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香港|印度教侯麗節

窗邊的小鳥
·
·
IPFS
·

前言

今年二月尾參加了於香港的印度教大寶森節(見關聯作品),之後知道三月頭會舉行侯麗節。當然又舉手報名參加啦。如印度教的隨興性質,在3月6日(一)中午收到消息 原定3月8日星期三晚上舉行的活動,改了3月7日晚舉行 (好像是因為要根據印度曆法的滿月);而且,沒有侯麗節最iconic 的活動 - 玩顏色粉....

節日的起源

這個節日有許多不同的起源故事,其中以下是最出名的故事(當中也有不同版本,以下這一個是導遊所講的):

傳說從前有一個國王崇拜毗濕奴,他因為虔誠獲得毗濕奴的答應,而得到金剛不壞之身,便心生驕傲,要臣民只崇拜他,不允許人民信奉毗濕奴。他的兒子缽羅訶羅陀卻堅持敬奉大神。國王嘗試改變兒子的想法,但多次失敗後,決心殺死兒子,於是他聯同他的女兒侯麗卡燒死王子。侯麗卡誘騙缽羅訶羅陀和自己同坐火中,而侯麗卡有一件避火斗篷。在火中,避火斗篷突然飛起,罩在缽羅訶羅陀身上,侯麗卡被當場燒死,化作灰燼。這是大神毗濕奴保佑的結果,人們便將七種顏色的水潑向王子以示慶賀。而這個國王之後也被毗濕奴印殺。

所以印度教在這個節日中會搭起營火及互相潑灑顏色粉或顏色水。

儀式開始

如其他中東宗教一樣,進廟前首先要洗手及脫鞋。在門外已經聽到寺廟傳出鼓聲及歌聲。當日的儀式於七時半開始,信眾陸陸續續進入正殿,然後等待祭司準備好之後,他們就排隊向神像參拜。

終於見到之前為藏起來的毗濕奴神像

一如印度教其他的節日,他們其中一項環節,只用火向神明供奉,以祈求祝福。在神像面前,通常會有五樣祭品:花、水、火、風鈴、香,代表 地、水、火、風、空的五個元素。

他們向殿中三個(應該是四個)神明供奉之後,又很快的就走到後院。他們會在後院點起營火,然後把祭物放到火堆之中,希望火神可以把他們祭物帶到天上相應的神明。

準備點起營火

起初,導遊表示因為寺廟不夠人手清潔,所以不會灑顏色粉,甚至應該不會有顏色粉。但... 印度教就是隨興及自由,可以見到不少教徒帶了顏色粉,並塗在面上。

他們的祭品及顏色粉
祭司正在於火堆中加上蘇油

根據導遊介紹,除了投到火中的祭品外,他們也會帶上印度薄餅,在火上烘一下,然後分給自己的家人吃;又會伸手在火堆上面,象徵光明,驅走黑暗及不幸,也有些女士為了家庭的財務亨通,會帶上椰子,然後破開中間並放入椰糖後,用紅布包裹,投入火堆中。

相中的女士就是在烘印度薄餅

接近尾聲時,本來他們會圍著火堆轉圈,但當晚這個圈似乎走不動,很多人奉獻祭品後就站立不動。

不少教徒都會帶上他們的小朋友參加節日

後記

少數族裔因為種種歷史原因而離鄉別井,然後在香港生小孩、落地生根。他們離開原本熟識的地方,要習慣新文化新語言,但這上一代仍然知道自己不是香港人,只是在香港生活,也會保留以往的生活形態。

同時,他們的下一代更要面對自我身份認同的危機。是香港人?但在香港出生就是香港人?如果是香港人,他們又會面對被歧視的情況。 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或是什麼人?在以往的參觀及交談之中,我感受到宗教場所及除了作為信仰場地外,也是一個他們有歸屬感的地方。他們有共同的信仰,相同的面孔,幾乎沒有明顯的階級分類 (當然有神職人員及信徒之分,但似乎很少會以醫生、律師、工人等作分類)。尤其是在節日當中,他們更是無分彼此,為的是完成儀式,為的是人類最基本的願望:幸福,有意無意間把在外面社會的分類都隔絕在外。這是他們的聖地,是Victor Tuner 所說的交融 Communitas.


最近閱讀一些人類學家如何了解宗教儀式,其中有一段說道,在某些宗教儀式之中,會有地位轉換的情況,在社會地位低的會被升高,地位高的被降低。在印度的侯麗節,女性會拿棒子追打男性,透過這種轉換,可以暫時化解社會地位之間的緊張氣氛。(當然,當中可以有很多社會正義的討論空間),但就這樣的一個理論,在香港似乎有所不同。雖然沒有女追打男的情節(雖然我很想見識見識),他們似乎在儀式之中,已經達到無分你我,無分種族。

這位叔叔為我們在面及額頭點上紅色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