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普通的道理越接近真理-《蒙格之道》
《蒙格之道:關於投資、閱讀、工作與幸福的普通常識》。我特別喜歡台灣翻譯的取名,特別的「普通」。
這本書與另一本《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可以說是查理.蒙格在思想上的代表作,這兩本書都不談大道理,就是些很「普通」的常識,但就是這些「普通」的常識,讓查理.蒙格在投資的路上獲得了持久且持續的成功。
能持久且持續的成功是做好一件事的關鍵。
查理.蒙格作為股神巴菲特在波克夏公司的合夥人,不只是巴菲特的商業夥伴而已,更是常常被說是良師益友。巴菲特曾說:「是蒙格拓展了我的視野,遇見蒙格之後,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我會貧窮得多。」
可以說,對以賺錢為終身事業的人來說,蒙格的內心很值得花更多時間去體悟。
當然,如果要發掘蒙格的財富智慧,很多人推薦的是另一本《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我也推薦《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作為理解財富新法的第一本書,因為它有著更多的故事、完整邏輯的演講,方便讀者先建立思維框架。
插一句,蒙格推展的是「多元思考模型」+「逆向思維法」。
上面先不展開來解釋,以後有機會再來分享《窮查理的普通常識》。而《蒙格之道》不同於體系架構的書,是蒙格從1987年以來,在西科金融和每日期刊兩家公司股東會上的發言。不同於在波克夏公司的沉默寡言,這兩家公司蒙格擔任董事長,是主要的發言人。所以這本書可以拿來換位思考,回想自己在那些時間斷看到的歷史經驗,
是怎麼被解讀的,又是都準確的嗎?
關於準確與否,有一個很有趣的切入點。這些投資大佬跟一般機構看人的差距在哪裡?在巴菲特眼中,優秀的管理者是你把他從火車上扔下去,扔到一個偏僻的小鎮,不給他錢和資源。這個人還能在這個小鎮上誠實本分地經營,不用多長的時間又再次發家致富。
大佬定義的優秀的管理者與來自商學院的典型截然不同。
一般公司首先看中學歷,再來是要看是否品學兼優、勤奮正值。這些特質或許正確,但不一定有用。但接著又有另一個有趣的問題又來了,巴菲特要怎麼評估這些人格特質呢?這些東西抽象也無法量化,嘴上說的很容易但行為上很難落實。
蒙格有一個想法回答了這個疑問,他說要走在「正道」上。
他曾在股東會上這麼說:「你們在座的各位,從世界各地來到這里,我知道你們求知若渴。你們很多人是書呆子,我不是取笑你們,因為我也是個書呆子。你們看到了,一個和你們一樣的書呆子,雖然一身缺點,卻取得了成功,所以你們來到了這里向我取經。
所以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蒙格覺得依照自己的的能力和才智,他不應該取得這麼大的成功。能成功,是因為年輕的時候掌握了幾個思維方法,後來在一生中反復使用。首先,蒙格走正道,因為正道人少。走正道,才是有大勇氣大智慧。蒙格還保持好奇心,從小就養成了追求解答的習慣,這個好習慣讓他受益終身。而且蒙格遇到的每個聰明人都是每天在閱讀的。
這些話好像是最老的那種老調重彈,但就在讓我們跟著老先生再談一次。
為什麼走正道的人少呢?因為正道上的都是被低估的好公司,而不是看起來華麗的金融工具。沒有包裝的好公司在人們渴望高回報高收益的心理下,很容易被忽視。真正的好公司也不同於被包裝的金融產品,是能確實創造價值的,對社會有所貢獻。
想想這也是做人到道理,樸素到近乎古板。
後面還有許多篇幅談到蒙格的財富思想,有興趣的可以去買原書來品,裡面有很多金句可以獲得啟發。這些樸素、普通的話語裡有一句特別觸動我:「誰說人一點都不能改變,畢竟,我才86歲(時2010年)。」老先生帶著這樣的覺悟,一直自律的實踐自己相信的原則,這是最有生命力的理念火焰。
願意改變的心靈與樸素道理碰撞出的火花,才能升起永恆的理念之火。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