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舍近求远地瞎折腾

Terence
·
(修改过)
·
IPFS

如何创建一件事,并不等同于如何如何理解一件事。好的理解,即是好的教学:需要将原始的材料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做重新编排,需要按照「认知规律」赋予接近「常识」的 story,以此来更为高效地吸收/记忆对应的材料,更高效地将「新材料」转换为已有材料/技能的自然衍生。

但这样重新编排的 story 显然不等于这件事原始的创建历史。那些在「学习过程」中所被赋予的、由 story 勾勒出来的「必然逻辑」,大概率并不存在于真实的「构建历史」中。那种「顶层设计」式的上帝视角、那种可以开局就能理顺脉络、开局就知道侧重点在哪里的攻略,永远只存在于「传说」和「教课书」中。而一旦跳进现实的大海中,就会发现各种繁乱、挫败、局部乱撞、偶然与机遇的眷顾和唾弃、先撞南墙再反思(而无法做到预先思考提前避免撞南墙),像蝗虫一般席卷而来,将你过往教育经历所积累的认知与观点,啃食得一丝不挂。

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拧巴的,因为如果一个人的世界观和认知主要由「方便教学」的优质材料所构筑,那么这就必然意味着这些材料需要构建出好的认知逻辑、编织出严丝合缝的缜密逻辑,将一切的「旁枝末节」都附着在一张宏观的故事网上,以此赋予每个节点以存在的意义。即便“所有这些缜密的逻辑故事网络并不是真实的构建历史、是将真实构建历史重新整理编排后产物”也不要紧,因为此刻的任务是方便教学、高效吸收,适当运用一些编辑手段与特定的局部信息筛选,也不是什么问题。

既然它本身就不是真实的现实构建逻辑、也不是真实的构建认知,使用这些为了教学的脚手架来作为大海航行的指南针,自然是头破血流、伤痕累累。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做事能力强的人,不一定适合教学。因为他们的成就,并非依附严密的认知逻辑网络,而是局部优化、见招拆招。将这套毫无章法的、杂乱的材料扔给任何一个学习的初学者,都会一脸懵逼。)

好的创造者少有「先见之明」,甚至少有理论家所珍视的「反思」品质。因为从本质上来讲,「创造」是一场「系统性大量实验」的押注游戏。比起就少数实验结果的过度反思,通过「快速执行」去催生「实验数量」的疯狂增长可能是更为有效的通关策略。并且更为弔詭的是,比起反思性的理性思考,那些因为因为非理性而造就的误差,反而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实验副产品。

因为创造试错的一大难点是:你总会局限在自己的已有「经验」和「认知」中,不断地做着「同质化」的试错,虽然你以为是在做「异质化」的尝试。而往往,那最后一步通往「异质化」的关键试错,并非来自于自己的主观构建,而是来自于无数次尝试所堆积出的「系统误差」。这个“背离一切主观臆想、不在主观构建的尝试路径中”的误差所指向的路径,将实质性地把你推向一条异质化的试错尝试,从而产生真正的创造。

在这个视角下,无数次的辛勤主观试错,除了累积需要排除的必要数据外,其实就是在等待系统误差的发生,等待它的降临,将你推向一切经验与认知之外的无人之境。

在这个视角下,创造者一点也没有上帝视角的先见之明,他们就像一群徒劳而傻气的蚂蚁,只会不断地持续劳作,而不懂得预先放弃没有意义的事情,甚至不懂得在没有意义的事情面前提前丧失动力

创造就是折腾,有着宁可“走弯路、搞出一大圈更麻烦的脏活累活”也要“实践出某个微不足道的个人想法”的勇气与执念。害怕麻烦、害怕走弯路、嫌弃自己的 idea 过于平凡/微小而无法弥补脏活累活代价的人,无法创造。这些徒劳而傻气的折腾者,会为了实践某个简单想法而舍近求远地不肯接纳于现有的妥协方案、不计成本地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显然,想要一劳永逸的人成为不了创造者。因为创造者总是要去尝试新的改进方案(即便只有极其微小的改进可能性,以及大量的负向作用),总是不断地去否定和挑战当前已经存在的、也曾付出过大量心血的已有方案。

但创造者就是劳碌命,就是要不断地尝试新东西去折腾,且几乎不去考虑投资回报率,就是想去试一试(某种意思上讲,就是有大妈们那种贪小便宜的非理性执念和乐趣,哪怕为了1元钱的打折,搭进去几百块的盲目购物费也在所不惜)。不愿意折腾,想要一次结束终身躺平,想要止步于“已经很好”不愿意舍近求远地尝试极其微小可能性的人,不是创造者。他们可能是理论家、是观察者、是预言家、是教育家,但不是创造者。

“永远没有止步的很好,总有更好”这是老生常谈。但创造者的不同是,不愿意去等待“更好”被动地发生,更加愿意去亲自尝试和体会探索的过程。不愿意被其他人筛选后投喂“更好”,而是主动出击,即便要付出多得多的精力、苦力,即便要冒着「大概率都不会有效的徒劳付出」的风险,但就是要用自己的方式去亲自尝试、验证一遍。

这种偏要自己尝试一遍的想法,甚至都可能不是来自于对「自我偏见」的极端执着,而仅仅是对「亲自体验」充满兴致、自得其乐。就像「听他人讲述havingsex的结论、知道最终会变成贤者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即便你知道最终的结局,但依旧会如饥似渴地想去亲自体验一遍这个过程。



近期回顾

实验者的组织架构

有限/深度 v.s. 无限/广度

《孙子兵法》 的辩证阅读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