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學概論04多神教:一個宗教如何容納眾多神靈?

夢雪
·
·
IPFS
·
一個宗教如何容納眾多神靈?

宗教的核心要素和兩大基本模式,核心要素是「超餘」,兩大基本模式是「人─神模式」和「人─人模式」。掌握了這個理論,接下來,我們就要來看一些宗教的實例,也就是七種真實存在的、有代表性的宗教。

這七種宗教分別是:印度教、瑣羅亞斯德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中國傳統宗教和佛教。

「超餘」是宗教的核心要素,所以根據宗教中的超餘是否是屬於多神、少神,或者是什麼樣的神,把這七個宗教分別對應為七種宗教形態:多神教、二神教、一神教的三種形態、虛神宗教和空神宗教。觀察這七種宗教,除了瞭解它們本身,也可以看到它們所代表的那種宗教類型的特點。

首先來看看「印度教」,它是「多神教」的代表。

提起印度的宗教,我們往往會想到發源於印度的佛教,但今日在印度,最強大的宗教其實是印度教。現在印度約80%的人口都是印度教徒,佛教徒僅僅占了總人口的0.8%。佛教為何會輸給印度教的呢?從宗教學角度看,佛教敗給印度教,其實是因為印度教「製造神靈的機制」很特別,利用這一點,印度教大大削弱了佛教在印度的獨立性。

印度教的前身叫婆羅門教,「婆羅門」是這個宗教中祭司階層的名字。早在佛教出現的一千多年前,婆羅門教就是印度的主流宗教了。佛教的出現也是因為當時社會中出現了對婆羅門教的不滿的緣故。可見,佛教和婆羅門教的教義算是針鋒相對。

婆羅門教的教義中有三大基本主張:婆羅門至上、祭祀萬能和吠陀天啟。

首先是「婆羅門至上」,意思是說人有高低貴賤,而婆羅門祭司是最高貴的階層,而佛教則主張眾生平等。

婆羅門教又說「祭祀萬能」,最重視祭祀活動,為此不惜財力,有時一次祭祀就要宰殺上千隻牛羊。而佛教則反對祭祀,認為祭祀無用,是無謂的殺生。

最後,婆羅門教還主張「吠陀天啟」。吠陀是什麼呢?吠陀是婆羅門教的宗教經典,吠陀天啟的意思就是,認為這些經典是來自於神的啟示。但佛教的經典,也就是佛經,記載的卻是佛祖釋迦牟尼所說的佛法,來源是一個歷史人物。

換言之,對婆羅門的三大基本主張,佛教幾乎是全面否定。不僅如此,現實發展中,佛教在得到孔雀王朝阿育王支持後,在整個印度獲得了極大的聲譽,對當時的婆羅門教造成了不小的挑戰。

有挑戰就有應對,回到「意義生產」的根源上,就會發現婆羅門教應對的辦法非常巧妙。面對佛教的威脅,婆羅門教提出這樣的解釋:

佛教的這些主張都是對的,我們都接受。這是因為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其實是婆羅門教主神毗濕奴的一個化身。表面上看是佛教,實際上佛教也只是婆羅門教的一個分支而已。

如此一來,婆羅門教就從最基礎的層面上瓦解了來自佛教的挑戰,甚至把它吸納到自己的體系裡。後來佛教在印度衰落,和婆羅門教——也就是後來的印度教——的這種主動吸納有很大關係,這導致了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逐漸趨同,喪失了自身的獨立性。

但為什麼印度教能吸收對手宗教中的重要人物,到了自己內部卻不會發生衝突呢?尤其是和一神教對比,一神教總在強調只能信一個神,而印度教這樣的多神教裡有這麼多不同的神,它為什麼能夠容納這麼多的神呢?

