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系列之 鏡映(mirroring)
「鏡映」是我認為關於自戀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概念,是由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派」大師Kohut所提出。他同時還有另一個「理想化」的概念,與「鏡映」相互呼應,去說明「自體」成長的歷程。關於「理想化」的概念,我會在下一篇文章中說明。
*何謂「鏡映」
很白話的說,就是「照鏡子」。
大家一定都有過照鏡子經驗,當你想要比較清楚的看見自己時 — 不管是局部的自己、全體的自己或是有一段距離的自己 — 你會需要鏡子來觀看。你可能因此在出門前發現自己沒梳頭、衣服不整齊或是臉上有髒污,於是你心裡說「好險,還好有發現,不然就糗了」。然後你趕快再整理一下,再照一下鏡子確認是不是整理好了,然後放心地出門。或是你想要穿著搭配的漂亮,想確定是不是你想要的感覺時,你也需要照鏡子來確認。
也就是說:當你想要看見自己,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你都需要鏡子的幫忙。因為人的眼睛看自己的角度是有限的。
同樣地,嬰兒在成長時,他心中還沒有任何好壞的參考標準,對於自己的表現,他需要一面「鏡子」來告訴他表現的如何。這面「鏡子」就是和他緊密生活的照顧者。嬰兒藉由觀察及感受到照顧者的反應 — 可能是微笑的表情、讚賞的語氣聲調、或是父母眼中閃爍的光芒(這是Kohut的形容) — 來確認自己做的很好。被讚賞的就繼續發展下去以獲得更多肯定,被否定或是禁止的可能就得要停下來或是修正。嬰兒就在這樣不斷重複的過程中發展與修正自我,逐漸建立自我的形象。
你的回應就是孩子的鏡子。
聽起來很自然啊!這不就是養育過程中,父母常態性所做的事情嗎?教小孩作對的事情,錯的事情不能做,這會有什麼問題!
可惜的是,實際狀況中有很多的問題,而且有些問題還不小,更糟糕的是它們有時還很難察覺。
*怎樣算是一面「好的鏡子」?
大家一定都同意,一面好的鏡子要能夠「忠實」地映照出你「真實」的樣子(雖然有些人喜歡照起來比較瘦的鏡子)。對現代人而言這很平常,現代的鏡子能夠在光學上近乎完美的呈現鏡像,不像古人要看著不穩定的水面,或是斑駁的銅鏡。但是你確定在你當孩子的「鏡子」時,能夠「忠實」地提供孩子需要的映像嗎?
當我們要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回應時,不可避免地一定會涉及自己原本的價值觀;符合你的價值觀的行為你會鼓勵,不符合的你會禁止甚至懲罰。也就是說,我們回應孩子的同時,已經帶著很多「先入為主」的觀念了,這會導致「鏡映」過程的偏差。
難道將自己認為「正確」的觀念灌輸給自己的小孩有錯嗎?
當然沒有錯,再怎麼樣,有鏡子總好過沒有「鏡子」;缺乏「鏡映」會導致自我嚴重的「匱乏」,自我難以成長而始終處在一個不穩定的狀態。但是過度「扭曲」的鏡子也會造成一個孩子自我形象的扭曲,無法讓孩子本身的特質得到良好的發展。孩子因此無法去發展適合他的能力,被迫一直去發展不適合他的能力,這讓孩子容易受挫,無法建立自信;或是因為過度受挫產生憤怒與反抗的心態與行為,影響之後的發展。就像如果你一直要將一隻貓養成獅子或是老虎,或是要將獅子老虎養成溫馴的貓(話說貓也不一定溫馴啊!),往往結果最後什麼也不是。
*如何成為一面「夠好」的鏡子?
那難道我得要有先知般的智慧才能養小孩嗎?這不是強人所難嗎?你自己都說環境不可能完美也不需要完美的啊!沒錯,我們不能要求父母親完美,我們需要的是,父母要「意識」到自己的不完美,而能「開放」地面對孩子不同的可能性。當小孩做出符合自己的價值觀的行為時,可以表示贊同,但不需要過度強化;做出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行為時,也可以不表示贊成,但不要太強烈地否定。鼓勵孩子並不等於一昧地讚美他,不管他實際表現的如何,這會讓孩子錯誤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失敗時也是要讓他知道,但不需要指責,讓他理解過程中的問題,練習接受挫敗的經驗。需要被鼓勵的是他嘗試的努力,而不是結果的好壞。不管做的如何,盡量能與孩子一起探討他做的過程中的感受與想法,思考不同的可能性與作法。這不僅讓孩子有更多成長的可能性,同時也讓父母親有機會拓展自己的視野,讓自己也得到成長。你不必什麼都知道,不必任何孩子的提問都要有「正確」的答案。承認自己能力的侷限,不必勉強自己其實是最佳的策略,也讓孩子學習到面對事情的態度。這雖然也是不容易做到的事,但比起讓自己成為先知,這是更「可能」做到的事。所以我們才會常說「教學相長」、「孩子是父母的老師」,這必定也是很多人很深的體會。
台灣的父母其實大多很認真,常常急著要給孩子很多他們認為好的東西,幫他們計畫好未來的路,卻沒能了解孩子真正的感受如何,甚至還因此與孩子陷入對立的緊張關係中。愛他們卻無法信任他們的感受與選擇,常會導致他們長大後,也不信任自己的感覺,不了解自己真正的特質究竟是什麼。能力上適應的好的,未來可能還是可以生活平順,但是對於工作缺乏熱情;適應不好的,可能就選擇退縮回自己的世界,成為「宅世代」、「啃老族」。也因為不夠了解自己,很容易盲目的追求當前流行的事物,一窩蜂之後又放棄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最後跟大家分享紀伯倫在「先知」這本書中,關於「孩子」的描述。台灣的父母可能很難接受,但是非常值得深思。(我以前看時也沒有這麼深刻的感覺啊!)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哪怕是在夢中。
你可以勉強自己變得像他們,但不要想讓他們變得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倒退,也不會駐足於昨日。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