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幸福存在於每一個你之內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哈佛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授教你提升健康‧幸福‧成就的關鍵理解自己和幸福有什麼關係?》這一長串的書名看似繁瑣,實則簡要概括了本書的重點以及你為何該閱讀的理由。作者布萊恩.李托(Brian Little)是名專精於人格與動機心理學的學者,他寫作本書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探索自我,進而獲得「健康、幸福、成就」;如果想要理解自己跟上述三項要素的關係,本書提供了多種方法與解釋,讀者必定能找到過去未曾接觸過的詮釋方式。
在前言內,作者開宗明義說到,科學對於人格的理解尚在進行中。一般大眾已經認知到影響人格特質的兩大因素——「生理」與「環境」(也可以「第一天性」和「第二天性」代稱),而心理學家更積極探索「人格」與「動機」之間的關係,作者用「第三天性」來形容這個要素的加入。「第三天性」隱喻了多樣的可能性,「生理」與「環境」這類不可改變的因素的確形塑了每個人的特質,但倚仗著自我的能動性,個體可以主動去改變本身的特質,不再是被命定論所綁架的存在,在自我選擇的路上,人格能夠成為自己最佳的助力。
以下記錄七個作者提及的觀點,我認為了解這些觀點,對追尋個人幸福將有極大的幫助,適合在陷入困境時,回來檢視有沒有哪一個觀點提到我所忽視的可能性或反動力?
01|個人構念:是架構也是牢籠
個人構念可以解釋為一個人理解世界的方式(「好—壞」、「聰明—愚笨」、「內向—外向」、「台北人—非台北人」等),我們都會用自己覺得重要的方式去評斷他人,並以此方式去預測他人的行為;因此,當我們對他人下判斷時,也同時透漏了相當多關於自己的訊息。個人構念是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既定模式,換言之,它讓複雜的情境看起來可以預測,幫助我們度過瞬息萬變的每一天,但同時也將我們鎖在僵化的視角內,失去應變的彈性。
若個人構念面臨改變或挑戰,都會帶來巨大的壓力:當環境出現意外改變,且不在個人構念預期範圍內時,焦慮將隨之而來;而若相對核心的個人構念受到挑戰,就有如構築自我的底層系統受到衝擊,大腦將會感受到強大的威脅。在上述前提下,用以理解世界的個人構念越多元化(作者提到擁有七個相互連結的個人構念的學生,對於接受改變的程度較為開放),代表我們用以塑造生活的自由程度越高,感受到焦慮和威脅的機率也越低,因而能夠擁有較健康的情緒狀態。
「狹縫轉換」(Slot-change)描述了僅有單一構念的人,會如何被自己的個人構念深深箝制。若某人只擁有一個主導性極強的個人構念,當此構念失效時,他仍然只能在這個通道上移動,因而只能往另一個極端駛去——接著不斷在該構念的兩端擺盪,深陷其中,無法嘗試以更恰當的構念來理解世界。缺乏轉念的能力使他時時感受到環境的威脅,大腦通常處於高壓狀態,自然難以感受到自在與快樂。
02|五大人格特質:光譜而非二分法
近年在社群網絡相當火紅的MBTI可能是最多人接觸過的人格測驗。MBTI透過四個向度將人分成十六類,相當簡單易懂,且能引起測驗者的強烈共鳴,但這種二分法事實上忽略了真實世界中每個人的性格彈性。相較之下,作者更喜愛以光譜的模式去定位人格特徵,以下是他介紹的五大特質:
嚴謹自律性(Conscientiousness)
此特質是「學業與職場成就」和「健康與壽命」的有力指標,該特質得分高的人適合生存在可預測且井然有序的環境下,執行需要全心投入、準時完成的任務;但當環境混亂、步調較快時,將導致這類人適應不良。作者提醒,即便嚴謹自律性是個看似相當正面的特質,卻只能在受限的環境下才得以彰顯其優勢。親和性(Agreeableness)
形成良好第一印象時,親和性特質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在預測成就、效率、健康等方面,都沒有明顯可靠的關係。然而,若能夠加諸以更完善的時空、文化背景,則相對能夠評估出親和性特質能夠帶來的影響。神經質(Neuroticism)
若在此項特質獲得高分,似乎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幸福感較低、負面情緒較多、人際關係不順遂、工作滿意度低、身體狀況較差,以上都是此特質所連結到的表徵。此特質會使人對週遭事物過度敏感,且不斷反芻自己感知到的威脅與冒犯,這些都會導致長期、慢性的壓力。然而換個角度思考,神經質卻是引導人類在蠻荒時期存活下來的重要特質,能夠及早發現危險訊號,以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經驗開放性(Openness)
