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丨家的複雜,讓我討厭春節。

onedayeire
·
(修改过)
·
IPFS
·
每年春節,都像一次必須完成的盡孝任務。

一提到家,談到家的複雜性,就不得不讓我想到每年最討厭的節日:春節。

因為父母從小離異,所以這讓我有了兩個所謂的家,那每到春節,就要思考大年三十在哪邊過比較好,媽媽家、爸爸家我都不喜歡。

大學之前,外公外婆還居住在老家的時候,每年春節我基本上都會跑到他們那裡去過,我喜歡跟他們待在一起,這也讓我在兩難的選擇之中有了多餘的空間,並且有了正當的理由不回爸媽家過年。

後來,外公外婆搬到了縣城,這讓我不得不做出選擇了。不管是去哪一邊過節,我都覺得很不自在、很壓抑。爸爸家、媽媽家都沒有什麼過年的氛圍和儀式感,我跟兩邊的親戚也很疏離,沒有太多的情感羈絆,所以這讓我對於春節團聚這件事情,十分抗拒,與我而言,就是一件不得不去做的盡孝任務,我無發享受到所謂團圓的美好和其中的溫情。

工作後,自己實現了經濟獨立,也有了底氣,可以選擇春節出去旅行、或者就找個工作出差的藉口給搪塞過去。不用非要在春節期間,去完成既定的任務。當然,每年春節我依然會抽幾天時間回去,看看我的外公外婆,畢竟,我很掛念他們,也只有他們讓我有著想要主動回家的情感衝動。

我的家真的蠻複雜,確實帶給我很多愛恨交織的羈絆。我是家裡的老大,在我媽媽這邊,有著同母異父的弟弟和妹妹;在爸爸那邊,有著同父異母的弟弟和沒有直接血緣關係的姐姐。我跟他們的關係也沒有很親密,大學之前,會幫著大人照顧一下他們,後來我念大學後,大家都是各自生活,沒有過多的交流。

小學在爸爸那邊生活,在我念一年級的時候,跟我同父異母的弟弟出生了,我的後媽,平時我都叫她“二爸”(當地的叫法),因為她之前跟我大爸(我爸爸的哥哥)是夫妻,後來,大爸外出務工因為意外去世了,二爸就跟了我的爸爸。所以我一直都喊她二爸,記得小學,我奶奶和我爸總希望我能叫她媽媽,每次聽到他們這樣跟我講,我心裡就超級難受和抗拒,我有自己的親生媽媽,為什麼還要讓我稱作別人媽媽,所以,我從未改口過。

我跟二爸的關係一直不算太好,甚至還大吵過,她除了我弟弟,還有一個自己的女兒,也就是跟我大爸生的女兒。我不知道她到底喜不喜歡我,以前做了很多討好的事情,希望她能喜歡我,但畢竟她有兩個自己的孩子,又怎會花過多的心思在我身上。

我能感受到在我弟弟出生後,我在那個家得到的關注越來越少,我會在他們幹活的時候,幫著照顧弟弟,那時候我也就十歲左右的一個小孩,他們會用布繩子把弟弟綁在我的背上,也會讓我幫忙洗弟弟的尿片,如果我帶著弟弟出去玩,受了傷,那我也會被罵,因為他們覺得我是姐姐,我應該懂事照顧好他。

我並不討厭我的弟弟,反而挺喜歡他的。我的二爸從小對他管教就很嚴格,尤其在零用錢上面。記得我到縣城念中學后,每週會有一點零用錢,每次回爸爸家的時候,我就會在臨走前偷偷塞給我弟弟10-20元不等的零花錢。因為我知道,零花錢對於一個小孩兒而言有多麼渴望,我自己小時候沒有被滿足,就無法無視我弟弟零花錢受限這件事情。我想,在給他零花錢的時候,不僅僅是希望他開心,也算是對自己兒時的一種情感補償吧。

在縣城念中學的這些年,因為週末基本都是回媽媽家,所以跟這邊的弟弟妹妹也多了相處的時間,他們在物質滿足這塊遠遠超出我那個同父異母的弟弟,但我知道他們因為家庭暴力所遭受的創傷也遠遠大出我那同父異母的弟弟。

我跟他們兩個的關係也不算緊密,但也不糟糕。雖然前兩年,我把我弟弟從微信列表裡刪掉了(今年剛加回來),因為他叛逆做出的事情,讓我覺得帶給了媽媽太多壓力和煩惱,我不想看見我的媽媽一直為了兩個孩子而活,活得那麼辛苦,我多麼希望她能夠多為自己而活。所以母親節或者遇到媽媽生日,我總是會在祝福語裡提到一句:希望你多為自己而活。

我不是一個情感冷漠的人,反而是一個很愛操心的人。每次我跟朋友們談起家人的時候,我總是會擺出一副我不在乎,隨便他們怎樣的態度。但,聽到家裡出了事情的時候,依然會忍不住操心,這一點我蠻討厭我自己的,似乎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我媽媽的影子。

但,隨著年紀漸長,自己處理事情的方式更為冷靜理智,與自己情緒和解的能力也在增強。所以,家的複雜性帶給我的束縛感、無力感也慢慢減輕了許多。當然,這轉變的背後,也與我自己越來越愛自己,認可自己,不斷給自己能量有關。

你看,不管怎樣,都要先學會愛自己,才有能力去愛別人,愛周圍的一切,不是嗎?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