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有沒有價值?
IPFS
「到底為什麼一個無法實質產生現金流的東西被大家爭相搶購?這一定是龐氏騙局」
「加密貨幣不過是投機者的天堂,股票才是有價值的東西」
隨著加密貨幣寒冬的到來,諸如此類的話又多了起來,今天藉著 桑幣區識 Zombit 這篇報導,我想簡單表達一下我的看法。
兩個常見誤區與我自己的想法:
第一:我認為使用「有沒有實質現金流」來衡量「加密貨幣的價值」本身沒有太多意義,就像你不會使用它來衡量「黃金」一樣(黃金現金流在哪?美元現金流在哪?)
👉 大部分的加密貨幣更像是一樣商品,一種貨幣,而不是公司發行的股票證券,這些加密貨幣雖然無法像公司一樣產生穩定現金流,但卻可以帶給你其他更重要的價值,這些等等在下面一段延伸。 當然我認為有些加密貨幣協議是可以有「現金流」的,舉例來說:Uniswap 作為一個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每天項目能收到的交易手續費就是現金流呀?Curve Finance 也是同一個道理
第二:我們時常會習慣使用「傳統世界的角度」來衡量「新科技與它的產物」(當然我這邊指區塊鏈技術與加密貨幣)
👉 在衡量價值時,我們常常會看看他在「日常生活」中能如何被使用(區塊鏈技術能幹嘛?加密貨幣可以買特斯拉嗎?);然而卻忽略了可能還有除了「日常生活」以外的更重要實用場景,例如:未來有可能發展起來的數位世界?元宇宙? 當我們轉換成這個角度(aka 純數位世界的金融活動)去衡量區塊鏈技術與加密貨幣時,你可能會突然發現這兩者均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角色。
—
這邊延伸一下剛剛提到加密貨幣/區塊鏈能提供的重要價值,主要我認為總結有三大點:
- 反監管性(Censorship Resistance):為使用者提供能對抗中央集權/貨幣控制的能力,達到「還權於民」的目的。
- 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讓使用者不再需要透過中介機構就能實現金融服務,例如:在沒有銀行服務的南非小國家裡,使用者透過一支手機就能與加密貨幣項目互動,使用上面的交易所或是借貸平台。
- 可組合性(Composability):加密貨幣項目與區塊鏈代碼均為開源,加上區塊鏈自帶的「反監管」與「去中心化」特質,讓開發者能夠安心在前人打好的地基上繼續往上改摩天大樓,開發速度越來越快,項目越來越豐富,開發成本更是越來越低...這些都是 Web 3.0 產業能夠提供的重要價值。
你自己覺得呢?加密貨幣價值在哪?歡迎補充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