這個問題的關鍵其實在於意義生產的機制。和一神教對比,多神教的多個神靈,和一神教的唯一神靈都是「意義生產機制」的一環。不同的是,這兩種神靈在意義生產機制裡「佔據的位置」是不一樣的。

一神教的獨一神就是它設定的超餘,是它意義生產機制的「核心構件」。而多神教的神靈雖然也叫「神」,卻並「不佔據」這個核心位置。這些神靈更像是意義生產中的一個個中間產品,產品多一個或少一個,都不會改變整體機制的運作。

那麼,多神教中的神靈究竟起著什麼作用呢?如果這些神不是超餘,那什麼才是多神教的超餘呢?多神教又為什麼要製造這麼多神靈呢?換言之,多神教這套意義生產機制究竟是怎麼運作的?

就以印度教為例,我們先來看看它的「超餘」是怎麼設定的。印度教中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神靈,但它的超餘卻不是任何一個神靈,而是「大梵」,就是梵文的那個梵。印度教主張「大梵」是一切的根源,是「終極的真實」。相對於這個終極真實而言,現實世界是虛幻的,各種各樣的神靈也只不過是大梵的顯現,或者說叫「化身」。

印度教神話裡最主要的神有三位,分別是創世之神「梵天」、毀滅世界之神「濕婆」和維持世界之神「毗濕奴」,此外還有很多職能神,各司其職。比如掌管智慧的象頭神、掌管陰間的神閻摩、掌管愛情的神伽摩等等。這些神靈往往對應著現實中的某種需要,信徒遇到相關的問題,就能夠向他們祈禱求助。就像是產品一樣,多一個神就像是多了一個新產品,可以滿足一種新的現實需要。但歸根究柢,它們背後的「大梵」這個超餘的設定,和整體的意義生產機制,並沒有受到影響。

這種把超餘視為終極真實,把現實世界當作是虛幻的設定有什麼好處呢?

回到超餘本身,宗教是一個最特殊的意義生產機制,因為它的核心「超餘」必須超出現實世界之外。這是為了確保超餘不受現實世界的影響,在概念上保持自身的終極性、完整性和穩定性,成為信徒們在現實世界中面對一切事物時最終極的合法性來源。那麼像印度教這樣,把現實世界當作虛幻,把超餘視作終極真實,其實就是把超餘的這種「終極性」發揮到了極致。

宗教設定了超餘,接下來還要在超餘和信徒之間建立起聯繫。印度教把超餘設定為「終極真實」,那它如何與信徒建立起聯繫呢?這就得提到印度教的一套特殊解釋世界的方法,叫做「遮詮法」。遮蔽的遮,詮釋的詮,意思就是先遮蔽再詮釋,先否定再肯定。比如:印度教所描述的「大梵」是不可見,不可言,不可得,不可思,不可名……換句話說,我不能告訴你它是什麼,而是告訴你它不是什麼。

印度教中,在超餘和信徒之間建立起聯繫,用的也是這套方法。

印度教中說,每個人都只是一個「小我」,是虛幻的,只有「大梵」這個終極真實才是真正的「大我」。小我本質上來自於大我,最終又要回歸於大我。這其實是用這套「先否定,再肯定」的辦法。先否定,提出我們每個人的小我不是真實的。然後再肯定,繼續提出虛幻的小我最終將回歸大我,在大我中獲得真實性和意義。

印度教的這個設定,正是在真實與虛幻的張力中產生出了意義:既然現實世界總是在變化、充滿不確定性,那麼就設定一個「不變的」根源和本質。這種辦法先否定了現實世界,但在否定之後又為世界提供了另一種確定性。

但是,這個設定也有一個致命傷,那就是終極真實和現實世界之間的聯繫太薄弱。所以,從古到今在印度社會各種「厭世苦行」大行其道,最終影響了現實生活的正常進行。

這其實都是有原因的,既然大梵才是終極的真實,本身也很完美,那麼就完全不用再依賴現實世界了。換言之,當你否定了現實世界的真實性之後,再想證明它,那可就難了。這也是印度教在今天這個時代,所面對的最大的問題。

結論:印度教是多神教的代表,然而印度教中雖然有很多神靈,比如濕婆、梵天等,但這些神靈不是超餘層面的,在超餘層面的只有「大梵」。換言之,印度教眾多神靈,都是大梵的化身。也就是說印度教雖然是「多神教」,但它設定的超餘仍然是一個整體。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