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从婚姻问题看中国的“半截现代化”
近期,新版《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婚姻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及“离婚冷静期内任何一方都可以撤销离婚申请”两处改动不出意外地引发网友群嘲:进去容易出来难的地方,只能想到传销组织。
尤其是“离婚冷静期”这点,早在四年前全国人大通过的《民法典》里就设立了这条规定,当时说的也很好听,避免当事人轻率冲动离婚之类的;现在实行快四年了,用离婚冷静期提高离婚门槛,究竟是挽救了更多家庭,还是让更多人“不婚不育保平安”,答案恐怕不难找——结婚率、生育率数据公开可查。
这些数据网友能看到,当局不可能看不到,而且他们肯定比网友看得还仔细。结果,四年后,到了这次的新版《婚姻登记条例》,打的补丁竟然是降低结婚门槛和进一步提高离婚门槛,这毫无疑问会继续起反作用,但当局居然就这么把这条规定给拟出来了,完全无视离婚冷静期实行四年间的反馈——难道他们真的相信问题出在结婚门槛还不够低和离婚门槛还不够高?普通人能看明白的事,身居高位的人反倒看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事?
在我看来,不仅是婚姻问题,中国的很多看起来匪夷所思、当局操作令人迷惑的社会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那就是中国的“半截现代化”——简单来说,中国的现状是已经基本现代化的经济基础上面搭载着半现代化的上层建筑。中国的社会问题都是现代社会背景下的问题,统治阶级试图解决问题时使用的工具是现代的,指导思想却有大量前现代的成分。
看到这,如果你认可这一点,那就可以直接关闭本文并分享了,因为接下来是冗长的解释和论证过程。
要解释半截现代化,首先得理解什么是现代化,什么是现代。我们已经生活在现代社会(除了一些边疆和山沟沟),对现代社会的一切习焉不察,但具体什么是“现代”?一些学者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往深了说就要涉及到各种学术史,为了避免落入无尽的概念辨析 [1],在此直接给出我理解的那个版本的“现代”:
所谓现代是在与古代(或者说前现代)的对比中才有独特的意义,现代的特性称为现代性,从前现代向现代转变的过程称为现代化。现代由多个部分组成,经济上,是追求效率和增长的工业化、市场化的经济形态(或者说资本主义经济),对比前现代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手工业经济形态(或者说小农经济);政治上,是平等的个人之间建立契约而形成的国家,对比前现代君权神授、遵照传统(也就是“吃人的封建礼教”)将人们划分成三六九等的王朝;思想上,是个人的、理性的、进步的价值成为核心,对比前现代人身依附、敬畏上天(也就是“封建迷信”)、因循守旧的思想。
明晰了现代的概念后,对比中国的现实,我们很容易得出中国处于“半截现代化”的结论。
就以本文开头提到的婚姻问题来说,在传统社会,婚姻的主要功能在于维系族群的繁衍及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结婚本质上是男方家庭从女方家庭购买一个女性劳动力和生育力,这种情况下,女性必须依附男性才能生存,结婚生子、养儿防老也被视作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在现代社会,每个人不必人身依附他人就可以参与经济活动,并获得经济独立;个人的感受、个人的发展被现代人放在第一位考虑,婚姻从必选项变成可选项,“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等传统价值观对年轻人失去了约束力,独身生活也可以过得很精彩,打破了老一辈人对单身的妖魔化;再加上经济下行,结婚养家的成本越来越高,哪怕是想结婚的人,面对这样的经济现实,也要理性考虑,权衡结婚的利弊;种种因素叠加之下,结婚率和生育率一路走低,成了一个现代社会都会面临的问题,不管中国还是欧美都是如此。
面对结婚率和生育率走低,先一步遇到此问题的欧美国家不是没试过惩罚性措施,但最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构建家庭福利体系,诸如生育津贴、育儿机构、夫妻双方共休产假等,往大了说还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性别平等的环境,让人不用面临所谓家庭和事业两难的问题,子女也不是父母养老的工具。法国还更进一步,让婚姻和生育脱钩,非婚生子和婚生子有平等地位,同居关系受法律保护。以中国的传统思维看,欧美居然有那么多单亲家庭,这简直是道德败坏惨绝人寰,殊不知这是以己度人,中国的单亲家庭往往会过得很惨,而欧美的单亲家庭会得到国家的各种帮助,所以才可以有那么多单身带孩的人。
那么我们这边是怎么做的?福利聊胜于无,因为不能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陷阱;同居合法化是不行的,因为会冲击现行婚姻制度;这些都不搞,结果当局祭出来的法宝是“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引导年轻人树立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 说穿了,统治阶级对婚姻的理解依然是传统的那一套,他们认为中国人结婚生子是天经地义、雷打不动的事,祖祖辈辈就是这么过来的,现在居然出现结婚率生育率低的状况,这一定是年轻人的思想出了问题才变得不想结婚生子,所以要对年轻人加强教育。这是前现代的那一半。现代的那一半是,他们也知道单纯的道德说教不怎么管用,于是就辅之以行政手段,什么定期上门催生,摸排大龄未婚青年牵线搭桥,组织集体相亲,还有前面说到的抬高离婚门槛,等等。总之,牛不喝水强按头,统治阶级非常工具理性地将人口当作资源去算计。两者组合到一起,就是半现代化的上层建筑。
解释清楚半截现代化后,下一个问题自然出现:中国的半截现代化是怎样形成的?事实上中国的情况并非独有,在社会文化方面经常与中国相提并论的日本和韩国,面临和中国类似的处境。
中日韩三国同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国家(日本是 19 世纪末开始,韩国是二战后的“汉江奇迹”,中国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短时间内走过了欧美三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节点计算),这可以说是一种后发优势,但它的另一面是上层建筑落后于经济基础的现代化步伐:东亚三国由国家主导的快速现代化侧重于经济领域,在政治领域则保持着传统家长式政府的作风;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同台竞技,本土价值观和外来(主要是欧美)价值观激烈冲突;欧美现代化进程中依次出现并解决的问题被压缩在短时间内一起爆发,矛盾错综复杂,没有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正如离婚冷静期带来的适得其反)。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这只能说明哪怕统治阶级满脑子是传统的政治图景,他也不可能让已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重新返回前现代的小农经济。至于具体到某个社会阶层、某个群体,乃至个人身上,传统和现代如何发生拉扯,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法一概而论。
虽然上文将东亚三国并列论述,但中国的半截现代化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可以让日韩都难以望其项背,就是个人价值问题(此处应回顾上文“现代”定义中的“思想”部分),说白了就是“哪些人算人,哪些人不算人”的问题。虽然名义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公民,但在实际生活中,户籍制度、阶级分化、地域发展不平衡、性别歧视等种种社会现实 [2],让农村人相比于城里人而言不算人,底层人相比于上层人而言不算人,不发达中国人相比于发达中国人而言不算人,女人相比于男人而言不算人。这些群体不算人,那算什么?服务于社会运行的牛马、人矿、耗材、代价。更不用说 LGBTQ 等被长期打压、抹杀的边缘群体。
行文至此,再回过头,从“哪些人算人,哪些人不算人”的角度去看那些匪夷所思、令人迷惑的事,一切就都变得“合理”起来。至于如何改变这一状况,作者也不知道,在这里只能祝诸位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
注:
[1] 如果想深入探究现代这个概念,可参考汪民安《现代性》一书。
[2] 这几方面每一个深入讨论都足以形成一篇新的文章,本文篇幅所限不再展开论述。
作者:ConsLibSoc
封面由 AI DALL·E 和 Midjourney 协作生成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Collection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