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閣樂讓我快樂地躲在閣樓,可以嗎?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3夏日花東遊‧花蓮篇

2023夏日花東遊‧台東篇

2023夏日花東遊‧高雄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