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 碼頭」相片展:沒有規則的碼頭 人們自我定義的日常

000
·
·
IPFS
·

2021年3月1日,海事處以疫情為由禁止公眾進入「IG碼頭」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工人將碼頭入口大門鎖上,向人宣告一個公共空間已變為私人空間,同時亦將散步、打卡這些碼頭日常化作往事。自2016年搬入西環,旅居香港的意藉攝影師 Pierfrancesco Celda (Pier) 就很喜歡到西環附近散步。有一天,Pier發現了「IG碼頭」,他就立即愛上了碼頭。之後的每日天他都會到碼頭去拍攝碼頭的人,他亦在IG開設 @ insta_pier 帳戶去發佈相片。是次展覽是Pier的第一個個展,展出了Pier由2016年至2021年在碼頭拍的3萬張相片,Pier形容展覽是「一個獻給碼頭的慶典」。

筆者訪問Pier,與Pier 談他的創作理念,以及對「空間」這個概念的看法。

(封面照片由WMA提供。)


想變隱形的攝影師

Pier 曾就讀生物力學博士,縱使學習內容與攝影無關,但他一直都記掛著攝影。在畢業之後,他便決定用6個月去做一個攝影project,若果成功他就會繼續走他的攝影路。結果,project成功了,今天的他也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個展。Pier 形容,他拍照的時候會把自己當作一個「觀察者」,所以他通常不會與被攝者談天,這樣反而會得到一種「真實感」。Pier舉例,好像在展覽中的一些照片中,碼頭上「打卡」的人正在「為自己擺出一些姿勢」,建構他們在朋友面前或社交媒體上的形象,這些人並不是為Pier擺姿勢。Pier想紀錄的就是這些時刻,他更笑說他每次拍照都想自己可以隱形。


Pier與他的作品一樣都有一種幽默感,記者為他拍照時他就走上前,與相中人一起玩電話。

沒有欄杆的碼頭——一個異常自由的空間

「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這幾個字對我們來說可能陌生,但聽到「IG碼頭」很多人就會立即想起那個在西環海邊的碼頭。至於為何「IG碼頭」叫作「IG碼頭」,大概與它的用處有很大的關係——人們常常在「IG碼頭」拍照「打卡」然後把照片上載到IG。那為何我們都只記得碼頭是個打卡勝地,而非「貨物裝卸區」?到底是誰去決定一個空間的用處?是空間的創造者還是使用者?

Pier認為碼頭是一個特別的公共空間,因為碼頭不像其他公眾碼頭一樣有欄杆。Pier形容這代表著碼頭「沒有一套規則」,他又說「又或者我們根本不需要任何規則」,「人們都可以安守本份」。在這個異常「自由」的空間,人們得以發揮自己的小宇宙,Pier覺得大家都是依照自己的想法去用碼頭——有人當碼頭的竹棚、貨櫃做拍攝道具;有人溜狗;有哀愁的人望海抽煙;有人與情人相約在碼頭談情;有看似幸福的人拍婚紗照;有人帶了個電視與好友在碼頭一起看。百千萬種用法,皆由人們自己定義。

Pier提到碼頭的時候,都會說人們把它當作「家」。「因為香港的住屋空間細小,所以碼頭是他們家的延伸。」Pier如是說。有趣的是,家本來是一個私人空間,我們卻因居住空間細小而要去找一個公共空間作家的延伸。碼頭是個可自由出入的空間,但在每一張碼頭的打卡照內,我們都只會看到照片的「主角」,沒有「閒雜人等」——就算在一個公共空間內,我們都在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天地。


Instagrampier相片展是Pier首個個展。

失去「家」學懂念舊

Pier回憶,在照片中他偶爾也會拍到太太和女兒,由太太懷孕到女兒出世,都恰巧地被他紀錄在照片中。Pier常常說,那些他拍攝的人一定會找到一個新地方去,但「這個地方一定會被人們記掛著的」。當然,就算這些人找到「新地方」,有天「新地方」可能又會被關閉,身處城市的我們又豈不是「遊牧人」?世界變得太快,我們變得太慢,於是我們學懂念舊。

碼頭的關閉為現在與過去畫了一條實實在在的分界線,Pier的展覽圖集好比一份份凝結了的回憶。筆者在碼頭附近讀大學,但疫情以後已經甚少到西區。筆者對Pier說:「我已忘記了2020年以前在大學讀書的日子,謝謝你的展覽令我想起在碼頭的回憶。」


(本文曾在2021年7月20日刊於《誌HK FEATURE》)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