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吃胃藥反而加重胃食道逆流,抓對喝水時間就能改善!
大家食飽未?我是營養師怡瑄,營養瑄
阿棉是我朋友的妹妹,大學剛畢業就找到一份薪資、環境都挺不錯的工作。不過有一個小問題,身為公司最年輕的菜鳥,完美主義的阿棉總是戰戰兢兢,深怕出一點小錯就會被主管刁難或遭同事看不起,縱使是休息時間也都無法放鬆,連消化道也跟著緊張、焦慮...
「每天上班吃飯都很匆忙,常常得邊吃邊處理公事,只要碰到工作日或想到公事,我的腸胃就很不舒服,輕則脹氣,嚴重時胃食道逆流可會讓食道酸澀到話都都說不清楚,只好不停猛灌水,但是灌完水後總覺得更不舒服,最後不得不吞幾顆藥局買的胃藥,到底要怎麼做才可以不靠藥物改善這些症狀啊?」
其實,不只是阿棉,我自己在學生時期準備考試或辦活動時也常有脹氣、胃食道逆流的困擾,但因為當時症狀都是隨著階段性任務結束而趨緩,所以也沒特別留意,直到在課堂上被老師恐嚇長期胃酸逆流容易導致瀰漫性胃炎、食道炎、巴瑞特氏食道甚至是食道癌,才意識到事態嚴重,該好好正視這個問題。雖然依照教科書所說的:細嚼慢嚥、放輕鬆、少甜食和刺激性食品,脹氣和逆流情況似乎改善了一些,但依照國人喜歡吃藥解決問題的習慣,如果只告訴患者放輕鬆、慢慢吃,豈不就跟告訴憂鬱症患者「看開點吧!」,沒什麼實質上的幫助嗎?所以,到功能醫學診所工作後,特別留意醫師如何幫助消化道不適症狀的客戶,以及客戶調整後的回饋,統整出2大關鍵:水和消化酵素。
我想告訴你: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工作步調緊湊,胃食道逆流、脹氣樣樣來,除了依賴胃藥治標外,補充合適的消化酵素和正確喝水,更能從源頭改善消化道症狀。
開始處理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長年被誤會的苦主-胃酸,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正常情況下,pH值只有1.5-3.5的超酸胃酸會將我們吃下的食物和水殺菌,而胃酸創造出的酸性環境非常適合胃蛋白酶發揮功效,分解、消化吃下肚的蛋、豆、海鮮、肉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當部分胃酸伴隨食物進入小腸後,還能刺激胰液、膽汁和小腸液分泌,因此照理說,胃酸應該是讓消化吸收更順利的重要角色。
不過,有3類不正常的情況會讓胃酸「不務正業」:
1.下食道括約肌鬆弛、張力不足,不管胃酸多寡,當門戶大開時胃酸都可能從胃部溢出,灼傷不耐酸的食道。常見的原因有:
- 壓力大、緊張、焦慮
- 攝取刺激性食品(咖啡、酒精、甜食、過敏原等)
- 老化
2.當腹腔壓力過大,擠壓胃部導致胃酸逆流:
- 肥胖、腹部脂肪過多
- 穿著緊身衣物或是腰帶過緊
3.胃酸不足,影響殺菌功能和食物消化,沒被完整消化的食物會引來細菌利用進而產氣,導致脹氣;消化功能變差後,食物待在腸胃的時間拉長,腹部壓力變大,同樣會造成胃液逆流。
- 長時間補充制酸劑
- 年紀增長,分泌量自然下降
- 大量液體稀釋
大部分的人都能理解前2點,但看到第3項時就有些納悶「不正是胃酸太多才會逆流嗎?我就是為了減少胃酸才吃胃藥耶!」其實,當食物沒辦法被完整分解、消化時,反而更容易導致脹氣、胃酸逆流,充足的胃酸反而能改善不舒服症狀。因此,我們要做的是讓胃部有「適量」胃酸,讓消化過程更順利!
另外,我也要澄清胃藥絕非罪大惡極,「制酸劑」的確可以在短時間內降低胃酸對食道、黏膜的刺激,快速緩和症狀,然而大部分消化不良症狀都是慢性的,若長時間服用制酸劑可能影響胃酸分泌功能,反而不利於消化。因此,胃藥絕對可以在醫療人員指示下服用,但並不適合長期使用,想從源頭改善就要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2大關鍵:水和消化酵素。
關鍵1 / 水
很多人在吃飯時都習慣喝湯、喝水、喝茶來「助消化」,但這個小動作反而會干擾消化!還記得剛提到要有充足胃酸才有利於分解食物嗎?如果一邊吃飯一邊喝水反而會稀釋胃酸,讓食物更難被分解。
因此切記「飯水分離」很重要!用餐時和剛吃飽盡量避免喝湯、喝水,想喝飲料建議餐後30-60分鐘再喝;如果有喝湯的習慣可以改成餐前喝;而吃湯麵、火鍋時也可以先品嚐幾口湯底,開始吃主食、主菜後就避免大口喝湯。
關鍵2 /消化酵素
減少胃酸被稀釋、被抑制的機會後胃酸還是不夠怎麼辦?當年齡增長或是疾病導致胃部萎縮,都可能減少胃酸分泌,這時候若能額外補充消化酵素,便能使食物更容易分解成小分子,減少殘存在腸胃中的時間,助消化一臂之力。
消化酵素是指能夠將食物從大分子(醣類、蛋白質、脂肪)分解成小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以利吸收的蛋白質,每種消化酵素都有其專門分解的對象,假設今天早餐吃了一大盤的抓餅、油條和飯糰,這時就要選擇專門分解醣類的酵素;若晚餐吃了20盎司的特大號牛排,則應該食用專門分解蛋白質的木瓜酵素、鳳梨酵素。當然,市面上也有很多全方位的酵素膠囊,如果跟朋友約吃到飽、火鍋、桌菜等綜合型食材的大餐,就挺方便的!
重點筆記:飯水分離、補充消化酵素是改善脹氣、胃食道逆流等消化道不適症狀的根本方法之一。不過,症狀若持續未改善,還是要尋求醫師治療,確定是否有其他疾病導致身體不適喔!
💡營養大小問題、有興趣的主題,歡迎留言或臉書搜尋 : 蔡怡瑄營養師的吃喝小日常 一定會盡量幫你解答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