這是個與創造力緊密相關的特質,獲得高分的人對藝術和文化深感興趣,傾向嘗試新事物。擁有此特質的人較可能在強調創新實踐的職涯中取得成績。外向性(Extraversion)
內外向基本上是由生理決定的結果,與大腦內某些皮質區域的「警醒程度」有關,外向者的「警醒程度」較低,內向者則較高。這導致了內向者在高度刺激的環境下經常會表現失常,外向者則會表現更好;除此之外,外向者對獎賞、內向者對懲罰過度敏感,因此在面對同一事件時,他們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也進一步將差異延伸到口語表達、策略選擇等面向上。
03|自由特質:為你的渴望而生
我們展現出來的人格特質並非穩定不變的,而是受到「生理」、「環境」、與「動機」這三種因素驅使(即是前言提到的「第一天性」、「第二天性」和「第三天性」),因而組合出不同的行為反應,且每一種都是自然的展現。
「生理」成因根源自基因,而前一節所提到的「五大人格特質」都可以找到其生理根源。以內外向性來說,在新生兒時期就可以觀察明顯的傾向:曾有實驗者在新生兒附近發出噪音,有些幼兒會往噪音源靠近,另一些則會迴避,而據研究結果顯示,前者相當可能會成為外向者,後者則會成為內向者。這種在尚未受到社會規訓情況下自然產生的反應,充分顯示「生理」成因是一種原廠設定。
而「環境」成因更多來自於我們和周遭的互動,如成長過程中的社會化要求、學習文化準則、各種場域的規範與期待。只要是群居而活的個體,不斷觀察到遵照社會原則可以獲得獎賞、反之則會受到懲罰,自然而然地將如此邏輯深化入腦部,外顯行為也就不自覺地依此演出。比如,內外向性格在不同文化的重視與接受程度並不相同,受到鼓勵的特質會使整個群體都有雷同的發展趨勢,如歐美的外向性趨勢相對亞洲的內向性趨勢。
當「生理」與「環境」成因皆難以解釋一個人的行為表現時,就是去發掘「動機」成因的最佳時刻。「動機」成因因人而異,基本上根源於內在的渴望、承諾與追求,影響的範圍也相當廣泛,從細微、瑣碎的雜事,到傾畢生之力想到達到的目標,都是由「動機」推動的結果。當我們擁有一個相當重要的計畫,「動機」能引導我們做出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行為,只為了讓計畫能夠成功。作者將因「動機」衍生而出的特質稱為「自由特質」。
人生的道路上總有各種挑戰跟岔路在等待,很難待在同一個路徑上直到死亡。當改變來臨,或多或少會讓我們必須去抵抗「生理」與「環境」成因養成的特質,必須使用「自由特質」去拓展我們的能耐,替未來發展出更多可能性。然而,長時間運用「自由特質」,壓抑著「生理」特質,需要付出心理和生理上的代價,也就是將對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對此,作者提出的解法是:找到可以喘息的休息空間,讓自己從「自由特質」解放出來,沉浸在「生理」特質所需的狀態下。作者自承是一位內向者,但為了成為一位優秀的演講者,他將自己的「自由特質」發展成幽默、熱情且充滿能量的狀態,完成一場場獲得稱許的演講;然而,在演講結束後,他會不由分說地躲進廁所的隔間內,靜靜安撫那個已受到太多刺激的「內向」特質,並祈禱不會有人發現他就在廁所內。
作者提醒,「生理」成因對我們的「五大人格特質」有深遠影響,但那不代表我們必須受限於測驗的結果——去想想那些對生命相當重要的任務,以及我們如何去完成它——「自由特質」將會在此處發生奇效,不論是為了愛,還是專業。
04|自我監控傾向:人生的所有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有時候我們會觀察到,某些人的行為在不同情境下具有高度一致性,另一些人卻是善變難測,「自我監控傾向」即是用來描述此種差異。書中給出的定義相當清晰:「高度自我監控者較關心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他們的行為表現會反映出他們所處情境的規範與期待。反之,低度自我監控者較不關心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他們的行為是受到自身特質與價值觀的引導,而非情境的期待。」
不論是高度還是低度自我監控傾向,在為個人幸福的一個面向帶來益處時,也意味著另一面向的潛在傷害。無論如何,覺察自己認為哪些價值是值得追尋的,並保有一定程度的調適性,最能夠幫助我們在各種情境中找到適當的自我表達方式。
05|內控與外控者:誰是命運的主宰
命運究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抑或一切結果都是宿命?科學或許在短期內無法給出答案,但我們的內心已有定論。這節要討論的內控及外控概念,即是描述個人如何體認自身與環境的互動,前者認為人生是控制於己的,後者則會被動接受施加於己的外力。
