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他者批評與自我情緒
人們之所以會因為被批評而產生反擊或逃避的行為,很大程度與大腦的「杏仁核」發揮作用有關,它會「簡化接受到的資訊」[1]。當資訊被化約或去脈絡理解時,通常反應都不會是理性的。尤其每個人的雷點不同,時常會發生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的情況,如果又是屬於時常選擇容忍的人,更可能會一觸擊發的莫名爆炸。
對此有一篇臨床心理師的文章表示,面對他人的批評有8個步驟可以參考[2]。大致上來說,就是要先察覺到自己的情緒上來、試圖自我平復、先聽完別人批評的完整對話、嘗試避免衝突在尊重對方論述的前提答覆、聽不下去適當遠離、告知自己的想法,還有適時的反擊。這讓我想到有位哲學家(忘記是誰),提到容忍是節制的暴力。一個人具備傷害他人的能力,不見得非得表現出來,但是容忍也是有底線。
尤其相比過去現代人因為更加獨立、有個性和選擇多元,所以面對他人的批評更容易傷到自尊心[3]。不過,這篇的立場比較偏向探討為何不該批評他人,以及試想自己犯錯或面對挫折時也比較期望得到包容。反而比較少著墨,關於如何面對批評這件事。不過,面對批評所產生的情緒不見得是壞事,因為背後反應的反而是自己內在的深層價值[4]。也就是說,平常你不見得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中心價值觀,但是在遇到反對你的特定立場出現時,反而能更加清楚自己的堅持與信仰是什麼。
此外,面對他人的批評時,不見得要說服對方或用自己的事實取代對方的事實,而是嘗試補足對話脈絡中缺失的資訊[5]。個人認為,這確實是很有效的方法,但是對當事人來說也是EQ的考驗,如果大腦的理性敵不過杏仁核作用的情緒,通常是很難在當下的情境專注在他人完整的批評內容,而批評者也不見得會認真看待自己批評他人的每段話,那麼這種嘗試補足的行為是否真的有效?或許無效,不過也能體現自己對話過程的高度、成熟與風度。
最後,面對批評其實可以用同理的態度或者第三者的態度來看待現況。也就是你不需要去在意別人批評你的內容,而是嘗試思考對方的動機是什麼[6]。如果能夠拋開小我,就能更輕易的主導自己的情緒與該如何地回應。畢竟人生就這麼的短暫,眼前許多人都只是暫時的過客,何必花費太多負面情緒在這樣人的身上呢?
寫到這邊回想過去職場上曾經莫名背黑鍋、被人私下講壞話;路上被擦身而過的人罵聲「幹」;店內消費遇到擺臭臉一副就不想服務的員工。相比於被人批評,這種更像是被迫接受他人的負面情緒或行為。不過,其實很多事情都是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或者用理性的方式處理。當然,面對無法容忍的事情,適當的展現自己的攻擊性也是有必要的。
參考資料
104職場力:一被批評就暴怒,全因「它」在腦控!3步驟,從容面對指責不委屈。2023。blog.104.com.tw/crit... Accessed November 10, 2024.
心理學一點:8個步驟教你如何處理他人的批評。2022。vocus.cc/article/623... Accessed November 10, 2024.
卡內基訓練(黑幼龍專欄):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不可能?2021。www.carnegie.com.tw/... Accessed November 10, 2024.
南華大學:面對批評該怎麼辦?nhuwebfile.nhu.edu.t... Accessed November 10, 2024.
經理人:對於別人的指教,成熟的大人這樣回應!主張自己的意見,又不觸怒他人。2021。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books/view/62470? Accessed November 10, 2024.
遠見:人生真正的自主權,從覺察開始!面對不友善的批評,對自己負責,但不必咎責。2022。www.gvm.com.tw/artic... Accessed November 10, 2024.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