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50年,成功老化理論架構得以建立

陪伴父母健康老--王美媛
·
·
IPFS
·
成功老化一詞從研究者的描述期待詞語,去蕪存菁,發展為完整的理論架構。

依據李宗派博士著作「現代老人學」的說明,老化理論有二個大領域:生物科學、行為及社會科學理論。

老化理論的生物科學分二個組:第一組預先規劃的老化理論,第二組之過失或錯誤理論,包含長壽、內分泌、免疫、基因控制/突變、遺傳性有關之理論。

行為及社會科學包括了社會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人類學、教育學、政治學、精神醫學與老人學等學科。

行為科學注重那些行為可影響他人與被他人影響之行為,以及他人之生活需要所呈現之行為,如:經濟學、法律學、歷史學及地理學等。社會科學注重人們與其周圍之社會組織、團體之互動關係和社會功能,也從各種不同之社會文化觀點研究人類行為,包括文化人類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學派之多、研究之廣,實如深淵大海,波波層層為老化過程,供應養分。為本文謹為引用,不探究學術研究,若對學術領域有興趣者,請至各大學研究單位深入學習。

1950年代以來,老人學者研究一個概念或架構,以便描述老化過程之結果,很多學者便採用”成功老化”一詞來描述完善之老年生活。及至1987年代,John Rowe、Robert Kahn在『科學雜誌』發表文章,提高了 “成功老化 ” 概念的知名度。

本書為華文領域少有,兼俱老化理論之生物學、行為科學及社會科學的學術著作。

1997年John Rowe、Robert Kahn 批評過去數拾年研究的不適性,界定成功老具體的條三條件:第一,低度之疾病與殘疾之感染率;第二,要有高度之認知能力與體力功能;第三,在生活上要有活潑之參與活動。2002年Crowther 再提出批評與修正,提出第四,正向靈性力量。

”成功老化”一詞從研究者的期待狀況,修正為完整的理論架構,乃為最早提出的老化社會行為理論、轉化為最通俗的老化形容概念。

本人認為此理論含蓋全人照顧面向,便將此概念融合於實務應用,且加入自己的此許觀點,形成四個向度與內涵:

一、生理:減少生理疾病 均衡生活

二、心理:維持大腦功能 預防失智

三、社會:參與人際互動 服務社群

四、靈性:參與靈性活動 享受生命

每個概念均有其專注面,當然也會產生缺乏面;如:成功老化的住宅條件、變遷適應、家庭成員互動、財務醫療等規劃,也是成功老化的重要條件。就個人陪伴長者的經驗,也會加入這些面向,讓中年人規劃老年生活,有足夠的思維,也更落實子女陪伴父母健康老的面向。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陪伴父母健康老--王美媛我是王美媛,有卅年投入社區家庭教育、社會工作、輔導協談的經驗。近廿年,經歷公婆與父母的罹癌決定、失智照顧、養護安排、處理遺囑、獨居老人…..等議題,深知三明治世代的困境。近十年,成功執行高齡家庭的方案,累積寶貴成果。期望與您分享,自己陪伴父母的心路歷程與成長,在照顧父母同時也照顧自己,能超前部署、規劃自己的健康老年,實踐成功老化。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以父母為鏡,明靈性力量能強化老化適應力

正向靈性力量+人際關係+心理調應,提升老化適應力

心理、社會的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