整體來說,對內控者的描述相當符合大多數人在成長過程中得到的告誡,也是追求高成就人群的類似特質;而對生活擁有控制感,確實對心理健康相當有助益。與此同時,作者提醒我們要小心檢視自己心中的操控按鈕——如果按下了卻沒反應,將會帶來相當大的反嗜效果,就像被最信任的人背叛一樣。此外,我們時常抱持著「正面假象」,以為自己能夠控制客觀上無法控制的事,比如:我擁有比大多數人都更好的幽默感,但這在機率上來說成立的可能性並不高;然而,只要不是極端地放大這類假象,「正面假象」對提升幸福感是相當有助益的。
06|A型人格:不要成為自己的敵人
「A型人格」是由心臟病學家Friedman與Ray Rosenman觀察歸納得出的一種類型,人格特徵包含積極進取、講究時效、過度競爭、缺乏耐心,在生理上相較容易導致心肌梗塞[1]。事實上,A型人格對成就的追求,讓他們常處於高度心理壓力之下,身體也會反映出緊繃、頭痛、胃痛等症狀。然而,這並不代表呈現出A型人格外顯特徵的人皆會發生健康受損的狀態,因為有另外一種特性——「吃苦耐勞」的人格,雖然同樣重視「承諾」、「控制」以及「挑戰」,但反而會獲得健康上的提升。
這種矛盾指出A型人格與吃苦耐勞型人格的關鍵差異——潛在的「敵意」隱藏在A型人格的各種行為底下,吃苦耐勞型則採取了不同的觀點面對挑戰,甚至是將其視為遊戲,但仍全心投入。A型人格的「敵意」讓他們難以進行調適,很容易展現出極端行為,使自律神經過度緊張,因而增加了與壓力有關疾病的發生機率。
作者建議,當A型人格知道自己處於敵意狀態,或處於焦慮上升期中,可以利用關鍵詞來打斷自己,如「停止」,去阻斷內在蔓延的野火。但有時候過度試圖去壓抑某種反應,也可能會造成反彈效果,需要不斷去嘗試,理解自己的界線所在。
07|個人計畫:關乎幸福的行動
個人計畫與我們的生命意義相關,它可能是個人的追求,也可能關乎集體的意志,可能使我們感到幸福,卻也可能將我們推入地獄。只要思考每個計劃的「發起人」、「效能」以及「控制」三個向度,就可以大致評估出該個人計畫是否能帶來幸福感。若計畫的發起人是本人,而非被他人所強加的目標,在執行過程中,大概率可以體驗到足夠的意義感;若本人評估計畫可以順利完成,代表該計畫擁有足夠高的「效能」,將能夠增進幸福感,但並非所有能夠完成的事件皆可提升幸福感,必須是在一個計劃同時具備「意義」跟「效能」兩者時,才能有效增進幸福感。「控制」則意味著該計畫擁有多少的資源,又受到多少環境條件的限制,如前面「05|內控與外控者」小節提到:「如果心中的操控按鈕按下了卻沒反應,將會帶來相當大的反嗜效果。」對計畫的控制感受,也有同樣的效果,而認清資源與環境的影響,將幫助我們適切評估一個計劃的可行性。總歸來說,有意義的、可處理的、有效與他人互相連結的計畫,最能夠顯著提升幸福感;另一方面,在追求計畫過程中的壓力與負面情緒,則是摧毀幸福感的最強要素。
個人計畫最重要的特徵是——它是可以改變的,跟已然成形的「生理」與「環境」因素大不相同。找到一個能夠長期追求的核心計畫(最關鍵的個人計畫),將對我們的生活品質有關鍵性的影響,它會帶我們走出舒適圈,往美好及快樂的可能性走去;路途中自然會有不舒適出現,但不要忘記,這些計畫都源自於我們本身,每次皆是能更深入擁抱自己的機會。
感謝每一個我
閱讀過程中最有趣的部分在於,有如進行著多樣化的心理測驗,每個測驗以不同的方式將人分群,我則試圖從文字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後對其正向或負向描述不時感到振奮或低落。然而,作者始終企圖強調「自我能動性」對生命的影響,這代表著即便我們不知不覺地被基因和環境塑造成今日的樣貌,但每個人仍能透過對「個人計畫」的追求,展現出與原本的自己不同的樣貌。這是一趟帶讀者了解自己,同時也激勵讀者突破自己的過程。
我想起各種人生片段,為了融入新社交圈開始練習與他人搭話、或大學時期嚮往活動咖而在同一個學期參加三個社團活動、初入職場在打電話給陌生人前需要多次的心理喊話和預演(其實現在也是)等等,都是一再試圖讓自己從內向往外向光譜移動的痕跡。回望過往的歷程,我確實看見自己運用著自由特質,去追求理想中的樣貌;同時,也想起自己多麼珍惜每一個獨自在圖書館角落閱讀,或周末在家安穩度日的安心。那些都是我,我未曾懷疑,但也透過這本書更加認識這些表現是如何形塑每一個我,謝謝每一個我的努力。
曾經,我因為內向人格無法適應商科環境而感到憤憤不平;如今,我已經不再糾結於此,因為我知道我也有能力呈現外向的外殼,即便特別耗費力氣,也可能對我造成損傷。無論如何,每一種我都可以為自己的幸福有所貢獻,也期待未來有不同的我,一起陪著走完這趟人生之路。
[1] 早安健康|A型人格的人更容易心肌梗塞!簡單自我測驗你是A型人格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